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赏罚分明,赏罚有信,这是班主任有效治理班级、管理学生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笔者更倾向于用奖励的方法去达到教育目的。正如清朝的一位教育家所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断地激励,正面的激励(奖励)就如冬天的一抹暖阳,会抚平学生  相似文献   

2.
3.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热衷于物质奖励,动辄用物质奖励来维持课堂纪律,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起初,奖品只是一块糖、一根铅笔、一块橡皮而已,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奖品必须越来越贵,否则很难起到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4.
提高英语课改实效 避免产生“德西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些学生解答妙趣横生的智力难题。开始对所有学生都不奖励,接着把他们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每解答一道智力难题就给予一美元的奖励,另一组不给任何物质奖励。后来在休息和自由活动时间里,实验者发现,尽管奖励组学生在有奖励时解题十分努力,但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却只有少数人  相似文献   

5.
教师“弱能”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天。某学校教学楼内。靠近大门的一个教室里温暖如春,学生正专心学习。可是,就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一名男同学却正在靠近楼门的地方笔挺地站着。一阵寒风袭来,他不由自主地往里边躲了躲,但随后他就被自己的这个动作吓坏了,他迅速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同时紧张地向教室里张望了一下———还好,正忙于讲课的老师没发现他的“越轨”行为。“吁———”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原来,他是个正在被罚站的学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已经快下课了,可是那位老师仍然没有叫这个学生进去的意思,甚至,她连看都没看一眼这个被遗忘的角落。这名同…  相似文献   

6.
自从儿子上学后,为了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我特意设立了一个家庭奖励制度:只要儿子考试成绩在95分以上,我们就满足他一个要求,有时是去吃西餐,有时是购买他看中的玩具。考了100分时,干脆直接奖给他50元人民币自己随意花。在物质奖励的剌激下,儿子学习动力十足,每次考试后大多数都能获得奖励。  相似文献   

7.
8.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在管理学上称为“德西效应”。  相似文献   

9.
心灵是一个生命场。心心交融,彼此走进;心心相背,彼此陌生。善待学生,塑造和构建学生美好的心灵,教师就应该要用“心”,用好“心”。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到一所新学校任教,曾有学生在我的背后指指点点。原来,他们在小声说,这个老师好,他不打人。  相似文献   

11.
德西效应     
《基础教育课程》2013,(7):115-115
用各种各样的物质奖励来激发孩子们不断“奋发图强”似乎是无奈的家长们惟一管用的招。可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真的是无需检验的真理吗?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的一项心理实验,给了这所谓的“真理”以致命的一击。  相似文献   

12.
环保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追求绿色消费已成时尚。作为一方净土的校园,不妨来点“绿色”调料,教师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施以“绿色批评”,不仅能达到批评的目的,不伤害学生,而且能使学生获得一种感情的滋润,营造一种轻松的教育氛围。怎样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呢?老舍先生说的好:“用幽默的方式指出他人的过错,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因此,我们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妨寓批评于幽默。鲁迅先生看了许广平的论文《罗素的话》,认为文章中许广平的观点太少,引用罗素的部分太长。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写3分,末尾的…  相似文献   

13.
多数科任教师都找过男孩的娘,他们的话如出一辙:"你的娃念书没上过心,也不合群。""吊儿郎当的!""大嫂,你可要抓紧教育啊!"  相似文献   

14.
蒋茜 《今日教育》2010,(5):22-23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入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在管理学上也称为“德西效应”。  相似文献   

15.
心罚,顾名思义就是心灵上的惩罚,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不顾学生的切身感受,毫无顾忌、赤裸裸地攻击、摧残学生自尊自爱的城堡,导致学生行为失范。心罚就其所产生的后果而言,它会彻底破坏一个孩子应有的自尊,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信念。 自尊自爱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的人性的光明面。自尊心可以升华为上  相似文献   

16.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效应,它是由于教师对学生寄于高期望而导致学生表现优良的心理效应,教师的期望效应,恰当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批评是教育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批评作为一种评价的手段,反映了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言行或思想的否定。常说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仿佛批评时的态度除了“严肃”便是“严厉”,其实不尽然。一个讲求教育教学艺术的人是善于给“拉着长脸”的批评来点“美容术”的。  相似文献   

18.
曾读过一篇短文.说的是某宿舍楼的后面停着一辆破旧卡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午休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众人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这日.大刘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日你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众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  相似文献   

19.
场景一:水果会上,同学们都在津津有味地互相品尝着水果的美味,只有他面前一无所有,问及他为何没有准备,他说.“我没带,我不高兴参加!”“反正我带了也没人跟我一起吃!”这是一个被集体、被自我抛弃了的悲哀的声音,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20.
9岁还上一年级的金龙成绩一 直不好,还经常受到小伙伴的耻笑。怎样才能催开他的智慧之花呢? 我决定先从他的名字入手:“在神话故事里,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动物……”“金龙的父母给他起了个好名字,是希望他好好学习,长大后像龙一样有本领。”金龙第一次成了小伙伴注目的中心,他觉得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许多。语文课后,我让金龙为全班学习最好的学生“考试”,课上怎么也记不住的生字,几遍下来,金龙就都记住了。就这样,去掉“差生”标签的金龙越学越有兴趣,逐渐“聪明”起来,各科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是什么力量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