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本文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名著《红字》中的主人公。透过霍桑对主人公的描写,我们看到主人公身上交织着的种种欲望与当时社会按照《圣经》制定的法律道德规则之间的矛盾斗争。他们的本我欲望与超我意识之间的冲突造成了他们坎坷的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中的本我、自我、超我来分析高尔斯华绥的《苹果树》的主人公艾舍斯特因受到环境的影响所表现出内心的深刻变化的原因,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人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时,心理结构的变化会随其变化而变化,在每个人的内心中这种本我、自我、超我的表露也体现于环境之下。 相似文献
3.
组织为什么能凝聚较之个体更大的力量,是什么让组织凝聚了这种力量?当人们结成组织,就行成了群体心理。这种心理特征不同于个体心理特征,被统治本能正是这种特征中的一个。被统治本能是统治本能的相反面,它们都来自于人的本我。被统治本能对组织的形成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这种本能的存在,组织才有了存在与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美国当代作家雪莉·杰克逊的小说素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哥特式现象而闻名。她的著名短篇小说《彩票》检验了当代美国社会中人性对丑恶的容忍性。本文通过研究《彩票》中的心理描写,从精神分析批评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哥特式现象。 相似文献
5.
美国当代作家雪莉.杰克逊的小说素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哥特式现象而闻名。她的著名短篇小说《彩票》检验了当代美国社会中人性对丑恶的容忍性。本文通过研究《彩票》中的心理描写,从精神分析批评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哥特式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三重结构理论为基础对小说《廊桥遗梦》的女主人翁弗朗西斯卡的婚外情行为做出了细致的心理分析。而女主人翁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择以及表现出的对婚姻、对家庭的责任感让我们认识到人在诱惑前的欲望以及在道德前的良知,二者互为矛盾,但又存在于人性之中,而如何做出应该的行为则成了大众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自我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不同的学派取向对于自我研究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本文总结了精神分析学派取向中各位重要人物对于自我的理论及观点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隐身人》和《看不见的人》中的隐形人有着相同的经历却也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他们之所以成为隐形人一是因为社会的异化;二是因为本身对名利的狂热使得他们丢掉了自我。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只有积极地融入社会才不会被社会所抛弃。 相似文献
9.
"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是结构主义的重要概念,被广泛应用在文学批评领域。这一方法主要是主张我们在头脑中通过比较对立的双方来进行思考,形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本文借助这一方法来分析著名美国作家金·斯达福德的短篇小说《在动物园》,指出其中存在三对鲜明的二元对立:本我——超我,喜——悲,爱——恨。这些对立鲜明、生动、感人肺腑,把握这些二元对立对我们理解整个文章的篇章结构、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无名的裘德>是本悲剧小说,整个范立家族的每个人身上都带有悲剧的色彩.小说提到三辈人:裘德和淑的父母,裘德和淑,小时光老人.他们的结局无一不是悲剧的,那为什么整个家族都充满了悲剧呢?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悲剧是他们的"本我"没有健康发展造成的.本篇论文将从弗洛伊德人格的动力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他们悲剧的导因. 相似文献
11.
《无名的裘德》是本悲剧小说,整个范立家族的每个人身上都带有悲剧的色彩。小说提到三辈人:裘德和淑的父母,裘德和淑,小时光老人。他们的结局无一不是悲剧的,那为什么整个家族都充满了悲剧呢?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悲剧是他们的“本我”没有健康发展造成的。本篇论文将从弗洛伊德人格的动力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他们悲剧的导因。 相似文献
12.
在父权社会的压迫下,夏洛蒂·吉尔曼《黄墙纸》中的叙述者最终成为了疯女人。叙述者的疯狂意义何在?通过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讨论叙述者从真实界到象征界的疯狂过程,旨在揭示叙述者为回归真实界而疯狂,从而得出叙述者的疯狂不仅是对象征界的脱离,更是觉醒的妇女对父权社会的反抗。 相似文献
13.
14.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文坛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凭借《兔子四部曲》他声名鹊起,成为同代人中最富天赋的严肃作家。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析《兔子四部曲》,剖析主人公哈里,加深读者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15.
曾禺在《雷雨》序中指出繁漪是最“雷雨”的一个角色。她的雷雨性格意味着她是男性世界的一声惊雷。本文拟从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角度对繁漪这一形象进行解读。存在主义精神病学认为精神病患者致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破裂而导致一方将另一方视为不正常。生活在父权制社会的繁漪由一个受过诗书洗礼的明慧女子到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正是由于与父权制社会的代言人周朴园的关系破裂所致。处在精神分裂性状态的繁漪追求爱情的疯狂举动正是对病态社会的抗争。 相似文献
16.
曼斯菲尔德的许多作品人物都涉及到身份确认问题。这些人物的身份复杂又多元,并不能笼统地用“她们是谁”来给身份下定义。一些人物,比如《序曲》和《在海边》中的玻丽尔和《已故上校的女儿》中的康斯坦蒂感到自己就是在扮演这某一个角色,而这个角色是自己创造出的一个“假我”。本文将通过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中的这些代表人物来探寻人物身份的多层次性。运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解读这些人物为了符合对她们的社会预设形象所展现出来的“另一个自我”。 相似文献
17.
曼斯菲尔德的许多作品人物都涉及到身份确认问题。这些人物的身份复杂又多元,并不能笼统地用"她们是谁"来给身份下定义。一些人物,比如《序曲》和《在海边》中的玻丽尔和《已故上校的女儿》中的康斯坦蒂感到自己就是在扮演这某一个角色,而这个角色是自己创造出的一个"假我"。本文将通过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中的这些代表人物来探寻人物身份的多层次性。运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解读这些人物为了符合对她们的社会预设形象所展现出来的"另一个自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绝望主妇》的女性主义解读,分析这部系列剧中女性的形象和地位,展示剧中女性所处的困境和与男权社会的现实所做的抗争,从而提示出剧中主妇们独立自主的表象下的受到的压迫事实,以及女性之间的团结对追求女性自由独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莎士比亚时代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状况,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对莎士比亚的喜剧<驯悍记>进行了深刻解读,展现了女主人公敢于追求独立的尊严和人格的反叛精神,但由于对自我意识的不彻底性,仍然没能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独立.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白鲸》都史一部经典的著作,一部伟大的小说,是研究美国文学的一部必读书。小说叙述的是一位名叫亚哈的捕鲸船船长率领全体船员,追捕一条叫做莫比·狄克的白鲸。最后两败俱伤,船毁人亡,只有船员伊什梅尔生还,向我们讲述了这个悲壮的故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