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尊号”一说,自唐朝始.此后,我国的不少封建帝王都乐于让臣下给他们上尊号,加头衔,以示至尊至贵,政绩卓著.尊号约有两种,一种是生前所上,一种是死后追加.而第一个于在位期间即不断加上尊号者乃是武则天.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这种纯属褒美颂扬之词的尊号却越加越长.至于这些帝王的政绩究竟如何,则当别论.即使他们毫无政绩可言,甚至昏庸无道,“尊号”也照加不误.其根本目的,无非是要人们“拜倒在个别特权人物的神圣形象面前”,借以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但是,清初定都北京的第二代皇帝康熙,却一再反对上尊号,多次表示“断不受此虚名”.这在历朝帝王中都是罕见的.本文拟从康熙在多次胜利的形势之下和他晚年前后,听到为其搞庆典而请上尊号时所持的一贯态度与原因,试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宗教文化的角度,以时间为线索,论述了维吾尔族历史上先后信奉的宗教在人名和尊号上的表现状况。  相似文献   

3.
皇帝有名,还有尊号、年号、谥号和庙号,读古书时需要掌握有关的基本知识。“尊号”即尊崇皇帝的称号。尊号始于秦代。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以“皇帝”为尊号,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后来,封建统治者出于宣扬皇权神圣的需要,又在“皇帝”前面加上修饰词,如唐中宗李显尊号为“应天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称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相似文献   

4.
王璐 《初中生辅导》2014,(19):25-26
自从秦始皇首立“皇帝”名号以来,“皇帝”一词一直是最高统治者尊贵的称号.每当开国君主“正位建号”或其后裔承袭帝位时,都要举行隆重的“上尊号”仪式,以表示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帝.另外,皇帝也要给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尊奉正式的称号:“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这些也称为尊号.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尽分析了谥号、庙号、年号、尊号的差异,并以案例加以说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尽分析了谥号、庙号、年号、尊号的差异,并以案例加以说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梧桐 《初中生学习》2010,(10):41-41
天命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认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也有考证认为,“天命”只是满洲大汗的尊号,而不是年号,直到努尔哈赤第八子尊号为“天聪”的皇太极决定取天下,才学中原的正统皇朝建国号“清”,并建年号“崇德”。如此一来,“崇德”建元应该是清朝第一个年号。  相似文献   

8.
清王朝建立之初,致力于蒙古的经略,1636年,内蒙古十六部四十九旗封建主在盛京召开大会,决议承认皇太极继承蒙古可汗的大统,奉上“博克达·彻辰汗”的尊号。1637年鄂尔多斯部降清,此后在1640年,今锡盟各部(旗)亦先后归顺清朝。从此,延续了近三百  相似文献   

9.
“祭酒”在秦汉时期作为礼仪长期存在,在战国和西汉时期又以尊号的形式使用。王莽改制崇儒尚师,设九“祭酒”。“祭酒”随之成为王莽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央到地方均有设置。王莽“祭酒”官职的设立对东汉官制产生了较大影响。东汉“祭酒”作为官职后缀涉及军政多个方面,既可是朝廷官职,也可为三公府吏。三国时代在东汉官制基础上,又设置了多个军职和行政“祭酒”。从先秦到三国时代“祭酒”从尊号转变为实际的官职,范围和职能也有大的变化,成为一个官职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小霞 《文教资料》2014,(15):52-53
赐酺是中国古代帝王推恩于天下,允许臣民宴饮以娱乐的特殊饮食活动。宋代是赐酺制度高速发展的时期,赐酺的原因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主要有大赦改元、营建宫观、封禅祭祀及奉上尊号等原因。但在气候不适或者临近先皇忌辰的情况下则会酌情罢酺。无论是赐酺或是罢酺,均是宋统治者维护统治秩序、巩固统治根基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每年的2月19日,是著名动漫形象"刀刀狗"的生日。这个刀形脸、大鼻子的小狗,被很多人称为"中国的史努比"。它有着楚楚动人的大眼睛、始终淡定的神色,对生活有着无限思考和感叹,于是也有了另一尊号  相似文献   

12.
考试的主要目的,不是看学生知道些什么,而是看学生用知识来完成什么. 但目前高中数学考试却很难达到这个目的. 同样的问题这次考过、评讲过,下次再考又会出现同样的错误. 试卷评讲课上老师常常会大发雷霆:怎么回事,讲过了还不会,才考过又错了. 屡考屡抱怨,屡抱怨屡不会,试卷做完了谁来评讲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十六字尊号     
正清代慈禧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丧权辱国,死后却被尊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对此,有人书联嘲之: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相似文献   

14.
唐中宗复位后,武则天被迫离开了她做了15年皇帝的宫城,徙居上阳宫。虽然唐中宗给她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名义上仍褒有最高的荣誉,唐中宗率文武百官定期来看望她,但是,她的实际最高权力被剥夺了,她开创的武周王朝也结束了。唐中宗迅速恢复了唐的国号。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也都恢复唐代旧制。武则天所立的周庙七主被迁出太庙。这位在半个世纪政治  相似文献   

15.
李玉凤 《新课程研究》2010,(4):130-130,134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常规武器”。要发挥课堂提问在启发式教学中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上提问要注意如下问题:1.要注意提问的对象。提问的对象应当是全班学生,问题的设计必须要从全班学生的实际出发,能够抓住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使全班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要避免那种因问题太难而使大多数学生变成旁观者、成为局外人的局面;平时举手少者先,多次举手而一次未得者先,想举手而又不敢举手者先;屡答屡对者后,屡答屡错者先。  相似文献   

16.
周亮工为清初大吏,交游极广,著作甚富。但一生屡踬屡起,命运多舛。其与中州的关系非常密切,不仅籍贯于此,且与中州诗人交往颇多,对中州山川风物感情深厚,在诗歌批评上也有自己的独特心得,对丰富清初诗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考试的主要目的 ,不是看学生知道些什么 ,而是看学生用知识来完成什么 .但目前高中数学考试却很难达到这个目的 .同样的问题这次考过、评讲过 ,下次再考又会出现同样的错误 .试卷评讲课上老师常常会大发雷霆 :怎么回事 ,讲过了还不会 ,才考过又错了 .屡考屡抱怨 ,屡抱怨屡不会 ,试卷做完了谁来评讲更有效 ?1 把试卷教给学生评讲的做法源自“一句话”我和学生闲谈时 ,说起了他们屡考屡不会的烦恼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固执己见” ?没想到学生一句话帮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老师 ,那都是你想出来的 ,不是我们想出来的” .真是一语指点了…  相似文献   

18.
胡勇 《中国研究生》2009,(10):48-49
自2003年成为自由投稿人以来,本人屡投屡挫,屡挫屡投,个中酸甜苦辣,可谓一言难尽(参阅拙文《自由投稿人如是说》,《中国研究生》2009年第3期)。但迄今为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前不久一次非典型的投稿经历。  相似文献   

19.
皇帝的称号     
“帝王”在我国起源颇早,而“皇帝”的出现,则自秦始皇始。当阶级分化、国家建立、帝王出现之初,帝王与一般人的区别还不太悬殊,因而没有专门的尊号懿称的讲究。夏代称“王”、称“后”(不是后来的  相似文献   

20.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的织网爬去,墙壁太湿太滑,蜘蛛爬到一定高度就掉了下来。可是,掉下来的蜘蛛又接着往上爬……屡爬屡掉、屡掉屡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