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无论是侧重写人的记叙文,还是侧重写事的记叙文,都少不了写事。对事件的叙述,如果一泻无余,那就好像在一马平川上看风景,从头看到底,读来没有情趣。叙事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方才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下面笔者就如何写出事件波澜初步探讨了六种方法。1.欲扬先抑法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欲扬先抑就是为了达到对所写对象肯定、褒扬的目的,先对所写的对象进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先生在其散文名篇《江南的冬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唐朝那位诗人是谁?其绝句全篇如何?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样的江南冬景如此迷人,让诗人胸襟洒脱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作者在文中透露了机密,就是江南农村冬天白雨飘飘的悠闲境界!可见生活在境界中与不生活在境界中,其感觉是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人的含蓄是出了名的,比如,宝黛之间的爱情。那样痴心,那样缠绵,但彼此的心扉至死都不忍向对方敞开,死死守着,最多也就是一个虚掩,宁肯让它在半明半暗中寂寞纠结,直至枯朽。曾有一位英国朋友突然问我,宝玉为何不对黛玉说"我爱你"呢?我一时竟没能反应过来,支吾了半天才说,也许是不习惯吧。那位英国朋友又说,你们中国人一生中很少说"我爱你",也很少说"谢谢"。听得出,他的话里似乎有几分指责的意味。我虽觉不快,却也得承认这是事实。  相似文献   

4.
邓红清 《海南教育》2014,(16):16-16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省市的、各年段的、各学科的教学都在发生变化。但认真审视,不难发现部分教学模式化,部分教师走进误区,偏向教学形式的模仿,隔靴搔痒、淹没本真的偏颇课堂还真不少。现象一:舍本逐末【案例】一节高中的历史课——《美术的辉煌》。一堂历史课,可谓是"名画大汇集":首先,由展示名画导入;接着分小组,派代表讲解《马拉之死》、《自由引导人民》、《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日出·印象》、《格尔尼卡》;  相似文献   

5.
后背的天空     
徐曦 《初中生之友》2015,(Z1):60-61
伴随着淡淡的茶香,是如梦如纱的记忆在召唤。朦胧的街口,我欢笑追逐着父亲匆匆的背影。你的年华,从我身边走过;我的岁月,在指尖上弹跳。它们微妙地平行游走,一点一点投影在我的心间。——题记小时候,总是跟在父亲身后屁颠屁颠的,稚嫩的声音哼着"虫儿飞",但每一次你都会点一根烟,然后我便狠狠地挥手,或者尝试着去勾你的手,将烟抢下,或迈着大步走到前头,但从来没有成功过,走着走着便又落在你后头。用你的话说,我永远都是你掉队的兵……记得,你曾回头笑笑,"我在为你踩踏前方的路……"  相似文献   

6.
林金来 《中国教师》2012,(19):77-78
<正>《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是一篇记述完整的、师生间关于"志"(理想)的对话。这篇人物对话,展现出一派师生自由讨论的和乐气氛,人物性格轮廓明晰,同时表现了孔子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风度。虽然一直以来,对《侍坐》章中部分字句,如"毋吾以也"的理解有较大争议,对孔子"吾与点也"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也有不同的解读,但就对话的开展过程而言,文章对当今探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仍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虽已相隔数千年,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还是让我百读不厌。其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神态毕肖的心境刻画,体现了《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蕴藉含蓄、简淡不厌的文学造诣。再三品读,作为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活动,对于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侍坐》给我们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都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如今的教学方法。加之现代课程目标.的设计安排,明确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教学的方式”,但是受学生年龄特征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0.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教师善于提问,掌握对话的技巧,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对话交流的效果。同时,提问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那天是星期三,我上公开课,讲朱自清的《背影》,在进行到最后一环节拓展延伸时,我提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体会到父亲的爱呢?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把学生由课内引到课外,加深他们对父爱的理解,没想到有一位同学大声说:"没有"。听到这一声"刺耳"的回答,望着教室里黑压压的学生和听课老师,我既紧张又吃惊,很快我让自己平复下来。我了解那位同学,他是一位单亲孩子,他说的也许确实是心里话。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数学…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又在2003年出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陈述课程目标时也强调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数学交流能力就是通过数学语言,利用数学概念、关系、问题、方法、思想来传递信息、情感和观念的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今日中学生》2015,(9):47-48
亲爱的桂: 还记得你躺在沙发上看《红楼梦》时的场景吗?那时你一脸惆怅地叹道:“我怎么没有个薛宝钗这样的女儿?”你大概没有想到,那一刻急忙背过身去的我已潜然泪下——刚看完《音乐之声》的我,正迷恋着玛丽亚式的母亲.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但我想,你我之间的情分大概并不仅停留于此——我们是如此相似,一样的急躁,一样的倔强,一样的不肯低头退让,一样的习惯看到别人的圆满而感伤自己的缺失,一样的无法做到将心中的悲伤与愤怒只留给自己.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自主、独立或合作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深层的情感体验,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 认真阅读剧本,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对话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使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倒的白杨     
《少年文摘》2015,(3):96-97
早在我5岁的时候,爷爷就因为一场车祸而截肢,失去了一条腿。但他从来不愿意坐轮椅,一直拄着一根拐杖,这一拄就是10年。所以,在我的印象中,爷爷始终都是倾斜而笔挺地站立着,像一棵经历过暴风雨摧残的白杨树。爷爷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小时候,自然不是很明白这句话,只是从爷爷奋力站起的姿  相似文献   

17.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谁在伤害学生与语文的纯洁感情》《(语文建设》2013.10)。我在这篇文章里批评了一些语文教师让学生背作文的现象。之后,我又跟一些教师说到过这样的现象,也由此从多个渠道了解到,背作文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早已不是个案。有位校长,他将自己的孩子放在一所所谓的好学校就读,有一天他也终于对我说,他发现老师让他的孩子背作文,孩子背不下就哭。他不许孩子背,但孩子不干,因为不敢。校长说他很无语。我倒是有话要说。说真的,做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师,我竟然不知道身边有这么多背作文的现象。一方面,我为自己孤陋  相似文献   

18.
刘建华 《考试周刊》2013,(81):87-8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时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使合作学习成为有价值、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呢?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9.
刘剑 《家长》2015,(2):17-18
我还觉得,有能力正确使用金钱,比有能力获取金钱更重要。常听到父母们抱怨:现在的孩子太大手大脚了。这也难怪,对于工薪阶层的普通父母来说,孩子如果任性消费,的确是让人头疼的事。由此我想,正确地培养和引导孩子进行消费,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实在是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我父母的做法值得借鉴,不妨写下供大家分享。我的家庭属于中等偏上生活水平。与富户人家  相似文献   

20.
正多媒体以其图文、动静、网络链接等独特交互、可视化的特点应用于学科日常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冲击当代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强大力量,正引领着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凸显个性化行为的活动。因而,在生动可变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在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自然、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引导学生多向交流,抓住互动学习机遇,捕捉点化,不断生成课堂教学资源,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富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