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深空探测大国迈向行星科学强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伽利略1609年将望远镜指向星空迄今,已逾400年。1959年苏联"月球2号"首次抵达月球,开启深空探测时代。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首次载人登月,催生建立行星科学。纵观人类深空探测60年,先后出现两次探测热潮、两个深空探测大国(美国、苏联)。苏联领先又衰落,仅留给历史一个深空探测大国的背影,而美国成功转型为深空探测强国,至今在世界行星科学最前沿领航。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作为正在发展中的深空探测大国,我国应该怎样立足国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行星科学强国之路?文章参照历史,梳理现状,畅想未来,给出我们的思考:大力培养行星科学人才,尽快实现科学引领深空探测。  相似文献   

2.
<正>深空探测一般指对月球及以远的地外天体进行空间探测的活动。20世纪50年代末,人类开启了深空探测的序幕。迄今为止,已发射深空探测任务超过240次,对太阳系内包括月球、行星、彗星、太阳等天体进行了探测,飞行最远的探测器距离地球超过200亿km。通过深空探测,取得了大量科学探测和技术成果,拓展了人类对太阳系和宇宙的认识,推动了空间技术的进步。中国的深空探测起步于月球探测,按照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任务规划,  相似文献   

3.
11月12日15时5分,根据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亮相。据介绍,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相似文献   

4.
深空探测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中国探月工程用20年的时间圆满完成“绕、落、回”并升级形成“勘、建、用”的新构想;同时,世界各国的月球探测发展已呈现出常态化和商业化的趋向。月球水资源的探测研究利用引发了各国和航天机构之间的广泛兴趣和激烈竞赛,成为科技制高点上的新焦点。月球水能够帮助揭示地月系统乃至太阳系形成演化的关键过程,是行星科学研究的前沿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月球水资源的开发能够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燃料和保障人类在月球上长期生存,是各国各机构扩展深化国际合作、共同利用地外资源造福人类的必然选择。文章结合月球水资源的探测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深空探测工程和行星科学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将DiffServ over MPLS技术应用于深空网络通信中的网络QoS控制方案,以提高各种业务的QoS控制性能.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较好地满足了深空通信网络中视频、语音等流媒体通信对传输延迟、丢包率等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众》2009,(1):19-19
说到最清楚的月球影像图,还要归功于“嫦娥一号”呢。根据“嫦娥一号”获取的数据制作的全月球影像图,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为清晰、完整的月球影像图。  相似文献   

7.
国家航天局发言人裴照字12月11日表示,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CCD相机已对月球背面进行成像探测,并获取了月球背面部分区域的影像图。目前,卫星飞行正常,其有效载荷的探测,地面的测控与通信,数据接收与处理均正常。  相似文献   

8.
赵晓展 《金秋科苑》2010,(20):19-19
2010年9月20日,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发布消息称,月面3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异和张钰哲,这是由我国科学家利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面影像数据首次申报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实现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蒋文兵  郭涛涛 《大众科技》2012,(7):20-22,25
深空探测活动离不开深空测控网的支持,但是,现有航天测控系统不能满足深空探测工程的需求。VLBI测量技术测量精度高,定轨时间短,是一种很好的深空测量方法。文章讨论了VLBI的概念和差分VLBI的基本原理,VLBI的定位体制及角度测量的变换,详细分析了差分VLBI的测量精度,并展望了ΔVLBI在我国未来深空探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玉兔"是中国首辆月球车,2013年12月15日抵达月球表面,执行一系列有关太空、生物科技、资源等多方面的科研工作。中国月球车登陆成功,其意义非凡。深空探测,必须要走到比月球更遥远的地方,我国航天人在嫦娥一号完成后就开始设想探测遥远的火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已比较成体系。尤其是探月工程二期后,我国建立完善了地面站,解决了测控通信等难题。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开展火星探测的条件,包括可以发射一个  相似文献   

11.
最近嫦娥五号月球采样成功返回和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入轨,以及后续的小行星、木星系和太阳系边际探测任务,标志着我国已迈入深空探测发展新时代。行星科学是深空探测战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行星科学研究涉及地球科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多个学科,具有鲜明的交叉科学特征。本文在分析交叉科学研究和国内外深空探测科技发展基础上,讨论我国行星科学研究现状、机遇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信息》2013,(24):18-18
嫦娥一号取得了全月球的影像图,是全世界覆盖最全、精度最高的一张全月图。 嫦娥二号已飞离地球6500千米,成为围绕太阳运行的人造小天体。  相似文献   

13.
正在12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探月工程二期测控系统副总设计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周建亮透露,我国已有的佳木斯66米深空站和喀什35米深空站,充分利用了我国地域上的东西纵深,经过验证,其测控能力已可达到6400万公里。但这两个深空测控站还不能实现全天24小时覆盖,每天还会有8~10个小时的测控盲区。在这个时段内,我国的测控站无法测控太空中的探测器。因此,我国将考虑在国外建立新的  相似文献   

14.
在深空探测方面,美国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装备,特别是宇宙飞船、天文观测和深空探测器方面。例如,哈勃空间望远镜是以天文学家哈勃为名、在轨道上环绕着地球的望远镜。它于1990年发射之后,已经成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  相似文献   

15.
正美女、野兽、英雄、敌人,游戏里刀光剑影的这些角色,有没有让你厌倦了?快抬起头,看看满天繁星闪烁的神秘夜空,跟我们一起开启浩瀚宇宙的大探索吧。进入《无人深空》这款最新科幻沙盒游戏,咱们的外太空冒险旅程即将开始啦,Are you ready?18,446,744,073,709,551,616这是什么?这是星球总个数,如果你数学够好,你会在数到千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中国已完全具备开展月球探测的能力,并计划在13年内实现不载人月球探测计划。2012年,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月球年”将在月球上的某个月海登陆。在2006年10月31日开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上,中国月球车首次现身。在实验室里,这个重要角色的学名是“月球探测远程控制机器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发展,为新时代青年学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行星科学的前沿科学问题,深空探测的关键技术难题,急需青年学者投身其中。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因素制约了青年学者的发展。文章从青年学者的视角梳理了其投身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能促进青年学者参与实现我国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的强国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中国已完全具备开展月球探测的能力,并计划在13年内实现不载人月球探测计划。2012年,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月球车”将在月球上的某个月海登陆。在2006年10月31日开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上,中国月球车首次现身。在实验室里,这个重要角色的学名是“月球探测远程控制机器人”。  相似文献   

19.
<正>深空、深海、深地、深蓝,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强的战略高技术领域。深空探测已成为国家战略。行星科学是深空探测战略的主要科学牵引、重要实施保障和关键成果出口。然而,当前我国尚无独立的行星科学学科设置,也缺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深空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业已迫在眉睫。根据国务院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文件中的规定,利用中国科学院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发挥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在"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及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20.
<正>田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副会长,我国临床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领域第一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世界分子影像学会程序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医学会理事、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获得2012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6年中国青年科技奖。培养的研究生获得国际学术奖达10人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