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次,作家刘绍棠到外地讲演,一位听众突然发问:“共产党那么伟大,为什么就不能容纳一点点自由化的东西呢?” 刘绍棠听后“腾”地站了起来,“你们看我身体怎么样?”大家见他面色红润,身体健壮,齐声回答:“健康!” “尽管我刘绍棠如此壮实,但是,要让我吃下一只苍蝇,我决不会!”刘绍棠毫不客气地说。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2.
学习了《师恩难忘》一课之后,同学们一定会被作者刘绍棠那清新纯朴、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字所感染。刘绍棠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对自己的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要以我的全部心血和笔墨,描绘京东北运河农村的20世纪风貌,为21世纪的北运河儿女留下一幅20世纪家乡的历史、景观、民俗和社会学的多彩画卷,这便是我今生的最大心愿。”在其四十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刘绍棠始终坚持着“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真正成为了一个“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刘绍棠的一生可以说是刻苦读书,努力创作的一生。从…  相似文献   

3.
刘绍棠是20世纪50年代初的“神童作家”,50年代中的大“右派”。70年代末平反后,有一次到天津某大学作报告,在讲到文学创作的原则时,他提出:“每一个阶段的作家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使是真实的东西,也是有选择地写的……”一个学生递来一张条子,刘绍棠一看,写的是:刘老师,你说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不敢苟同。既然是真实的,就是存在的,存在的,就应该予以表现。“这是哪一位同学写的?”刘绍棠问。见台下一位女同学站起来了,刘绍棠笑着说:“把你的学生证拿给我看看,好吗?”见那位同学迷惑不解的样子,他接着说:“我想看看你的学生证是不是贴着…  相似文献   

4.
刘绍棠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1951年9月,他进入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求学,在中学阶段即展露出写作才华。在新课程背景下,该校语文教研组选择了“刘绍棠现象与新时期校园文学研究”这个课题,试图通过该研究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5.
“什么员我都敢当,什么长我也当不了” 每当枝青叶绿时节,我就倍加思念我的良师益友刘绍棠。特别是近来,在纪念刘绍棠逝世10周年的日子里,这种思念之情变得尤为炽烈。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二中学生博物馆里,有这样一组展品:一支蘸水笔,一个墨水瓶,旁边写着:"饮水思源,母校如母.刘绍棠,1994年2月".这是学校知名校友、"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刘绍棠在校庆时赠送给学校的,这是他笔耕不辍的工具,更代表了他对母校、对恩师深深的眷恋和感激.  相似文献   

7.
苏联吉尔吉斯民族作家艾特玛托夫,出生于一九二八年,我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出生于一九三六年.艾特玛托夫比刘绍棠只年长八岁,他们基本上是同龄人.艾特玛托夫十岁时,父亲蒙受不白之冤,被清洗镇压,母亲带着一家人回到舍克尔村,是乡亲们伸出友爱  相似文献   

8.
《老师领进门》(浙教版第十一册)是当代作家刘绍棠先生的作品。文章通过具体事例的娓娓叙述和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画龙点睛”,表达出作者对田老师深深的感激。基于此,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应该着力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悟与体验,使他们经历充分的语言实践,主动积累语言,体会到作者40年来不变的感恩情怀,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一、简介作者,整体感知课前用大屏幕滚动播放刘绍棠的简介。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通过运用课外阅读掌握的材料,与教师课前提示的信息进行互动交流,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2.引语:刘绍棠一生写了许多的作…  相似文献   

9.
刘绍棠讲课     
我国著名作家刘绍棠,有一次在天津南开大学讲课。当讲到“每个阶级的作家都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即使是真实的东西,也是有所写有所不写的,无产阶级的文学更是如此”时,台下递上一张条子,上面写着:“刘老师,我觉得不应该这样。既然是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前途、革命传统和国际国内形势教育。 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材中,饱含有无穷无尽的思想教育因素。 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基础。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特别是民族英雄,都是在爱国思想的基础上作出成就的。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说:“现在的世界潮流,民主是主流、反民主的反动只是一股逆流。”国内曾出现动乱,国外曾出现反华便是逆流。最终都被平息和扫荡。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多吃了几斤盐》中说:“我不愿看到社会发生动乱。”他要求留美的女儿女婿学成归国。他说:“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他女儿女婿回信说:“拿到博士后学位就启程回国。”人称刘绍棠全家老小都爱国。当九八年长江和东北发生洪灾后,  相似文献   

11.
刘绍棠作为蜚声文坛的荷花淀派掌门人,致力于从民间乡土大地来挖掘点燃生命激情的文学创作,在其对世态人情的叙事中,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多情重义的侠者形象。刘绍棠的乡土小说,着眼于北运河两岸的民间生活,不仅拓展了乡土文学的表现领域,也从中展露了激昂慷慨的燕赵文化精神。事实上,对乡土文化的激情书写,在展现快意恩仇的民间江湖视野中,刘绍棠这份侠义情怀才是构建诗意乡土文学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1989年9月,刘绍棠在《北京晚报》发表了抒情诗般的散文《多吃了几斤盐》。作者以一个与新中国共命运的老知识分子口吻,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表示对政治动乱的厌恶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用深沉平静、朴实无华的语句,倾泻胸中的情感。家常话从自叙写作生涯开始。作者刘绍棠才华横溢,10岁发表处女作,17岁就凭丰硕的创作成果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这在当时的文坛上传为佳话。可惜的是18岁那年他蒙受冤屈,“蛰居田园”被迫辍笔二十多年,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无疑是人生悲剧。对此,作者俏皮地说:“四十年中有二十二年‘不务正业’。”淡淡的一笔让人心酸得掉泪。  相似文献   

