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黎 《新闻世界》2015,(1):40-41
微博、微信的出现,标志着传播业"微"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传统广播节目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如何适应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规律?笔者认为,广播互动方式的创新迫在眉睫。本文以安徽综合广播"金色田园"节目为例,探讨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对农广播节目互动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30日开播的天津区县联盟广播,是一个从广播行业内部发起的,打破原有广播电视级别限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广播经营合作体。体制的创新,让天津区县联盟广播在探索中国对农广播改革创新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10、市县两级电台联合办对农广播的"天津模式",为天津的对农广播宣传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林椰 《视听纵横》2010,(3):116-117
广播是通过"有声语言"来传递信息的,听众是通过耳朵来获取信息的。正因如此,"可听性"成为衡量一档广播节目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而广播对农节目和其他类型的广播节目相比,它的"可听性"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广,既包括节目形式活泼多样  相似文献   

4.
刘浩翀 《视听界》2010,(6):36-38
在当前的媒体竞争环境下,对传统广播的描述,出现字眼最多的是"压力不容乐观"、"生存环境恶劣"、"弱势媒体"等用词。在目前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还有一种声音是希望借助三网融合,给传统广播的发展带来生机。"广播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满足和停留在传统广播业务之上,广播今后的工作重心将转向新媒体。"另外,有些专家还做出这样的判断,"融合时代"将是"广播听众时代的终结",而且广播转型的业务领袖将是视频。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间以来,对农广播节目在都市新闻时代中扮演的角色日渐式微。即便是一些为数不多的对农广播节目,很多内容也远不能满足农民需求。新时期,特别是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今天,如何让对农节目重新展现出较强生命力,本文以"天津区县联盟广播"为例,从品牌价值、市场开发、发展前景三方面阐述对农广播的复兴路径。  相似文献   

6.
对于专业对农广播而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一次解决从已经在基层到更好在基层的过程,是一次拓展视野、完善报道能力的过程,是一次提升对农广播宣传服务三农品质的过程,是一次强化对农广播责任与使命的过程。一、贴地皮、接地气,对农广播要常年走在农村基层最前线对农广播专注的方向是农业、农村,专注的对象是农  相似文献   

7.
毛飞军 《中国广播》2014,(11):22-24
县域对农广播是靠农村、农民最近的基层广播媒体。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农报道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但农民接触信息传播渠道最多的仍然是广播。对农广播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守住阵地,突破重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关键是在对象感上做足文章,下足工夫。一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农民收听广播,让农民听得到对农声音;二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对农广播人,从农民视角办节目,让农民爱听对农声音;三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办高质量的节目,让农民享受到广播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8.
姚莹 《中国广播》2017,(9):13-16
近年来,传统媒体的农村受众群体存在严重流失现象,给对农广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新形势下,对农广播要如何在困境中把握话语权,实现对农广播引领先进文化、助力"三农"发展、服务和娱乐农村受众的功能,已经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为例,就利用"一种传输、四种到达"传播理念指导对农广播实践,阐述了更新理念在对农广播构建全新传播运营模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邓涛 《新闻传播》2010,(3):10-11
一在全球新闻传播史上,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广播的黄金时代,由于技术和节目的大量革新,广播成为最流行的娱乐媒介,但至20世纪末,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居民媒介接触行为的调查中,广播的接触率和重要性指数甚至排在杂志之后,被"挤"出了三大传媒的位置。本世纪以来,我国广播业迎来了"第二春",中国广播重新崛起的背后,是和汽车、医药、互联网等的推动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刘智力  靳雷 《传媒》2019,(9):13-17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国家对农广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乡村之声立足对农媒体定位,充分发挥广播特色,助力"三农"改革发展,在广播宣传、融合传播等方面,积极实践探索,走出一条全媒体格局下对农广播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分化导致的城乡传播分化对对农广播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对农广播的现状和问题,试图剖析城乡传播分化背景下对农广播的发展战略,以期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对对农广播边缘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像我国许许多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现如今又被重新捡起,得以传承、弘扬、光大一样,对农广播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度回落之后,在本世纪初又得到复苏和发展。目前在全国各地开办兴起的40套地市级以上的对农广播频率,不仅承载着一代代人对春耕、夏种、秋收的田野上,瓜果飘香、袅袅炊烟里乡村广播喇叭的记忆、亲情和向往,同时,也是富裕了、城镇化了、现代化了、网络化了的我们,即便过着柴米油盐酱  相似文献   

13.
冯璐 《记者摇篮》2009,(11):9-10
三年前,辽宁人民广播电台乡村广播伴随国家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而开播,一路发展。在频率制定的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如今乡村广播经营工作顺利实现了第一个三年目标。2007年完成869万元创收额度(列全国农村广播开播当年同比之榜首);2008年实现105%的增长,完成1778万元创收额度,2009年将突破2000万大关。纵观三年经营指数的攀升,最根本的是乡村广播抓住了频率特点——专业对农;找准了市场对象——广大农民;满足了受众需求——农民需要;  相似文献   

14.
《乡村节节高》和《小彤走乡村》是长兴广播电视台重点打造的两档广播和电视对农栏目,节目改版以来始终秉承"关注三农,由心开始"的宗旨,以农民为服务对象,关注有关“三农”的突发事件、热点新闻、最新资讯、政策解读、重大新闻事件分析、农民的生产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15.
对农广播服务功能的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 《记者摇篮》2010,(6):48-48
广播的服务功能在各类节日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而对农广播的服务作用就更显重要。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如何强化对农广播的服务功能呢?  相似文献   

16.
突出节目的指导性。县级广播电视台对农节目应本着服务"三农"的宗旨,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抓住当前国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利用广播电视宣传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王菡 《东南传播》2011,(4):130-132
由"广"而"窄"是现代广播发展的趋势,广播已进入窄播化时代。频率专业化是广播进入窄播化时代的主要标志。然后,目前微博的出现,其作为互联网web2.0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由于其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和特点,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窄播化时代下的广播媒体有必要对微博这一产品进行深一步的认识。本文将在微博定义、传播价值以及广播媒体与微博的融合做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18.
牛颜 《新闻知识》2013,(7):22-24
广播以其所具有的传播快捷、随意性强、容量大、互动传播、收听成本低等特性,满足了像贵州这样处于西部落后地区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农民们可以在田间地头、山涧水边、家里外出随时收听,以便能接收到最及时、最实用的丰富资讯。目前贵州对农广播没有专业频率,对农广播栏目也屈指可数,应对媒介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贵州对农广播必须充分利用与发展本土文化特色和优势资源,坚持"三贴近"和"三创新"的传播原则,重视农村广播,加强政府职能,壮大县乡广播机构作用;建立长效对农广播机制;积极推进广电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广播"三网融合";加快对农广播频率建设,拓展对农广播合作平台;创建对农栏目品牌,创新对农节目内容,从而促进农村广播在贵州的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丹 《中国广播》2011,(9):62-63
广播对农节目是最便利、最有效的宣传教育农民、为农民提供精神食粮的舆论工具。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形势下,城市广播媒体如何充分发挥对农广播的宣传服务功能,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本文认为,广播媒体一定要发挥“以快制胜”的传统优势和现代传播手段,进行主题宣传的形式创新、服务功能的手段细化,与新媒体携手打造出农民的贴心广播。  相似文献   

20.
李娇 《今传媒》2014,(12):139-140
本文在分析我国对农广播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对农广播的困境以及农民对专业的对农广播的需求,最后提出了解决对农广播发展困境的策略,充分发挥广播的信息传递优势,促进对农广播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