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史记>一书不仅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档案文献的流传保存上也有突出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司马迁著<史记>时的背景、他所具有的编撰思想和所应用的档案史料加工方法的探究,力图从另一个侧面剖析揭示<史记>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史记>具有巨大的史学价值,司马迁在编纂过程中利用了大量的档案、图书文献,而且注重实地考察、勘辨真伪,同时<史记>在编纂体例上也有很大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史记》一书的文献征集,文献考辩,文献目录,文献编纂体例等几个方面,考证了司马迁对中国文献学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史记》对档案文献编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史记》的编纂体例、编纂选材、编纂思想等方面入手,简要地探寻了其对档案文献编纂思想的某些影响。  相似文献   

5.
《史记》,初名《太史公书》,亦称《太史公记》或《太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纪传文学名著。其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相似文献   

6.
以翔实的原始资料考证了《史记》产生的环境和条件与孔子整理形成的六艺经典的关系,以及六艺从思维方式、取材、述理论宇宙观等方面对《史记》的影响。从而使读清晰地读出孔子与司马迁两个献学大家之间的学术关联。  相似文献   

7.
潘振刚 《大观周刊》2011,(22):234-234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他的义利观充分体现在他的《史记》一书中,本文以《史记》一书为例,粗略探讨了司马迁的义利观:一、追求物质财富是每个人的本性;二、经济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三、要用道德来调控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9.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出于史官的职责和自身的学术理想而对先秦图书进行了校勘整理。受其学术理想的限制,校书并没有为后世留下目录学专著。而作为校书的成果,《史记》则展现了司马氏父子的处理文献的方法、图书分类的标准和学术溯源精神,而这些又被刘向、让歆父子继承,奠定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离我们很近义很远。他出生于公元前145年,卒于公元前90年,距今已有2095年。他所的《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通史和传记学的先河.他崇高的史德、卓越的史识与绝妙的字、精湛的编纂体例一同流芳千古。  相似文献   

11.
《史记》之所以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巨著,不仅在于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因为这部巨著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划时代的创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和其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在《史记》的创作中,司马迁做到了求实与创新的完美结合,而其求实精神和创新思想又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2.
论文说明了三家注对《古史考》的引用在甄别、补充《史记》的某些史实,理解《史记》的历史观以及对地望、典制的考证等方面均有益处,籍以窥见《史记》三家注在历史文献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从图书馆这个人才摇篮和知识宝库走出来的名人、学者,历来是举不胜举。历史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伟大人物曾从事过图书资料工作。《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是其中之一。司马迁的学术生涯大致和汉武帝相始终。汉武帝生活在西汉帝国的鼎盛时期。西汉建国以来的文化事...  相似文献   

14.
张际会 《军事记者》2011,(10):59-59
鲁迅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史学文学两方面肯定了《史记》的地位价值。在一部史学著作中为后人保留了许多鲜活面孔,是《史记》一大特色,这得力于司马迁赢余历史人物的传神之笔。本文试从《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中挑出"泣数行下"这一特写镜头,  相似文献   

15.
李英 《档案管理》2012,(3):73-75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7年),字子长,西汉时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档案文献整理工作者,他用毕生精力收集整理档案文献编写的历史巨著《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多方游历走遍神州,考察历史文物,躬行核证文献传说 司马迁一生游历很多地方,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在二十岁那年,他就开始了漫游生活.此次远游历时两三年,司马迁穿过了今陕、鄂、湘、赣、苏、浙、皖、鲁、豫九省,走访古迹名胜,考察史料文物,行程近三万里,采集了大量旧闻传说.  相似文献   

16.
《史记》之所以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巨著,不仅在于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因为这部巨著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划时代的创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和其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在《史记》的创作中,司马迁做到了求实与创新的完美结合,而其求实精神和创新思想又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约86年),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汉武帝建元初年曾任太史令,熟悉史事,懂天文地理,积累了很多资料,有意论说和记载历史,可惜没有如愿而去世。司马迂继任太史令,在他父亲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又搜集了不少史料。他既能读到皇家所藏的古籍,还到处游历,实地调查,结交朋友,采集民间传说,用以补充史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史记》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整理训诂者代不乏人,但至今有疑处仍不在少数。本文广参“三家注”、梁玉绳、王念孙、泷川资言等诸家之说,选取《史记》中的几处疑点,于前人校勘诂说基础之上,加以研讨。  相似文献   

19.
从天一阁藏书楼出发,以典籍的保存为着眼点,论述天一阁藏书的有效利用及其对《四库全书》的重要贡献,强调的是不同的考察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考察结果。  相似文献   

20.
林帆 《新闻记者》2007,(8):61-62
偶尔翻阅《史记》,很自然便联想到当今的"报告文学"。其实这两种古今大异其趣的文字体裁:一个记述历史,一个反映现实,无论从题材或体例上看,都搭不上界,可以说完全两码事。但是,在表述方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