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防止猜题、押题,近几年,中、高考的作文命题很多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但很多考生对于话题作文的理解存在着很多误区。一、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当成材料作文中的材料话题作文中的材料与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根本区别在于:材料作文的材料是考生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则是写作引子和范围,是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的。完成话题作文可以从原材料引申开去,或编故事,或写人叙事,或阐述观点,抑或发表议论,也可以抛开原材料(这是一般材料作文不允许的),在话题的范围另选材料,谋篇成文。如果受话题作文中材料的羁绊,“…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命题上,有一种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我们姑且把它叫做新材料(或后话题)作文,题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对于新材料作文,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关键。那么,如何审题立意呢?  相似文献   

3.
黄琼  江高波 《初中生》2006,(11):8-11
近十年来,武汉市中考作文试题从命题作文到长达五年的话题作文,再到包含话题作文作选项的选题作文,采用材料作文形式是头一次。但是,这种材料作文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要求写成一事一议类文章,并且必须用上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现在的材料作文,材料仅仅设置了一种情景,寄托了一个或者若干个话题。也就是说,将写作话题的明示改成了暗示:写作话题必须由写作者根据材料去确定。这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一大考验。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不论高考还是中考,材料作文成为作文题型中一种主要的形式。尤其是今年按中考《考纲》的要求,材料作文已成为今年三个作文题型之一,而且在每套模拟训练题中必有一个材料作文,由此看来,材料作文是今年必考的题型。那么如何才能写好材料作文呢?笔者就多年教学实践,初步总结了几点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5.
作文审题。永远是佳作产生的基础。舍此,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决不可能长出奇葩异草。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与其他类型的作文题相比。材料作文在审题、构思、立意等方面都有一定难度。材料作文的审题就是分析审察一则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主旨、意图和角度。所以,要在应试中赢得作文高分,不过好审题关,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文”也提供写作材料,与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是限制、要求的宽严程度不同,而不是命题形式不同。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话题作文训练,千万不能过分强调话题作文不是材料作文,而应当把话题作文看成材料作文的一种形式,并在2001年高考作文备考中强化以下意识。一、强化审题意识。我们认为,话题作文是审题的任务少,而不是审题的难度小。因为话题作文只规定题材范围,没有根据材料写成某种文体的要求,因此不必过细地去阅读、探明材料的中心,让立意扣住材料的主旨;也没有必要像以往那样要求学生要充分地引用材料;更不必要求学生写…  相似文献   

7.
2006年全国高考试题的甲乙卷,在作文命题方面又有了悄然的变化: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又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它没有规定文体。而由考生自主确定文体,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材料作文。引导考生把审题的注意力从关注话题本身,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可见,正确审读材料,是立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高考,材料作文在沉寂数年后,出现在全国Ⅰ、Ⅱ卷中。根据高考命题保持稳定、三年一小变的规律.各地加强了材料作文的写作训练。但是.由于写惯了话题作文,考生对材料作文写作适应较慢,内容上呈现了很多问题.成为制约学生作文成绩的瓶颈。在材料作文训练中,认真分析内容上的失误.诊断病因.对症下药,对于考生提高作文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下面结合一道材料作文命题.对写作时内容上的四种常见病作简要分析,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教学中,语文材料作文写作的地位举足轻重。初中是开发学生写作技巧与能力的教学启蒙时期,旨在提高初中生作文写作的技巧与能力。写作材料作文,既要抒发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又要结合材料把思想感情寓于其中。一旦脱离了材料就表示作文偏离了主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语文教学材料作文中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提高中学生写作技巧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考作文题目逐渐由命题、半命题向话题、材料作文过渡。其实质是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发挥最大潜能。材料作文相对于话题作文来说还是有差别的,如何写好材料作文关键是要认真审题。材料作文在要求上可以分为“有限制”类和“不限制”类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
供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读写结合,既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同学们的提炼、联想、表达能力。与话题作文相比,开放之中有限制,有效地避免了抄袭与套作;与命题作文相比,限制之中有开放,利于考生各显神通。供材料作文集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优点于一身,笔者估计今后中考供材料作文考查的地区会有所增加。因此,供材料作文千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作文批改、评讲以后怎么办孙秀尤一平(江苏省射阳县兴桥镇丰登小学)一、、积累材料,建立“档案”在作文批改时需要积累两方面的作文材料,一是积累每个学生的作文材料,作为个别研究的根据,便于对学生因人因文施教。二是积累学生作文的一般材料,便于作为系统研究的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考作文除了话题作文之外,材料作文并自拟标题亦成为一种命题趋势。但大多数考生习惯于做命题作文,面对材料作文和自拟标题这种形式的作文,有的同学束手无策,有的随意拟题,还有的直接把材料中的人物、事物作题目,直接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颇受高考作文命题专家青睐的是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对审题构思的要求却渐渐被一些人淡化了。实践证明,一篇优秀的考场材料作文是离不开审题构思的,有鉴于此,笔者对学生提出如下三点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提供材料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多年来职高会考中常见的一种命题形式。为了探索出一条写作的新路子,我尝试上了几次多媒体作文课,效果良好令人振奋。   利用 PowerPoint制作并演示知识提纲,概括要点,突出重点,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   所谓供材料作文,也叫条件作文 (通常我们还把供材料作文称为开放性或半开放命题作文 ):就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学生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周密思考并将其组合成一篇新的作文。供材料作文与不供材料作文相比,多了两个步骤。其一,要求读懂所给的材料;其二,要求结合材…  相似文献   

16.
温晓森 《现代语文》2007,(6):121-122
题意话题,最早出现在05年湖北高考卷,它的主要特点是材料本身即是话题,提供一则寓言或寄寓隐含某些哲理的寓意性材料,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自定立意,联系实际,展开议论、记叙、抒情。这类话题作文,界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汲取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优点,既能考察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防止考生宿构、套作,又给学生最大的写作自主权,  相似文献   

17.
材料作文大多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或“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而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选择立意的角度。下面就以某地中考作文题为例,分析材料作文选择立意角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阳海 《中学文科》2004,(11):43-43
材料作文是近些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之一。这种题型既考查了考生的写作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所以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大家都知道,材料作文对于考生来说,审题是关键,也是写此类文的难点。难在哪里?难在对材料的整体把握,难在对材料精神实质的准确挖掘与表述,难在认识范围的开拓与迁移。据2004年河北省中考考生写的材料作文来看,有一些考生读不懂材料,抓不住实质,审材料偏离题意,结果被打到四类文之列,断送了“半壁江山”。由此可知,考生在写材料作文时,必须把握好审题这一关。材料作文审题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高考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根据各地模拟考试及高考材料类作文试题,可以将材料类作文作如下分类:根据材料的来源可分为寓言故事、历史事实、名言警句、诗歌、一段歌词、一组素材、一句格言、一个成语甚或是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根据材料呈现的形式可分为幽默风趣的漫画、照片、图片等图表型,也可以是文字类等;根据材料的多寡可分为单则材料、多则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正面材料、反面材料、正反对比材料,总之材料作文范围很广,内涵丰富。所以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读材料,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意图,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探究其审题立意的最佳角度。  相似文献   

20.
自1999年以来,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一直沿用话题作文。其作为材料作文的沿革,显然不无必要。但是,随着岁月推移。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如果说话题作文的出现和材料作文的出现是基于相同原因,那么其结局也将不会有什么不同。曾几何时,人们对材料作文交口称赞,但不久,该作文命题方式即被应试教育巨大的消化能力拖入八股泥坑,新意不再。话题作文时下正蹈此覆辙,主要原因是,中考、高考作文命题都在使用这种形式,这使它成为作文应试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