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0月26日,湖北省《关于做好2012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称,只有具有湖北省常住户口的公民才能在湖北申请报名,非湖北省常住户口人员不得报名。这表明2012年应届毕业的外省籍学生在湖北参加高考已成泡影,湖北先行的"异地高考"改革夭折。  相似文献   

2.
《海南教育》2013,(2):72-72
<正>2012年8月底,教育部等四部委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出台。进入12月,各地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报名工作陆续开始。北京、上海、广东三地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报名工作有关规定中,均未涉及异地高考的相关内容。(12月3日《人民日报》)异地高考之所以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不是因为它要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而是它有可能打破被社会诟病多年的高考不公平。公平的受教育权是每个自由公民生来就有的权利,从这个角度上看,各省市在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2003年,国务院针对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提出了"两为主",即以流入地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允许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在流入地就读。十年过去了,当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开始要考高中、考大学了,"异地高考"这个问题就成为一个客观的、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2011年3月24日,20名学生家长向教育部学生司工作人员递交了《学籍与户籍分开,以居住地和学籍确定高考地的建议方案》。这些家长都是外地来京工作多年,孩子当中大部分在  相似文献   

4.
2012年8月底,教育部等四部委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出台。进入12月,各地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报名工作陆续开始。北京、上海、广东三地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报名工作有关规定中,均未涉及异地高考的相关内容。(12月3日《人民日报》)异地高考之所以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不是因为它要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而是它有可能打破被社会诟病多年的高考不公平。公平的受教育权是每个自由公民生来就有的权利,从这个角度上看,各省市在  相似文献   

5.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在北京上小学、中学,临到考大学,却不得不回原籍参加高考,这是万千随迁子女所面临的尴尬状况.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实行的高考户籍限制政策,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问题持续"发酵",并凸显了出来. "两会"召开前夕,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异地高考实施方案: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本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给出了时间表:异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将在10个月内出台.  相似文献   

6.
<正>专版要目北大教授给北京异地高考方案打零分给上海打了不及格异地高考,难点何在?异地高考开口子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可怕解决异地高考须突破现有高考制度框架各地异地高考方案汇总数据在北京,统计资料显示,2008耀2009学年度,30073名非北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中,最多只有24685名学生在北京继续读初中;12599名非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中,最多只有5484名在北京继续读普通高中。又据北京市教委统计,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达2000多万,其中非京籍人口70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随迁子女41.9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0.9%。到2014年,北京市小学一年级入学人口将由目前10万人左右剧增到18万人左右,增长率高达80%。大量孩子在北京读完一部分课程后,不得不忍痛离开北京、离开家人,回原籍读书。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非本地学生在北京难以升学,尤其是难以参加高考。  相似文献   

7.
欧金昌 《广西教育》2012,(20):33-34
2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宣布,2014年起将在全国率先允许非户籍考生在山东省参加高考。这一政策的出台,立刻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也引发了舆论对于全面开放高考户籍限制的呼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在10个月内出台,现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相似文献   

8.
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科举,到隋炀帝时发展完备,从此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新制度。1977年我国重新开启高考制度,一直延续至今。本文从两者的比较角度出发,探讨科举与高考的相同与不同点,各自的特点,以及健全高考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沈彬 《高中生》2012,(28):49
最近,"异地高考"改革进入快车道。一方面这是为了解决城市新移民的子女升学障碍,另一方面",异地高考"还指向高考录取公平问题。一些"高考大省"的考生,对以京沪为代表的发达城市,以及边疆教育落后地区的低分录取,一直难以认同。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生源竞争"考验"高校招生制度。一方面,高水平大学年初自主招生"抱团联考",年末又现"聚散离合":另一方面,"洋大学"抢滩中国,使得国内高校面临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高考不再是唯一出路,本质上有利于打破垄断、促进大学与考生双向选择。升学路径多元化,生源竞争"考验"中国高考!  相似文献   

11.
《教师》2014,(18)
高考来临之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3,(12):17-17
马由道在2013年11月25日《《羊城晚报》》撰文指出:报载,广东省敦育厅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试行)》,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办法》确定广东异地高考分“三步走”,亦对随迁子女家庭准入条件做了详细说明,且明确了“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马由道 《教育》2013,(34):17
在2013年11月25日《《羊城晚报》》撰文指出:报载,广东省教育厅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试行)》,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办法》确定广东异地高考分"三步走",亦对随迁子女家庭准入条件做了详细说明,且明确了"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的标准。整体来看,该《办法》与此前披露的思路相比,并未进一步放宽异地高考的门槛。准入条件如何设置才合理科学,的确值得充分讨论。大学录取名额地区分配的现状及本地学生的利益无  相似文献   

14.
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星星、月亮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盼的,因为很多梦想中的事情,都是在盼过星星盼过月亮之后才盼来的。这不,在经过了一年又一年的呼喊和仰望之后,"异地高考"政策终于迈着小碎步来了。据可靠消息,《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  相似文献   

15.
《生活教育》2013,(2):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有2.53亿农民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在居住地上了小学上了初中,甚至上了高中快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期望可以就地参加高考。据统计,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有1260.97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的有936.74万人。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选择在异地工作和生活,其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2012年8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在公众的翘首期盼下,截至目前,全国包括京沪粤在内的省区市,除了西藏外都已先后划定各自的"门  相似文献   

16.
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让中国高等教育快步进入"大众化"阶段,上大学对多数学生而言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异地高考"问题的持续发酵,实际上是民众对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长,内涵提升和质量建设显得尤为迫切。让人民拥有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也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有2.53亿农民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在居住地上了小学上了初中,甚至上了高中快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期望可以就地参加高考。据统计,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有1260.97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的有936.74万人。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选择在异地工作和生活,其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教育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假如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何以谈得上语文素养的真正形成?也就更加谈不上语文教育的成功。对于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知识的传授,因为只有让学生多学一些语文知识,才能自如地应对考试,才能看到教师的业绩,才能让学校放心、  相似文献   

19.
"既要把校长当作校长,又要不把校长当校长"的观点让校长的管理智慧得到辩证演绎。"把校长当作校长"需要突显校长作为管理者的行政决策力和落实力;"不把校长当校长"则旨在强调校长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的人格魅力,其角色定位是沟通者、服务者与激励者。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政策应能够促进分配的正义,推动公平的实现,公平的实现又与弱势群体关怀密不可分。罗尔斯差别理论揭示了对弱势群体进行补偿是实现关怀的途径。教育政策上的弱势群体补偿能够充分发挥教育政策的作用,推动教育公平。论文以北京市"异地高考"政策为分析样本,探究了"异地高考"政策与弱势群体关怀理念之间的矛盾,以期促进"异地高考"政策实现弱势群体关怀,达到教育公平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