13.
刘绍棠创作的文学作品大多以冀东地区北运河沿岸为主要生活场景,作品中人物近乎作者眼中最为熟知的父老乡亲,人物的独特语言、情节的合理安排、内容的时代色彩都彰显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情结。以统编教材九下第二单元《蒲柳人家》(节选)为例,从俗气与雅致、传奇与史实、土味与豪性三个层面浅析刘绍棠小说颇具匠心、独具特色的乡土气息这一语言特质,从而进一步感知其魅力,体会其情感。  相似文献   

14.
中风偏瘫已整整七年的著名作家刘绍棠,八月一日在《人民政协报》撰文说:七年前我中风偏瘫时,鲁迅先生的《死》一文,激扬着我的思想行动活力。那就是鲁迅先生所说:“要赶快做,不然就来不及了。”于是,我向自己提出的要求是:“争取多活一天,是为了多干一天活。” 伴随市场经济商品意识的发育和扩展,多种多样的经济形态带来的多种多样的意识形态,也必然反映到社会各个领域,反映到文坛,反映到党内。只要并不违反宪法,就得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  相似文献   

15.
<正>李乔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六十年如一日,始终将自己的笔端植根于自己钟爱的红土地中,任凭风吹浪打,顽强地固守自己的阵地,执着保持朴实、自然、清新的创作风格,并终身不悔,这可以算是文学史上的一种现象。而这种文学现象又因李乔艺术风范的制约,而有别于赵树理、刘绍棠现象,故称之为“李乔现象”。赵树理是写山西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以通俗化、大众化著称;刘绍棠则迷恋于运河畔人民的历史变迁;而李乔深深陶醉在彝族生活的跌宕起伏之中。 所谓“李乔现象”决非仅限于李乔本人。如果将其和玛拉沁大、陆地……等人放在同一价值尺度上比较,不难发现其中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又各存明显的个性特征。换句话说,研究“李乔现象”对于研究此类少数民族作家创作风格,则可以以点带面,探索老一辈民族作家的艺术风范。  相似文献   

16.
祝愿与直言     
祝愿与直言刘绍棠杜甫诗云:“新松恨不高千尺。”《北京教育》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复刊,正是一株欣欣向荣的新松。至今刊龄15岁,在北京教育界已经根深蒂固。没有千尺高,也有八百多,度过了青春少年期。子曰:“吾十五而好学。”看来,孔夫子非常重视15岁这个从...  相似文献   

17.
李乔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六十年如一日,始终将自己的笔端植根于自己钟爱的土地中。任凭风吹浪打,顽强地固守自己的阵地,执着保持朴实、自然、清新的创作风格,并终身不悔,这可以算是文学史上的一种形象。而这种形象又因李乔艺术风范的特点,而有别于赵树理、刘绍棠现象,故称之为“李乔现象”。赵树理是写山西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以通俗化,大众化著称;刘绍棠则迷恋于运河畔人民的历史变迁,而李乔深深陶醉在彝族生活的跌宕起伏之中。 所谓“李乔现象”决非仅限于李乔本人。如果我们将其和玛拉沁夫、李必雨等人放在同一价值尺度上比较,不难发现其中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同时又各存明显的个性特征。换句话说,研究“李乔现象”对于研究少数民族作家创作风格。则可以以点带面,探索老一辈民族作家的艺术风范。本文不揣深浅,就此问题作些讨论,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8.
除了像张子晨同学一样生吃尝鲜,榆钱最著名的吃法当然是做成榆钱饭啦!问问爸爸妈妈,谁不知道大作家刘绍棠入选中学课本的文章《榆钱饭》呀!再问问爸爸妈妈,他们还记得榆钱饭的做法吗?如果记忆有些模糊了,就和你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9.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而环境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刘绍棠的(榆钱饭)抓住了这个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来审视历史,反映现实。“民以食为天”,在文中,“榆钱饭”成了三个历史时期的缩影,旧社会和“十年内乱”时期常吃榆钱饭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难  相似文献   

20.
季锋 《现代语文》2006,(8):112-112
民俗化是斑斓多彩的,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用的几篇课反映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平中有奇,闪耀着传统化的熠熠光辉。本仅以《端午日》和《本命年的回想》作一比较赏析。沈从、刘绍棠都是名乡土作家。沈从的《端午日》虽然不长,但这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极富人情美和地域风情美。被誉为当代乡土学举旗人的刘绍棠,其学作品艺术地再现了北京通州不同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本命年的回想》就是作家回忆童年时代过年的习俗与欢乐场面的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