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与IPA分析法对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实施绩效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因子分析获得周边环境与设施、场地建设与管理、辅助性服务等3个维度对应20项指标,构成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健身人群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IPA分析显示9项指标评价良好需继续保持;4项指标供给过度,避免过多跟进;4项指标具有潜在机会;3项指标需重点改进。研究认为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需统筹规划,均衡发展,加强对体育场地的后期维护,保证场地使用的可持续性;拓展体育场地周边服务供给,优化环境,落实日常管理,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对鄂东地区即黄冈、黄石、鄂州3个县市城乡体育场地的场地情况、安全措施、投资金额、场地设施管理等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鄂东地区城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和以学校为主的体育场地利用开展情况。调查与研究显示:鄂东地区的城乡体育场地设施分布与我国现阶段分布一样都是主要分布在以教育系统为主的单位;乡村体育场地总面积大于城镇场地总面积;城镇场地数量略大于乡村场地数量;政府对城镇的体育场地投资是乡村的4倍有余。对此提出了建议:1)紧跟国家政策与方针;2)加大对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管理;3)加大健身宣传力度,科学指导群众健身。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镇江市农村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促进农村体育工作开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镇江市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认为:镇江市4个主要涉农市(区)573个行政村全部按三类及以上标准建设了体育场地,35个乡镇全部建成了乡镇体育健身活动中心,有3692个较大自然村进行了健身点的建设。镇江市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中体育场地建设标准差异大,农村体育场地建设不均衡,农村体育场地的后期建设不足,管理和维修存在漏洞等问题制约着镇江市农村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4.
中外体育场地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五普”的详实数据来描述现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以及与我国处于同一个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场地政策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体育场地状况与发展政策等方面的异同,发现我国体育场地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体育场地建设和发展对策建议,为我国的体育场地建设合理布局提供对策依据,为顺利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深化体育改革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5.
全民健身是国家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是民众健康的根本保障。为提升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我国体育场地设施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探究全民健身背景下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发展的价值与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全面系统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相关政策落地实施;加强监管和安全保障,确保质量安全和人身安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普及程度和均衡性;聚焦群众需求,补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赋能数字技术,构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利用之管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过程中,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入手,通过与日本的比较,指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提出了在现有国情条件下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利用之管见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城市居民小区体育场地与设施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陕西省城市居民住宅小区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配备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发现陕西省城市居民小区中的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和体育设施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小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较少,分布不均匀,发展不平衡,对此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农村体育场地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浙江省农村标准和非标准体育场地现状调查和研究,发现各类体育场地比例、室内外体育场地的构成及不同地区体育场地的发展不平衡.因此,要有规划地建设好农村场地,引进并扶持一些对场地要求不高的健身项目,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供场地保障,促进我省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民健身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建议——从广场舞纠纷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场舞纠纷的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全民健身存在健身场地尤其是社区体育场地不足、现有健身项目无法满足中老年妇女的健身需求、全民健身路径实际管理不力、缺乏对群众文明健身的宣传引导、现行全民健身相关法规不够完善等问题。研究认为这些问题是因为我国现行全民健身整体情况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而造成的,提出加强全民健身场地保障、重视老年健身人群需求、加强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加强文明健身引导工作、加强全民健身法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推动体育场地设施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和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对体育场地设施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研究提出,新时代体育场地设施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与行动方略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整体把握:一是完善体育双循环载体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二是优化体育场地设施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构建乡村特色体育场地设施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四是借力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城市更新,赋能新型城镇化建设;五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六是夯实体育强国建设基础,支撑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实施;七是推进体育场地设施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八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体育场地设施发展中国方案,以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