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赣北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是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赣北戏曲文化日渐走向消融,如何保护和传承赣北戏曲文化与该地文化旅游开发的关系愈显迫切。针对戏曲文化遗产在保护意识、政策法规、宣传、创新等方面的瓶颈现象,应妥善解决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包含的遗产项目丰富。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水平实际效果较差,开发与保护的模式单一,仅限于保护传承人模式和传统节日庆典模式。旅游节庆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品形式与非物质文化的融合,为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织金县砂陶工艺既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旨在在促进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同时,推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传承性、综合性、民族性、区域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特点,还具有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等特点,由此得到旅游者的青睐,同时也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基于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资源禀赋和旅游价值分析,从明确定位、活动设计、市场化运作、宣传营销等方面对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旅游开发进行阐述,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过程——事件"研究方法,对平泉县契丹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过程进行调查研究。选取地方学者、政府、本地居民、外来游客四个契丹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益相关群体,进行跟踪、调研,厘清了平泉县契丹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脉络,并针对旅游开发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过程——事件”研究方法,对平泉县契丹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过程进行调查研究。选取地方学者、政府、本地居民、外来游客四个契丹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益相关群体,进行跟踪、调研,厘清了平泉县契丹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脉络,并针对旅游开发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考古及科研价值。然而普通游客一般很难深刻认识并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这就需要在遗产旅游资源和游客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旅游解说系统。解说翻译是跨文化遗产旅游的桥梁,需遵循一定的解说原则,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解说信息的传达。本文以信阳景明园为例,从旅游解说的角度探讨文化遗产的解说和翻译问题,旨在通过有效的解说文本帮助游客正确解读文化遗产,从而达到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舟山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价值较高,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珍贵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大量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文章在借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博物馆、生态街区、主题公园、实景演绎和旅游节庆等五种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并明确了其保护性旅游开发实施的途径。本研究为深入挖掘与合理开发利用舟山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困境,急需寻求新的方式和途径来传承和发扬。地方高校作为培养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地,在传承与保护"非遗"中有着绝对的优势,高校选修课程突破了专业的限制,注重学生的兴趣,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选择,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非遗项目与地方高校的选修课程的融合,不仅对学生学习非遗文化有专业的指导,加强了大学生的非遗教育,而且同时丰富了高校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10.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还是开发,至今仍是众多学者不断探讨的问题之一。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辅相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探讨,并且总结出了各种开发类型。文章立足于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归类出适合于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新类型,并基于这一新视角探析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1.
冯熙 《职大学报》2015,(3):87-90
文化遗产,不论作为概念还是实物,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大家争相谈论的焦点,如何合理有效的对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不仅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也是文化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拟就此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想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还是开发,至今仍是众多学者不断探讨的问题之一。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辅相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探讨,并且总结出了各种开发类型。文章立足于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归类出适合于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新类型,并基于这一新视角探析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旅游的融合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提高了域内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也为安徽体育旅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伴随对经济效益的追逐使得旅游中的体育元素失真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着眼于具有先天传承条件的广大农村学校,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发现,河北省仅有三分之一农村学校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传承项目种类单一、形式化和传承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提出大力开发民间体育课程人力资源,推动体育非遗项目列入体育师资培养全过程,打造体育非遗项目传承教育研究团队,着力广大农村学生体育非遗项目学习兴趣地培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民宿是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的住宿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文化的“活化石”,二者有共通之处。承德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七家温泉村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温泉民宿数量基数大,将其二者融合,不仅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能提升民宿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推动当地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七家温泉民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的现状,针对融入数量少、层次浅、角度单一生硬等现状,从温泉民宿景观、饮食、旅游购物、娱乐以及温泉民宿的“研学游”设计等方面提出非遗文化与温泉民宿深度融合的旅游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互联网自媒体传播为背景,对白猿通背拳为代表的体育非遗项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多数类似于白猿通背拳的体育非遗项目在自媒体传播平台存在没有官方认证的自媒体传播体系,群众知名度不够,社团组织、传承人中没有自媒体领域相关人才,传播内容不够规范等诸多问题。建议在微信、微博等较大的自媒体传播平台开通官方认证的公众号(账号);拓宽传播平台,多渠道传播,增强白猿通背拳的知名度;健全组织机构,招揽或培养自媒体领域人才;优化传播内容等。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文化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尤为重要。邢台市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有效的保护。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旅游价值和开发优势,应该使保护与旅游开发紧密地结合,从而使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深入了解这些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保护与传承现状,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在这一背景下,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在全面了解云南省临沧市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存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性策略,从而为非...  相似文献   

19.
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通过对铜梁舞龙的传承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高校的条件优势,探索铜梁龙舞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在促进铜梁龙舞的广泛传承和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以龙文化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运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集区和中华文明历史记忆的重要承载地。本文基于知名旅游网站相关游记和评论文本的研究数据,以大运河淮扬段里运河和中运河为区域,探索大运河江苏段文化遗产游客体验感较强的品牌基因和结构维度,从而提出有助于大运河淮扬段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与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