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学阶段,除了记叙文,大家写得最多的往往是散文。二者的区别可以简单理解为,记叙文往往带有完整的事件,散文则可以没有完整事件,就通过写景状物来抒情。我们常说,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神不散”还好理解,可为什么“形”要散呢?能不能“形”也不散呢?还真不行——因为散文的写作逻辑是,想写什么,却不能只写什么!什么意思呢?你要写好一条江,就不能只写这条江;写好一棵树,就不能只写这棵树,  相似文献   

2.
葡萄牙把植树造林作为国民的一种义务而写进了国家法律。在这个国家里,自古以来就流行一种说法:一个人一生当中必须要做三件事,即生一个孩子、写一本书、种一棵树。"生一个孩子"意即要组建一个家庭;"写一本书"意即给后人留下些精神财富;而"种一棵树"则是把象征希望的绿色留给这个世界。在葡萄牙,孩子上小学时,便要由家长陪同,在庭院内或街道旁,栽下一棵树,这棵树要写上孩子的名字,成  相似文献   

3.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一棵树。这棵树与苏童那《三棵树》和茅盾的《白杨礼赞》相比,虽然同样是树,但在内涵上有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种树者之歌     
陈瑜 《师道》2023,(11):31-32
<正>法国著名小说家让·焦诺写过一个《种树的男人》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阿尔卑斯山下的普罗旺斯高原,那里曾经是一片黄土,一棵树也没有,男人觉得高地正在走向死亡,于是决定拯救它。不管这是谁的土地,不管是否遭受战争硝烟的袭扰,他只是心无旁骛地一直种树,三十年如一日不改初心。当树木蔚然成林的时候,原本干涸的河床居然已经水流淙淙,整个高地焕然一新,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泽。  相似文献   

5.
正纤细灵动的译木每天像一只欢快的百灵鸟跳跳跃跃,刚好盖过双耳的头发还保留着最真的孩子气,那双不大却黑黑的眼睛,以及那对时亮时怒的眸子,即便是那副沉沉的镜框也无法遮掩。她是个孩子,可她广博的知识面让她的内心纯粹而深远。译木喜欢奇幻故事。和她聊天,她可以和你畅谈好多好多她自己构造的奇幻而充满童心的故事,她说有时候看到路边的一棵树,一个美丽奇幻的故事就会顺着这棵树的枝枝蔓蔓生发延展。在她的随笔本中写满了各种好玩而充  相似文献   

6.
如何写好一篇回忆性作文?四位小作者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回忆性作文首先当然也要遵循好作文的共性.好作文从内容而言,有三个维度:有故事、有情感、有思想.其中,故事是基础,情感是关键,思想是灵魂,这是一个递进的维度.若以一棵树来比喻一篇作文,则故事如树之枝干,只有枝干强健,树才有勃勃生机;情感之于文章,则如水之于树,有水,则树茂,无水,则树枯;思想之于文章,则如根须之于大树,根须深固,根系强大,才可能树大而叶茂.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棵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从前有一棵树,她好爱一个小男孩。每天男孩都会跑来,收集她的叶子,把叶子编成皇冠,扮起森林里的国王。男孩会爬上树干,抓起树枝荡秋千,采树上的苹果吃,还和树捉迷藏,躲在一块石头后,以为树看不见他。玩累了,男孩就在树荫下睡觉。男孩好爱这棵树,树  相似文献   

8.
我想与一棵树交换,让我的根深深扎入泥土之中,与大地的故事融为一体,见证世间不败的传奇。我思索,当我跟这棵树交换之后,眼里所载的会是另一番景象。不再是  相似文献   

9.
[故事开路]男孩家门口长着一棵树,这棵树很疼爱这个小男孩。起初,男孩喜欢在它身上爬来爬去和它玩耍,累了,就趴在它的身上睡觉。树很快乐。  相似文献   

10.
[作文指导] 题目精析:本次作文有以下要求:1.写一个关于一张照片的故事;2.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3.如果没有合适的照片,写家庭成员中发生的事也可以。重点指导:首先要选好照片。同学们家中肯定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照片,不能随便拿一张来写,要选一张有意义的来写。也就是说,这张照片后面必须有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其次,要把故事写清楚。一般来说,这张照片的来历就是你要写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是关于某个人的,也可能是关于某件事的,还有可能是有关其他的,但都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难点点化:这篇作文在叙述上有两种顺序。一是顺  相似文献   

