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和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  相似文献   

2.
对《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句中的"文莫"二字,古今人做出过多种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其中的"文"指人的外表,"莫"通"无",是"无文"的省略,指与外表相对的"内心"。至于古人说"幕音漫",则是因为"莫、幕"相通,"漫"是"无文"的合音。《论语.述而》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就生理属性而言)从外表到内心我跟一般人都差不多。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以前的全部哲学都无法科学认识"人的本质"问题。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应从"物"的思维方式转变成"人"的思维方式,即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转变为实践思维方式,按人自身规定的方式理解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自科学发展观之"以人为本"提出以来,国内学界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其中,针对"以人为本"的"人"之含义问题,学界形成了"类存在意义上的人"、"人权意义上的人"和"无产阶级执政理念上的人民"这样三种有代表性的论点。细品之下,每一种观点都有着可以磋商之处,抛砖引玉,略加述评,以求教于学人。  相似文献   

5.
人的个体生命通过"人生"而被"演绎出来",这种"演绎"又显现和凝聚为种种"人生境界"。这里,生命的诞生与毁灭,获得与放弃都从不同视域的维度和向度中诠释着生命本身的意义与价值。生命的诞生与毁灭,获得与放弃又通过具体的途径而呈现出来,升华为人的某种"情怀"。这正是每个人所必然持有和显现的"生命的样式"。它构成"生命的容颜"。我们每个人都走在人生的边缘,既有人生的渴望,也有人生的困惑,更有在人生与命运的纠缠中难以回避与言说的有关"人之为何"的反思与追问。  相似文献   

6.
"我们班有个人很酷。学霸当道,谁敢拦路。学霸们一直都在看书,连上厕所都要跑步……"网络上一度疯传的《学霸去哪儿》是这样唱的:"我们班上有个人很酷。学霸当道,谁敢拦路。学霸们一直都在看书,连上厕所都要跑步……"其实,真正的"学霸"并不是一直都在看书,更无须连上厕所都要跑步,他们多是处在一种匀速快步前进的高效率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7.
指示"不合乎理性或不恰当,与理智不相符"的"荒诞",在文学世界里揭示了人与世界处于一种敌对状态。人与人,人与世界无法沟通,人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上存在着。这种"荒诞"主题深受"残酷戏剧"的影响。在荒诞派作品中,主题、话语地位和"物"的地位等方面都显现了"残酷戏剧"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小笛信箱     
地址: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初中生世界》小笛姐姐收(210036)邮箱:xiaodijie@sina.com QQ:635729363(加好友注明"初中生世界")小笛姐姐等你来信?班里的人都讨厌我,排斥我,这让我变得话越来越少。有什么办法让同学们对我不再排斥吗?(伤感)被"班里的人都讨厌"几乎跟"被班里的人都喜欢"一样难哦。姐姐觉得:可能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只是有一小部分人不喜欢你而已。  相似文献   

9.
陆可爱 《学子》2012,(8):53-57
一、考卷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女孩生下来就是唇腭裂,六岁时她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女孩":妈妈,我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呢?"妈妈":孩子,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你有缺陷吗?你是怎样面对自己缺陷的呢?别人有缺陷吗?你又是怎样面对别人缺陷...  相似文献   

10.
教育碎思录     
⊙如今,"模式"一词满天飞,例如有"教育模式"、"管理模式"等等。什么是"模式"?按流行的解释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成熟而有效的结构程序。其实,无论是教育模式还是管理模式,它们都是针对具体的人,而每个人的年龄、性格以及具体情况等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关于川南"僰人悬棺"的定名问题,学术界争议颇大。有学者认为,应定名为"僚人悬棺",也有学者认为,应定为"都掌蛮悬棺"。笔者经多年来对史籍和地方史志的钻研,认为"僰人悬棺"定名无误,川南悬棺葬的族属即为僰人,也就是明代的都掌蛮。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高三年级的生活给人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在高三阶段,繁重的学习任务、单调的作息轨迹、紧张的生活节奏,会让每个人都深切体会到"累"的滋味。也许除了"累"之外,还会滋生厌烦、痛苦、焦虑、煎熬、失落、挫败、  相似文献   

13.
环保在我家     
虽然近年来人们已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个人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呢?一句广告语说得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汇聚滴水的力量就可成大海。这不,在我家就有两个"环保型"的人——外婆和我。  相似文献   

14.
卢钊成 《广西教育》2012,(16):23-24
如今的电视剧越来越有"雷同"和"凑堆"播放的趋势,《潜伏》热播那会,遍地都是"余则成";《亮剑》成名后,许多"李云龙"冒出来。现在只要一打开电视剧,清一色的清宫戏,满眼的雍正、乾隆。这已经够雷同的了,但比"雷同"更进一步的是"雷人",比如翻拍。不管是之前新版的《红楼梦》,还是现在热播的新版《西游记》,都给观众留下"雷人"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诞生。1958年,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诞生。同年,新中国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诞生。……这些沉甸甸的"第一"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一汽。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一汽")曾经创造过许多耳熟能详的"第一",一汽人都能数着手指为你一一道来。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一汽人还在不断创造着"第一"。  相似文献   

16.
吴宓与徐复观,一位是学衡派的主将,一位是现代新儒学大师,两人都曾留学国外,吸收了不少国外的学术思想。但从他们二人的学术立场看,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在对待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中较重要的两个概念"性情"和"载道"时,两人又呈现出同中有异的表现。文章旨在从"性情"和"载道"两个概念入手,比较其二人的文艺思想,不仅再次彰显两位学者各自优秀的思想理论,更希望对当下被西方化思潮充斥的中国文学界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雄 《文教资料》2014,(19):164-165
"教学主体"这个概念由来已欠,且人人都说,人人都用,可真正懂得其内涵的人没有几个,作者试对"教学主体"在中学历史中的内涵进行详细记述。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在世存在"的观点表明人的存在不是单纯的个体的存在,而是作为"常人"在世之中,强调人处于一个随时都被他人影响、异化的世界,人逐渐背离自己的元初状态,成为一个被世界规训的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则指出劳动过程中人的对象化、客体化,并由此导致人的本质异化。从"在世存在"的视野分析异化理论,有助于探求人的根本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9.
说起"普通话"这个话题,我想起了大学时的一个舍友。一次他看了场精彩的武打电影,回来大讲特讲"房飞峰"武艺如何如何高强,我们都没听说过这个人,就听他一个人在那儿讲。当他讲到"十三姨"时,我们几个全乐翻了,原来他一直讲的"房飞峰"就是"黄飞鸿"。  相似文献   

20.
别里科夫是一位"怪"人——无论生活习惯上,还是思想行为上。他都是一位有着重重"套子"严密防护的人,并且那些"套子"可不是轻易能够卸却的。"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这是他的口头禅,也成为附着在他身上的最具特征的生活术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