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从竞争者驱动到顾客导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对全国522家中国企业产品创新活动的问卷调查,对我国企业产品创新的环境、战略、组织、流程等现状进行了描述.通过与对其他发达市场类似调查结果以及与其他学者早年对中国企业相关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了企业在产品创新活动上出现的一些新特点.调查发现,随着中国市场化竞争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正面临从"竞争者驱动"到"顾客导向"模式的转变,这就从战略、流程、组织与方法等各方面对企业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创新人的涵义、特征、创新活动的特点以及创新人假设的内涵和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创新管理模式,以期对管理有些启示 .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国外学者对创新文化的因素分解侧重于对企业内部创新氛围的形成原因解析以及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及时响应能力分析,而国内学者的同类研究则将视角延伸到了企业创新活动的互动影响方面.以上差异性反映出当前国内企业的创新活动仍受到社会人文环境之深刻制约的现状.从表面上看,这是由于我国全体社会成员尚未形成一种尊崇首创、抵制仿冒的社会习俗,但文章认为具有继发性和外生性特征的企业创新文化缺乏适宜的本土人文文化精神土壤是产生上述制约效应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从文化冲突、融合与进化的视角提出了培育企业自主创新文化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转型与创新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科技管理是对全社会的科学技术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科技工作的全局,并波及到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因此,在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方面,要积极探究新路径、新方法。从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的从技术创意到产品市场化活动,需要团队协同完成,团队健康发展是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对参与创新工作的人员访谈,分析了创新活动中团队建设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即创新目标认同、团队成员素质能力、团队领导和团队情绪等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解决创新活动中团队建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魏钢焰 《科学学研究》2006,24(Z2):617-621
作为创新活动的动力系统,创新机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观这一领域,视角主要集中在对企业、管理、制度、技术等宏观层面的创新机制研究,但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对人的创新机制却研究不多。从心理学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一个人的创新机制的三维要素模型。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探讨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界定,对创新型人才问题的理论研究以及组织中创新型人才的保留和激励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创新和人才概念入手,从素质、价值和综合三个角度分析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素质、创新绩效和创新活动范围三个角度来界定创新型人才的方法,并指出这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是房地产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房地产产品从开发建设到生产竣工,并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实现房地产产品价值,满足社会对房地产产品需求的重要经济活动.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与其他商品的开发、经营相比,具有涉及范围广、经手环节多、形式多样等特点,因而在开发与经营过程中会表现出难度大、风险高以及受政策等因素影响更强等特点.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活动中,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卢庆威 《科技风》2014,(8):251-251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研究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的学科,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本文从国有房地产企业改革的角度出发,对怎样创新国有房地产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创新、坚持以人文本、采取因人而异的工作方法等几个方面论述,创新国有房地产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式.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新需要,引起某种创造的动机表现出创造的意向和愿望,即为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的基本要素需要和动机是创新意识中的基本要素.需要与活动相联系,人们的需要引起人们的活动.为了实现某种活动,在人们的头脑中产生指向这一活动的目的和意向,去满足某种需要.这种指引活动或活动动力的东西,叫活动的动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按其属性,可分为物质动机和精神动机;按其作用强度,可分为优势动机和次要动机;按其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