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年时的空气很清新,夜色很美,月光很皎洁(记得小时候,刚学会"皎洁"这个词,就隔三差五地在作文中用用,比如说"皎洁的月光""月光皎洁"啦,以骗取老师的几颗五角星)。我的童年多半是在乡下奶奶家的四合院里度过的。在凉爽的夏夜,我常常搬个小板凳坐在天井里,依偎在奶奶的身旁看月亮,看着看着就在朦胧的月色中睡着了。有时我也会被夏夜小虫的  相似文献   

2.
明月当空,天气自然是晴朗的。但晴朗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却有时多,有时少。当空气中的水气增多了,在高空就会有水气凝结成极细小的水滴,比较均匀地飘散在天空。月光经过空气进入我们眼中时,就要受小水滴的析射,原本射不到我们眼中的光线,因为析  相似文献   

3.
灰色的平坝子上,蒙着一层惨白的月光,没有一点活动的影子,全现出了可怕的死寂,罩在头顶的天空,有着稀稀疏疏的星子,亮亮的,仿佛一些光明的泪珠,就要坠落一样。城那边没有一点灯火,城墙垛子和一些树木,则朦胧地现在天空的那面,为灰白色的大路所划开的两片乱葬坟,在月光下显出一堆一堆青黑色的阴影。间或可以看见三两点荧光虫,在悠悠地浮游着,有时  相似文献   

4.
师:月光下吟诵有月的诗,有时能使我们沉醉在一种清幽旷远的气氛中。不过现在我们还是回到江轮的甲板上,看看在小外甥的眼里,月儿又是怎样的。谁来读一读?(生读课文15—18自然段)  相似文献   

5.
写作文,有时会遇到这一类文题,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以“听音乐,我真快乐”为题作文,有时需要对人物心情、月光、声响、风等进行描绘,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这些事物本身都比较抽象、虚幻,令人难以把握,若用文字正面描绘,往往干涩无味。如果避虚就实,化无形为有形,以具体事物替代所要描绘的对象,变抽象为具体,往往能妙笔成文。  相似文献   

6.
1在创作《月光》的第一乐章时,贝多芬已经发现自己患有耳疾,听觉严重衰退已有三年之久。乐曲中的叹息,正表现了贝多芬在这一时期的孤独和悲伤。同样是描写月光,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则抓住了月亮柔美、朦胧的特点。作为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德彪西于1890年开始创作《贝加摩组曲》,《月光》是其中的第一首。此曲的灵感源于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同名诗篇,在原诗的描绘中,几个已故舞人在月光下跳着魔鬼般的舞蹈。不过,德彪西的《月光》着重于描绘月光的美丽与神秘。  相似文献   

7.
《月光启蒙》是根据我国著名“煤矿诗人”、民间文学作家孙友田的《月光母亲》改编的。课文语言朴素,情真意切。分析题目,“月光”、“启蒙”、“母亲”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启蒙”又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其一,编者把原文题目《月光母亲》改为《月光启蒙》,并在课后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默读课文,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看来在教学中“启蒙”不可少。其二,编者还将  相似文献   

8.
槐花会飞     
槐花会飞,是因为它们把自己看得很轻。一一片,一片,槐花们似乎带有热带雨林的奇美绿意,再加上坦然、清淡的白色,柔美地混合出了一大片飘动在绿槐树上的绝妙美丽的绿雾。夜里,它们爱在睡梦里欢笑,像在做一个春天的梦。月光、夜色和风喜欢把未落的槐花们变成活的剪纸。有时它们沉  相似文献   

9.
夜晚     
月光是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我喜爱月光,因为月光是乡亲们生活的一部分。夜晚,月亮从树阴里洒下满地的光斑,闪烁着,飘忽不定。茶园里、禾苗上飘摇着月光,溪流上跳动着月光,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也牵动着虫鸣和鸟叫。  相似文献   

10.
我的小孙孙很聪明,活泼好动,许多玩具玩腻了就丢了。我想花这么多钱买玩具,实在是太不合算,而且对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开发智力都是不利的。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家贫如洗,无钱给我买玩具,但聪明的母亲在灯光下对着蚊帐,或者借看月光对着地面,伸出她那长满老茧的手,教我做各式各样的手影游戏,至今还记忆犹新。我记得这手影有时像把剪子,有时像个笔架.有时则像人在仰头、俯首,有时像五个人在排队跳舞……在母亲给我们逗趣玩手影的过程中,我渐渐地感到人的双手用途很多,能够创造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喜欢动手动脑的习惯大概是从那时开始慢慢养成的,这对人的一生都是很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1.
月夜     
夜,悄悄地来了,皎洁的月光透过窗子,照在我的书桌上。多么美好的夜晚!走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突然发现,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跟着我慢慢走着。在这月光的照耀下,鹅卵石像披上了一件薄薄的轻纱,身上的花纹看得一清二楚,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相似文献   

