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锚索网支护是一项新兴的煤巷支护新技术新工艺。它是运用锚索网支护悬吊理论、围岩加固理论以及组合梁理论,结合工程设计施工中有关顶板离层、表面位移、锚固力等矿压观测数据,及时对不同岩性岩层调整相应的支护参数,从而达到对巷道进行合理支护。  相似文献   

2.
深部大断面巷道交叉点综合支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深部大断面巷道交叉点采用迈步“U”型棚、锚杆、砌碹、喷、注浆、锚索等综合支护技术,有效解决了深部大断面巷道交叉点施工难度大、维修周期短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东欢坨三个交叉点的破坏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预应力锚索与钢筋砼复合支护技术,提出了处理方案,为科学施工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司蕊 《成才之路》2015,(6):27-29
从地质、结构、施工等多专业综合的角度进行分析,优化了广州地铁六号线二期高黄中间风井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即将锚索支护设计方案优化为内支撑+环框梁支护方案,规避了施工风险,同时能够满足结构受力要求。抗浮设计宜从工期、施工安全、方便、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回采巷道锚杆支护的难度越来越大,该文基于薛湖煤矿29020机巷围岩赋存地质条件,实验室测试了巷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现场实测了巷道围岩松动圈,提出了锚固应力叠加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锚杆支护参数的理论计算,并采用数值模拟优化了锚网索支护参数,在薛湖煤矿29020机巷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29020机巷顶板存在80~100cm的松动圈;采用“锚杆+短锚索+长锚索”多层支护形式可更好地保证围岩稳定性,并计算得到锚杆合理长度为2.4 m,间排距为0.7 m×0.8 m,长锚索8.3 m,短锚索5.5 m,间排距为1.4 m×3.2 m;巷道顶板、两帮位移量10~20 mm,锚杆、短锚索、长锚索端锚力分别为50~100 kN、100~150 kN、100~200 kN,29020机巷围岩稳定性得到了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锚索与钻孔咬合桩结合的桩锚支护体系能有效的降低排桩间漏水,减少搭设和拆除深基坑内支撑工程成本,拓宽机械工作面,确保工程工期,避免角撑、对撑施工。通过具体工程案例,系统论述了预应力锚索与钻孔咬合桩结合的桩锚支护体系工艺流程、施工要点及其监测方法,为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注浆与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在巷道维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集矿部分巷道因受地压和采动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采用传统的支护方式进行修复,不但修复工程量大而且效果也不甚理想;注浆与锚索联合支护是一种新型的主动支护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适应性强的特点,采用根据其机理设计的参数、工艺进行了施工,不但较好的解决了巷道维修问题,而且还降低了维修成本,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孟庄煤矿试验推广煤巷锚梁网、锚索支护情况。通过理论分析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对在煤巷中采用预应力锚索、锚杆与金属网联合支护体系的技术合理性与经济合理性进行了论述。本矿采用的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对其他地质开采条件类似煤矿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钻进成孔搅拌、提钻杆复喷、张拉锚索3个层面,描述了某基坑支护工程预应力旋喷搅拌锚桩技术,并通过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和坡顶沉降监测,结果说明,自钻式预应力旋喷搅拌锚桩加冲钻孔灌注围护桩的基坑支护形式,具有基坑开挖施工便捷、基坑边位移小和总体造价低等优点,在周边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对于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有很好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广客运专线高边坡支护中,大量使用预应力锚索,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异常情况及地质缺陷处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严格措施,保证工程高质量完成.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甘庄煤矿近距离煤层巷道锚杆描索联合支护参数设计,从近距离煤层巷道闱岩实际及本矿巷道乏护现状出发,采用MIDAS/GTS数值模拟,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位移、应力分布及破坏范围;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巷道旧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设计得出合理的是护参数,进而提高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参数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及实用可靠性,进一步发挥锚杆支护技术的潜力,为近距离煤层巷道支护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本文建立的锚索/注浆体耦合本构方程的正确性,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拉拔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径向压力为常数,径向刚度为常数下的拉拔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进行各相关参数、不同围岩应力变化等参数条件下的力学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了影响锚索锚固效果的相应的影响因素:注浆体的力学特性、锚索单元的围压及其刚度和由于岩体开挖引起的原岩应力场的改变.