11.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我是长在长城脚下的一棵树我是长在黄河岸边的一棵树我能讲许多许多的故事我能唱许多许多支歌……——李瑛金秋京华。在一次文学创作会上,我们有幸拜见了李瑛同志。鲜亮的红夹克,挺直的白衬衣,使得这位年近70岁的老诗人愈发精神矍铄。  相似文献   

12.
题目说的是树。我喜欢树,所有的树。少年时代,曾经站在山顶,想象自己会站成一棵树。这个念头是怎么冒出来的,一直没有搞清楚;现在想起这个念头,还有点儿惊讶。成年以后,我一直想写一本书,名字就叫"树"。我知道自己写不出来,但直到现在还觉得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一个吸引力从未衰退的愿望。作为补偿,我积累了不少别人关于树的文字,有时候只是只言片语,也弥足珍贵。我没有见过特殊的树。因为没有哪一棵树不是特殊的。  相似文献   

13.
《家教世界》2009,(5):46-47
【成长语录】爸爸的另类教育让我从一个曾经的差生变成了优等生。【成长故事】一个孩子的教育是一棵树的话,家庭教育就是这棵树的根,如果不能给树根足够的养分,树也很难健康成长。家长作为孩子的  相似文献   

14.
书中寻宝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植树好时节。一依JJ也要在"小开"里种一棵树,希望这棵树能为典心结出幸福果。请找到这棵树(见右图)的典心把它剪下来,粘贴在信封背面,并把你或你的一位好朋友的姓名和联系地址也写在信封背面,寄到  相似文献   

15.
诗人牛汉1955年受“胡风事件”牵连,文革期间在“五七干校”写了一系列的吟诵生命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诗,其中以《半棵树》的意象最为引人注目,那被砍去了一半身躯却依然坚韧不拔、生命不息的意象,鲜明地表现出正直知识分子的人格形象,具有强烈的象征性。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传统的咏物言志诗,以“半棵树”为核心意象。第一节,篇首扣题,直接将半棵树的形象推到读者的眼前,并且简笔勾勒出半棵树的恶劣的生存环境;第二节,则由上一节的外在空间向心理空间推进,如果说上一节是对半棵树的远景式拍摄,那么这一节则是全景了,塑造出“半棵树”倔强挺立的…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看了一张图片,上面画着一棵树被玻璃罩子罩了起来。玻璃罩外面是参观的人群,其中混杂着许多全副武装的军人。那棵树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最后一棵树。看过这幅画,我感触很深。最后一棵树,的确需要保护,但是,有一句话说:与其去保护,不如不去破坏。之前的倒数第二棵,倒数第三棵……倒数第千万棵树,不都被伐倒了吗?也许,这正是这张图片想告诉我们的。当这棵树作为一棵小苗破土而出时,第一眼就看到了高大挺拔的大树,它多么渴望能和它们一样高大,甚至想比它们长得更高,更大。阳光给它温暖,雨露给它滋润,不知不觉地,它已经有大树的一半…  相似文献   

17.
在机遇重于能力还是能力重于机遇这两个命题前,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机遇重于能力。不妨让我们再重温一下南橘北枳的故事吧。同样是一棵树,生于淮南为橘,在淮北为枳,难道是这棵树到了淮北就不具备结橘子的能力了吗?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棵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从前有一棵树,她好爱一个男孩。每天男孩都会跑来,收集她的叶子,把叶子编成皇冠,扮起森林里的国王。男孩会爬上树干,抓起树枝荡秋千,采树上的果子吃,还和树捉迷藏,躲在一块石头后,以为树看不见他。玩累了,男孩就在树阴下睡觉。男孩好爱这棵树,树好快乐。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好孤独。有一天,男孩来到树  相似文献   

19.
如果把精彩的生成比做一棵粗壮的树,那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则是这棵树的种子,没有种子就没有树苗;教师深钻文本则是这棵树生长的水分,只有不断地深钻文本,不断地给精彩的生成这棵树浇水,树才会生根、发芽;教师的深层反思是这棵树生长所需的养料,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给这棵树施肥,它才会越长越壮;课堂的深度民主是这棵树生长的土壤,离开了民主这土壤,精彩的生成这棵树便无法生长.  相似文献   

20.
<正>小朋友们,在看图写故事时,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人物,写出他(她、它)的语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看图写话,为图片创作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吧!看图小课堂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请再观察图片,想一想: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2.如果你是它,可能会说些什么话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