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亚辉,男,1929年生,四川自贡市人,生物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动物系;1962年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发生生理学研究生毕业.1980—1983年赴联邦德国马普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访问进修.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卷编委(细胞学、胚胎学分册副主编),《实验生物学报》副主编,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2.
2005年国内外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仍然保持着国际自然科学和高技术研究的主流与核心地位,在系统生物学、行为生物学、新药创制、转基因动植物、生物质能源方面的进展尤为引人注目。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界在2005年实现了新突破,在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学、结构生物学、植物科学和药物发现发展方面获得全方位进步,并启动了系统生物学/系统生物医学的新领域,为从2006年起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实现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迎头赶上”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从战略高度重视、支持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技术已发展成为包含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和动物克隆等多项内容的现代高新技术。生物技术产业是从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生产、流通和服务的行业。生物经济则是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应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生物技术和新药开发、疾病预防、农业中的品种改良、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众多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代表着最有前途的技术方向。是本世纪最具有影响的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带,是最有生命力的经济增长链,是未来前景最有竞争力的产业群。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保罗先生预言:“推动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代表方针将由信息科学转为生物科学”。特别是近20年来,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医疗、制药、农业、能源、环保、化工行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形成巨大的潜在市场。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199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以来,生命科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状况及成果影响力。项目设立21年来,生命科学领域共有547人获资助;获资助者主要来自于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已有36位获资助者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基于SCI收录文献视角的分析显示,标注获生命科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SCI文献质量较高;获资助的文献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因的表达调控和基因组学研究等领域;杰青项目获资助者具有较高的国际(地区)合作水准,同时国际(地区)科技合作对文献的受关注程度也具有正向影响。研究表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设立对生命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成长和基础研究高质量成果产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专家简介:侯鑫,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6年生,山东郓城人,199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免试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植物分子系统学,1999年7月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至今在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从事细胞生长、增殖及代谢  相似文献   

6.
孔祥峰,1974年生.河南濮阳人。2000年6月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临床兽医专业,主修中西兽医结合方向,获农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临床兽医专业,主修中西兽医结合方向,获农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从事畜禽健康养殖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禽健康养殖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学科作为当前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已成为目前科学界研究的主流,因此在研究生中开设此门课程也就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本文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课程设置的意义、方式、目标、标准、内容、过程实施、评价和课程更新改进这八个方面论证对研究生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198-199
1首席科学家 黄荣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8年获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士,1983年获东京大学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国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称号.曾主持过多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发表论文100余篇,著编多部著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3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1999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9.
专家简介:郭占云,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蛋白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2年生,河北滦南人。199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获学士学位;因成绩优异,同年免试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在冯佑民研究员实验室从事胰岛素超家族多肽研究;2001年8月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2001 2003年在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2003年9月到  相似文献   

10.
封面人物     
路甬祥 1942年4月生,浙江慈溪人。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1981年获联邦德国亚琛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95年获香港科技大学名誉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名誉工学博士学位。曾任浙江大学校长(1988年至1995)、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革新》2014,(9):1-1
崔向群,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1年12月生于重庆。籍贯山东博兴。197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1982年、1995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硕士、博士学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相似文献   

12.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项目首席科学家郝小江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51年7月出生于重庆。197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化学系,1985年获昆明植物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10月获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学位。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新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植物学会理事长。1978年起从事植物化学和有机合成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2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85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培养博士13名、硕士7名,在培博士生14名。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候…  相似文献   

13.
师昌绪,男,1920年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52年在美国欧特丹大学获冶金学博士学位,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3年,1955年回国。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4.
正专家简介:张荣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球系统交叉科学研究中心资深科学家,曾为美国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  相似文献   

15.
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根据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化研究的需要,于1996年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与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联合申请成立的国家级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负责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的建设.于2000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相似文献   

16.
专家简介:南卓铜,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7年1月出生。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获本科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做博士后研究。近年主持科技部863、国家自然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日益关注生物技术发展,以面对人口与健康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巨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生物所所长朱祯在第六届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说,生物技术在中国发展不到30年,而其产品的销售额已从1986年的2.6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0年的200亿元人民币。每年公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三部门投入到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国际微重力科学与应用学术会议经过3年的筹备,于1993年5月10日—1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主办,国家科委、国家空间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基金委、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会同美国宇航局、欧洲空间局、德国空间局、法国空间局、加拿大空间局、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以及各主要航天国家微重力科学中心共同发起举办的.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和国家基金委主任张存浩参加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副主席林兰英、国家科委副主任惠永正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副主任、大会学委会主席胡文瑞教授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人》2005,(3):50-50
为推动我国的生物技术与医药的研发和产业化.及时地了解国内外生物医药技术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促进国内外生命科学和药物研发的交流与合作,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决定于2005年4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银河宾馆举办“2005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需求和世界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开展 ,为全面推进上海地区生物学研究单位组织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及发挥整体综合优势提供了契机。 1998年中国科学院把建设上海生命科学研究基地列为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启动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上海地区八个生物学研究机构的基础上 ,以人口与健康的国家目标为主 ,瞄准国际科学前沿 ,筹建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加速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上海生命科学研究基地。 1999年 7月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两年来 ,围绕“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