并且通过数值模拟可以看出,不同围压锚索体内的轴向载荷与其轴向位移、轴向位移与其径向位移之间的函数关系.轴向载荷随着轴向位移的增大而成增大的趋势,同时,水灰比低的锚固单元锚索的承载力比水灰比高的锚固单元要高;而且,在锚索轴向载荷的作用下,锚索的径向位移与其轴向位移基本呈线性关系.在岩体开挖后,岩体内的应力状态的改变对锚固体的应力分布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其应力状态的改变可以较大的影响锚索的轴向载荷的等作用载荷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锚杆是一种新型的受拉杆件,用于工程建筑物与地下岩层或土层连接,以承受由于土压力或水压力等其他荷栽所产生的拉力,从而利用地层的“锚固力”,防止建筑结构变形,以维持建筑物或岩层的稳定。锚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它不仅用于大坝坝基加固,也常用作地下工程的加固及高边坡工程加固的重要手段,可以大幅度减少工程量,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立交桥"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始于1992年.面对生产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和社会对人才取向的新变化,我们在坚持"立交桥"原有内涵和特色的基础上,于1998年又进行了改革创新.通过模式的整体优化,进一步发挥"立交桥"主要结构功能作用,以"学会做人"为主线,确立主体教育思想,坚持和发展三个结合,探索出一条职业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弦粱结构承受的风吸力大于结构自重等竖直向下的荷载时,预应力索将松弛退出工作。运用SAP2000对某张弦梁结构在预应力索失效后的承载力、变形和整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下弦索失效后,荷载只能由主弦杆承担,导致某些构件承载力不足,添加抗风锚杆后各构件的承载力均能满足;稳定拉索和交叉稳定拉杆的设置提高了结构的整体侧向刚度,且有效地抑制了侧向变形。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西大同某煤矿辅助巷道支护结构的锚杆与锚索的设计,采用理论设计、数值模拟、观测设计、工程类比几种方法的综合设计进行方案选择、设计优化。此方案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技术、安全方面都满足要求,对类似的工程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开放大学建设视角,以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通过对教师导学和教学平台技术支持服务现状和问题的分析,认为以导学与技术深度融合是改进支持服务效果和质量的关键,并提出了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中教师导学及技术支持服务的设计思路与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双壁波纹塑料管用作水井井壁管和滤水器安装井管时的轴向抗拉能力,本研究以PVC双壁波纹管加工成的双壁波纹管滤水器圆管和条板材料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管接头采用密封圈加固,螺钉加固,铁丝绑扎,管箍铁件连接四种不同加固方式,在万能拉力机上进行拉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开有条形孔的管材的抗拉力明显低于末开孔的,开孔率越大,抗拉力越低;3个相同试件破坏时的拉力最大为3kN,最小为2.93kN,差值为0.07kN。相差不大;开孔率相同的板状试件.波纹糟中开孔的抗拉力较棱上开孔的高28%~63%;单纯承插连接,接头抗拉力太小,不能用于井管连接;螺钉加固,铁丝绑扎加固的接头抗拉力比较强,且成本低,管箍铁件加固抗拉力大,但成本高,故建议采用承插螺钉加固与铁丝绑扎加固用于浅井和中深井。管箍铁件加固用于深井。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教育力量、人力资源、课程内容、学习活动等有机结合(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最优化教学效益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煤矿的深埋巷道支护中,锚杆破断甚至支护体系失效等问题日渐突出.以淮北临涣矿为工程背景,综合考虑影响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的各种因素,建立了临涣煤矿的深部巷道计算模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软岩影响下的巷道变形特点.分析了锚杆支护下的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并结合巷道应力破坏特点,对临涣煤矿锚杆支护进行了支护优化设计.对各种锚杆支护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得出锚杆支护效果不仅与围岩条件及巷道自身特点有关,而且与锚杆自身设计参数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