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工作的不断推进,墓志的语言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汉语大词典》编纂之初,就运用了不少墓志材料。近年来,新出墓志整理成果丰硕,它对大型辞书的编纂与修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收录解放后入藏南京市博物馆的出土墓志305方,这些墓志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可为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与修订提供丰富且真实的语料。论文以《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为语料,对《汉语大词典》12条例证方面的疏漏与不足提出了补正意见,以期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和汉语词汇史研究。  相似文献   

2.
唐代墓志是辞书编纂和修订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选取其中若干词语进行诠释,以供《汉语大词典》编纂者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墓志是我国汉魏以来丧葬习俗的产物,近几十年来,出土墓志作为原始文献资料受到了学者专家的重视。墓志对研究当地文化民俗、社会制度、语言文字和篆刻书法艺术等都具有传世文献所无法比拟的学术价值。以《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卷·贰南京》为例,探索其语料在训诂学、辞书学上的重要价值。将其与《汉语大词典》进行比照,发现《汉语犬词典》在例证方面还存在着的缺失。本文利用出土文献语料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希望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中所收唐代墓志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他墓志材料,对《汉语大词典》在收词和例证方面的不足予以弥补,以期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也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墓志作为一种同时资料,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语料。运用词典学的理论,以辽代墓志为基本语料,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系,从提前词语例证、补充词语例证、补充漏收词目、填补中间环节、纠正释义疏误等五个方面来研究辽代墓志词汇的语言学价值,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拓展汉语史研究的新领域,有助于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和修订。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中所收墓志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他墓志材料,对《汉语大词典》在词语义项方面的不足予以弥补,以期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也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词汇学、词典学的相关知识,以墓志文献为主要研究语料,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系,对汉魏以来墓志词汇进行了研读,发现部分墓志词汇研究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例证之不足,我们的研究将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从一个侧面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墓志语料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重要的词汇研究价值,论文考释其中的词语21条。这些词语绝大多数不被《汉语大词典》等普通辞书所收载。只有个别词语虽被《汉语大词典》立目,但其始举书证迟于魏晋南北朝墓志。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思想巨变的时代,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是中古汉语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仅从词汇的角度来看,就衍生了数量不菲的口语词,大量新词新义应运而生。作为这一时期重要语料的属于出土文献的墓志,自然也出现了不少新词新义,文章揭举了《汉语大词典》未收的词语义项26条,是魏晋南北朝墓志重要的语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词汇学、词典学等相关理论,以五代墓志为主要研究语料,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系,对五代墓志词汇进行了研读,发现五代墓志词汇研究可以大大提前《汉语大词典》的始见例,有的提前一两百年,有的甚至提前一两千年,我们的研究将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同时可以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有益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绘画与文字的结合源远流长,并最终产生了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具特色的中国画题款艺术。然而随着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解构,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当代中国画题款艺术日渐式微,虽然作为构成文人画完整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始终在画面里保有一席之地,但无论形式或内容都已经不可避免的要求适应当代文化语境的转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者提出的"中国文明本土起源说"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为本土的龙山文化即所谓的东夷,从城邦起源与文字起源的比较文明角度论证了,中国东部城邦与古代陶文是中国文明建立的标志。考察了东部古代帝王的西迁过程,指出陶文成为甲骨文字的前身,为争论已久的中国文明起源讨论提出了新的证据与说法。  相似文献   

13.
龚任界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5):492-497,402,523
林纾的题画内容宏博多彩,涵盖诗、文、词等文学式样,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文章将其进行归类整理。林纾题画书法技法娴熟,温婉流丽;题画位置合宜独到;林纾的题画内容与书、画三者映发成趣,电掣星流,惊筵骇座,堪称中国文人画题画艺术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是我国浩如烟海的石刻文献的一部分,自宋代以来,石刻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日盛,其中以清代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厚。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字发展史上今文字阶段重要的过渡时期,它上承汉隶揩化,下启唐宋楷书的定形,研究价值相当重要。梳理此时期石刻文献文字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从内容上说,铭文是对所铸钟鼎由来的说明,钟鼎是为纪念赞颂祖先功绩而铸;铭还可以纪生者之功,其基调是赞颂;铭又常用于鉴戒,劝人肃言慎行。刘勰所论铭体之"大要"有三:"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实是曹丕"尚实"说的展开,"弘润"之说显然也从陆机"温润"说脱胎,"其摛文也必简而深"是陆机"博约"说的继承。铭体以永垂后世为目的,因而都以金石为载体,这就注定了其体以言简意深为尚。从形式上看,铭可分为缀序铭和徒铭两种模式。就铭文本身来看,其形式一为骚体,二为齐言。铭文从刻铸于金属到镂刻于石材再到书写于纸张的演变历程,也是其形制篇幅由简到繁的演变历程。从载体看,铭文渐与碑文合拢并流。《文选》共录铭五篇:班固《封燕然山铭》属武将外战功勋铭,具有强烈气势美;陆倕《石阙铭》属帝王内战功勋铭,注重征讨正义性;崔瑗《座右铭》是立身处世的自我勉戒;《剑阁铭》为山河之戒张本;《新刻漏铭》的价值是在于体现了器物铭所应具有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款题的构成与作用,结合中国传统设计中的“绘事后素”思想,阐述了传统书画鉴藏款印对原作品的影响,并从鉴藏款印对单方落款形式作品、短题作品、方题落款作品、长题落款作品、无题落款作品的影响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品”字在商末、西周金文中用为量词,表示事物的种类。由此可以肯定《鲜盘》中的“祼玉三品”当指三种祼礼用玉。根据学界对“瓒”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认为商末《子黄尊》中“黄瓒”应是祼礼用的玉“璜”,这种解释能为“祼玉三品”含义的正确理解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全面梳理了甲骨“降”和“陟”的语义和用法,粗略显示了甲骨一对反义词的发展演变,并由此排除甲骨卜辞的一些疑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清朝的历史背景、书学思潮及康有为的哲学观等方面,剖析了康有为的书法风格及尊碑思想,并阐明了其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异体字作为汉字字库中音义全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组字,是汉字历史堆积的产物,情况相当复杂,值得认真清理。汉魏晋南北朝碑刻文献真实性强,数量充足,产生的时代、地域明确,最能反映异体字在该时期的基本面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扼要阐述了应该研究的碑刻异体字的各种类型及相互关系,对异体字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个人的看法,可以为文字学和汉字发展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