12.
瓦书     
一页页瓦,记载了无数风风雨雨,投映浸润过无数春秋日光月光,记载和见证过一辈辈人甚至是一个个家族的兴衰成败。每一页瓦里头,都有一枚枚温暖红亮的太阳。每一页瓦里头,都有一轮轮一弯弯银白美丽的月亮。无数温暖的春风、无数寒凉的秋风浸润过每一页瓦,无数春雨冬雨冬雪沐浴荡涤过每一页瓦。每一页瓦都因此有了灵性,都有了有时温暖有时寒凉的性情,比较像乡间人。  相似文献   

13.
经典晨读     
狗吠声声[沈天鸿]乡村的夜幕降临时,远远的有狗叫声,几声叫过有短暂的停歇,然后又叫上几声,有时会有另外的狗加入吠叫,于是叫得就持续些,但最后总是没有原因地突然停止,把大地还给寂静。夜里亦如此,偶然醒来,便听见犬吠,如果有月光从窗外照进来,那犬吠声就像在月光中飘浮,让人有些恍惚,觉得窗外的田野突然变得没有尽头地辽阔,墙壁突然不存在了,自己整个人都敞露在飘浮的月光和缓缓移动的大地上……这是我不断重复的感觉,在我居住在乡村的那些年里。狗吠声声--一种生命的叫喊唤醒了人的生命的感觉?或许是的,那时我总是比平时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狗吠,一种生命的叫喊唤醒了人的生命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眼里有猫     
猫有些神秘,它远没狗那么亲近人,但我心里总对它有特殊的感觉。黑猫可能是因为它的颜色特殊,再加上它作为猫本身的特性,在很多的传说、故事里,它都被描绘成不祥之物。它的身影,有时的确给人神秘,甚至诡异的感觉,特别是许多黑猫所共有的金色眼眸,在月光下,更是令人心里发憷。  相似文献   

15.
白天所有的工作结束之后,夜晚就降临了。父亲可以从容地坐在月亮地里想他的心事。他心事苍茫,他歌声忧郁,他饮酒大醉,他逍遥无边。他这样在月光反复照临的土地上坐了几年之后,有一个善良的女人同他坐在一起。父亲终于顶着密麻麻的胡子在一座房屋下做了这个女人的丈夫,不久他又成为了三个孩子的父亲。他对妻子的温柔如月光的温柔,他对孩子的慈爱也如月光的慈爱。他们的房屋在月光映照下显得十分朴素、宁静、温暖。我曾经在一篇童话作品中抒发过我的一种奇想,我背着一个白色的桦皮篓去冰面上拾月光。冰面上月光浓厚,我用一只小铲子去铲,月光就…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家里穷。父亲便带着全家到外地创业,承包了一个农场。印象中每天父亲踏着晨露出门干活,携着月光回家,见到我时,总会憨厚地一笑。有时还会用他那双宽大有力的手将我托起,用胡子扎我的脸,每次我都会被逗得“咯咯”直笑。  相似文献   

17.
瓦书     
一页页瓦,记载了无数风风雨雨,投映浸润过无数春秋日光月光,记载和见证过一辈辈人甚至是一个个家族的兴衰成败。每一页瓦里头,都有一枚枚温暖红亮的太阳。每一页瓦里头,都有一轮轮一弯弯银白美丽的月亮。无数温暖的春风、无数寒凉的秋风浸润过每一页瓦,无数春雨冬雨冬雪沐浴荡涤过每一页瓦。每一页瓦都因此有了灵性,都有了有时温暖有时寒凉的性情,比较像乡间人。  相似文献   

18.
幸福的味道     
《师道》2011,(Z1)
关于幸福,从于丹、毕淑敏等文化名人到如我一样的小人物都在反思,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试图找寻破解幸福的密码。可面对越来越富裕的物质生活,我们的幸福指数有时并不成正比,这确实令人困惑。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在哪里?朋友呀告诉你,他不在绿荫下,也不在温室里。他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梦里,他在辛勤的工作中,他在艰苦的劳动里,幸福就在你晶莹的  相似文献   

19.
《新读写》2011,(5):32-32
今天四点多,我带月光、海蓝去上钢琴课。 月光先开始。 5分钟后,老师发睥气,责备月光没有很好地练习,很好地准备。  相似文献   

20.
月到天心     
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偶尔有星星,就亮了很多,感觉到心里也有星星的光明。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里就整个沉淀下来,丝毫没有了黑夜的恐惧。在南台湾,尤其是夏夜,月亮的光格外有辉煌的光明,能使整条山路都清清楚楚地延展出来。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下、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误以为万事万物的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