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以极其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北大荒无比的热爱之情。文章所写的景美,蕴含的情美,文字写作上更美,是一篇值得引领学生欣赏、玩味的好文章。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真真切切感悟美,并从语言文字学习运用上习得、受益,实现从"学阅读"到"学作文"的华美转身呢?我思索着,尝试着,体验着。  相似文献   

2.
陈雪华 《考试周刊》2010,(20):68-68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必须积极地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实践证明,巧妙地使用多媒体。是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向长春 《湖北教育》2003,(17):27-27
在语文教育的十条总目标中,有关语文能力的四至十条都是从学生“能实践”的角度进行描述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经历语文实践活动无疑是达成语文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转变语文教学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重说教、轻实践。传统的语文教教学以教师为本位,要么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要么是先教后学,不教不学。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案  相似文献   

4.
高玮 《学苑教育》2020,(7):83-83
小学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课程,它的实践性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若想让"语言实践"最终能带领着学生淬炼出有效的"言语"能力,就必须改变以往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从语言实践的角度出发,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积累深厚的言语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麦巧 《教学与管理》2012,(21):142-143
语言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言实践环节,可以为学生创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及早适应社会。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呢?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学术界、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很多学者、同仁都提出了自己  相似文献   

6.
任定保 《江苏教育》2007,(22):27-29
所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的理解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十分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等亲身实践和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德、智、体、美等诸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因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知识经验进行自主的活动,进行自我教育.让他们在主动活动中成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从语文教材文本到剧本改编再到舞台表演,是一系列的创造过程,是语言由内隐到外化的过程,是由书面语言延伸至口头语言的训练过程。基于课本剧语言设计任务群,凸显实践性,发挥导向性,以语言为抓手,编排和演绎课本剧,可以突出学习主体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聋生的语言问题,一直是制约聋校教育及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也是聋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笔者认为,“语言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针对寄宿制聋校相对封闭的现状,将聋生的语言形成和发展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刻意学习走向自然习得,规范和优化聋生在校园学习、生活和活动中的语言交往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说明性文章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可是在许多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存在着不少误区,突出表现在:一、教学内容严重错误,把教材内容当成了教学内容。教《埃及的金字塔》,让学生搜集、展示了大量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读者意识下的原始解读初次接触《颐和园》这一课是在很多年前了。乍一读,觉得没什么了不起,只是一篇游记而已。再次捧读,却被深深地吸引,不是因为颐和园是世界遗产,而是读着文字,仿佛觉得自己在跟着作者的步伐一起游览颐和园,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想着自己曾经漫步其间的情景。读完我不禁感叹:颐和园的景色真美,布局巧妙、建筑宏伟,既有清新的自然景观,又有古朴的人文景观,真不愧是著名的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具体活动的核心,如何引导学生生成、确立研究主题,在课程实施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席亚仑 《青海教育》2004,(12):24-24
一、自主学习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来表现。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人。加强朗读指导,组织不同层面朗读(理解的读———积累的读———运用的读)训练,使学生通读、熟读、有感情地读课文,以朗读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  相似文献   

13.
时代呼唤新型的课堂教学,也呼唤新型的句式仿写练笔,使仿写训练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成为语文练笔训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师:《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是写景的,共有6个自然段。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全文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课堂总是处于一种高耗低效的状况,让学生苦不堪言。语文教学不是单纯地教会学生知识,学生学的是语文而不是语文课本。教师应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累语言,同时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阅读,能进行语言文字运用,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其阅读能力,大致可分为获取信息、整体感知、形成解释、反思评价的能力。课堂的阅读教学,应从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出发,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培养懂得语言、谈论语言的人,而是培养使用语言、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笔者结合学习及自身的思考与实践,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后一篇文章《水》的教学为例,谈谈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阅读教学。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指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是阅读教学的宗旨和归宿。要围绕这个核心目标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安排好目标有效达成的言语实践过程,并切实做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  相似文献   

18.
陈惠萍 《成才之路》2014,(15):41-41
正体验是一种富有魅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启发其思维,陶冶其情操,都有着巨大的作用。下面,我以苏教版语文十一册中《最后的姿势》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真正走进文本,走近人物。一、进入情境,做一做体验有时候就是一种意会,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不需要过多的说教,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实践,在不知不觉间走进文本,进入情境。在教学到地震来临时"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  相似文献   

19.
语言能力是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在社会情境中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科学设计语言活动,精心引领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7年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将"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体现了对语文课程内容认识的深化。对于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之间的关系,学界基本达成了两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这一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