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以为,人间的味道有两种:一是草木味,一是荤腥味。年代也分两款:乡村品格和城市品格。乡村的年代,草木味浓郁:城市的年代,荤腥味呛鼻。心灵也一样,乡村是素馅的,城市是肉馅的。  相似文献   

2.
我以为,人间的味道有两种:一是草木味,一是荤腥味。年代也分两款:乡村品格和城市品格。乡村的年代,草木味浓郁;城市的年代,荤腥味呛鼻。心灵也一样,乡村是素馅的,城市是肉馅的。  相似文献   

3.
草木故园     
正 01推荐李存刚许多中国人都有乡村情结,但在汹涌的城市化进程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进入城市,乡村变得凋敝。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草木葳蕤,作家彭家河敏锐地抓住这一特征,抒写自己的乡村。比起人丁,乡下的草木已日渐兴旺。乡村其实是属于草木的,村民本是不速之客。在发现有水有树后,那一队队从猿一路迁徙成人的村民便驻扎下来,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谈婚论嫁,生儿育女。于是,乡村便变成了另一种模样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是一位具有乡村气质的城市女性作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不断营造城市和乡村两个书写空间,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对照,二者互为镜像进行交替转换表达,确立了乡村书写和城市书写共同的民间温情叙事和底层普通人的人文关怀,充分显示了一个文学自觉者的对乡村与城市的文学想象力和对文学艺术的个性化追求。  相似文献   

5.
论1930年代小说乡村女性生存状态的叙事缘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0年代小说乡村女性生存状态的叙事缘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文化心理缘由——精神家园的寻觅;二是个性心理缘由——创作主体的童年记忆.此二者共同推进并促成了文本的生活层面和艺术层面的双重叙事真实.因此,读者在感受1930年代小说乡村女性悲剧命运的同时,也在被作家的叙事美学品格所感染和打动.  相似文献   

6.
知青作家是一个具有独特的人生阅历的创作群体。城市的教化和乡村的熏陶铸造了这群人独特的文化品格:对都市的依赖和对乡村的迷恋。这一对立着的两极品格便决定了他们在处理现实生活和创作素材时陷入了两极人格的悖论。一方面,对于较为富足的城市生活和相对滞后的乡村生活作出了理性的追求和回避;另一方面,又在感性的层面上,表达了对于前者的厌弃情绪和对于后者的精神皈依。知青文学便是这种人格和心态的直接外化形式。  相似文献   

7.
侯艳 《陕西教育》2010,(4):14-14
自然界有两种现象耐人寻味:一是推磨.磨盘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推则动,不推则不动。二是草木.那满山遍野的草木,谁也不去管,也不用管,它们自然生长.生生不息。“推磨”与“草木”的根本区别在于:“推磨”的能量来自于操作者.“草木”的能量依靠自身,前者只能做机械运动.而后者能自我生长与发展。众所周知,我们学校的团队建设需要这种“草木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食无肉     
已经记不清具体的日期了——肯定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某一天,那一天无风也无雨,可是,那一天我有一个渺小而又强烈的愿望:我想吃肉。大块肉! 70年代中期,肉不是可以随便吃的。城市人凭借一张薄薄的肉票购买猪肉,每人一个月数两, 略沾荤腥,聊胜于无。可是,我已下乡当了一段时间的农民,肉味似乎很遥远了。肠子里数月没有油水,饭量大得吓人一跳。半个月之前,一个知青偷了只农民的鸡,切成小块扔进暖水瓶,再灌上一壶沸水,捂了一夜之后打开,鲜美扑鼻。我伸筷子抢到了两块。尽管如此,鸡毕竟是鸡,吃起来远不如膘肥流油的猪肉过瘾。乡村的泥路上时而有一两  相似文献   

9.
摘要:城市集中表达了现代理性主义。城市化包含着城市和乡村两个方面,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城市理性主义向乡村蔓延的过程。乡村富足观念集中体现了这种变迁。观念的变迁实质上是社会的变迁。在中国乡村社会巨变型塑时期,既要顺应时势,又要发挥人类智慧对社会发展的建构功能,以乡村社会传统伦理来承接理性主义构建乡村新伦理社会,把我国乡村社会建设成人类最美好的栖居家园。  相似文献   

10.
金晶 《丽水学院学报》2009,31(6):42-44,86
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诗歌对于城市生活和现代文明的探索虽处于初步阶段,但是对于20世纪30年代作家城市诗的创作却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城市现代意识对艾青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他的诗作中既有对城市的赞美,又有对城市的批判,他永远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是一个无奈的城市乡村人。  相似文献   

11.
无可否认,在中国现代以来的叙事语境中,“城市”和“乡村”双峰并峙的背后是一种尖锐的价值立场对立,“乡村”从来没有真正接纳过“城市”,哪怕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一种被称之为改革的狂热意识形态席卷城乡大地的时候,它们短暂的和睦也不过是各行其是而已。然而文学的视界里,对立保持了一种永久的敌意却从未演化成战争,因为这里隐含着一种先天的不对等: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农村儿童所熟知的乡村草木出发,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草木情怀,享受草木的情态意趣,探究课程开发等,为经典诗词阅读开窗,为诗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5.
刘震云的早期作品,即他写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和中期的中短篇小说,主要是以乡村生活为题材,主要描写乡村居民的生活困境以及随着时代的变动而引起的乡村居民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前期,刘震云的笔锋由贫穷的乡村转向了城市的机关大楼和都市小人物居住的狭窄公寓,以冷静而锐利的“新写实”笔法,深刻地解剖社会转型期中国官场、城市的权力关系,以及在权力结构的挤压下中国现代小市民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异化。笔者将通过对刘震云写于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的《一地鸡毛》《单位》《官人》《官场》等“新写实小说”的阅读和阐发,以权力为关键词,对那个时期中国城市政治经济结构的一些症状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16.
秋天的清晨,城市的草坪,公园的石凳石桌上,乡村的原野表面都是湿漉漉的,如果你细心观察可以见到晶莹的露珠。在草木茂密的林间或作物茂密的田间行走,露水会打湿你的裤腿和鞋袜。有生活经验的人知道,露水重标志着天气晴朗。  相似文献   

17.
李富春在解放战争初期即把发展经济作为支援战争和巩固根据地的物质基础。东北野战军收复吉林、鞍山等工业城市后,他认为由乡村到城市的转变在东北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为了迎接这一战略性转变,他对工作重心转移、城市接管、工商业政策、经济建设和作风转变等重要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创造,形成了较为系统、具有特色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他的经济思想与实践具有时代特点和与时俱进的品格,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策工作重心从乡村到城市的转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如果从高处俯瞰,会发现这样一座城市:北面是一条大河,南面是起伏的山岭,它们中间是绿色掩映下的一座城郭。河是黄河,中国最有名的一条大河,行至济南愈加开阔,坦荡向东,高堤内外尽是蓬蓬草木。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源于对20世纪60、70年代盛行的相对主义德育理论和形式主义德育理论的反思。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品格教育运动的核心。品格教育联盟提出了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优良品格的基础:好的品格包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关心(情感)并依此行动;以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的和全面的方法在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提倡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论乡村教育运动对科教兴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晏阳初、黄炎培、陶行知、梁漱溟等为代表的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和救亡图存的良好愿望,从城市步入乡村,不仅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而且开展了独且匠心的乡村教育实验。这在当时,虽然因存在只求改良不图革命的致命弱点而不能达到救民于水火的目的,但是他们对乡村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际运作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今日的科教兴农仍不乏启迪意义。启示之一:通过教育改造乡村怎样才能改造中国、救亡图存呢?这是许多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努力思考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