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王莉娜  杨克  白地动  宋伯虎 《教师》2019,(17):17-20
文章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为例,深入分析了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认知、正向影响、意义与作用,梳理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提出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师生全员应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为平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传承特色“京商文化”,“诚信文化”行业文化、产业文化,深入开展地域文化研究,构建以财贸文化为特色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化润疆”丰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新疆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路径更加多样。文章通过调查南疆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传承情况,分析高校在传承和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不足和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新时代南疆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赓续、弘扬发展提供思路,增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3.
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非常大的帮助,党的十七大也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然而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现代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地很少。为了推进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使理工科大学生不仅有“才”,更要有“德”,本文分析了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新时代高校博物馆的重要文化使命,亦是反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引擎。文章以百色学院博物馆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与访谈法,对高校博物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进行调查,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打造“云展览”,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增强文化实践活动效能,组建文化传承志愿团队,拓展宣传途径等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激发高校博物馆传承活力,坚定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劳动创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崇尚劳动者的民族,形成了“勤能补拙”“天道酬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勤劳、奋斗、创新的思想观念。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观念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从政策导向、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牢固根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不同层面同时建构富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国家、地方与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并以“传统文化专修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与“渗透性活动课”等方式,在不同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通过“渗透”“浸染”,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洗礼,从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牢固的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2016,(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孔孟之乡,近年来,济宁市教育系统立足当地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的实际,提出“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教育要先行”的工作目标,制定下发了《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培植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优秀的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对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对于大学生塑造文化自信,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了九年的传统文化特色品牌类活动"中华母亲节"为例,探索其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已形成推广的活动模式、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术界对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意义、必要性以及有效举措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新时代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研究却相对薄弱。审视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以及学生社团文化活动的单向度模式,构建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三维模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和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研究、多环节营造良好的校园传统文化人文环境、创新课内外教育活动载体和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其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当前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思政课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成长中的指导价值,激励大学生完成从“兴趣”到“信念”的过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既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在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无论是从内容、特征,还是从育人价值目标角度来看,二者都具有高度的耦合性。但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利用不足、西方意识形态冲击、文化认同度不高等问题。优化教学资源、改善育人环境、拓展实践活动等是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6所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查,发现高校存在明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象。精心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面对西方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流行文化中不良文化的挑战,高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实践育人体系和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中,加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对国家和个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担负着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那么,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将如何担负起这样的重任?首先在教学中要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还要不断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等,努力使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相似文献   

15.
雅诵 《小学语文》2010,(7):40-40
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在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办、国家语委、教育部、文化部、民政部六部委联合发出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社会各界蓬勃开展起来。其中,国家语委主办的“中华诵”系列活动,更是为全国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树立了典范。2010年4月28日,国家语委、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联合在教育部举行“中华诵·经典资源库”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6.
各相关学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广大青少年更好地学习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深入地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特开展“书香中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1,(4):F0003-F0003
各相关学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广大青少年更好地学习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深入地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特开展“书香·中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文化自信自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有利于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丰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内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两为”原则,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显性”课堂与“隐性”课堂相结合等路径,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高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提高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使命的认识,准确把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要求,着力从课程建设、文化活动和学术研究等方面探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大学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为高校必须要重视的问题。高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应统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三大课堂",建立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路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