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两国的早期现代化,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是同时开始的。当时它们的处境和水平很相似。但是经过30多年时间,两国之间已经出现极其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就是甲午战争日本打败中国的原因。然后,到20世纪的20年代,日本已跻身于世界工业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中日文学交流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大逆转。甲午战争后,日本国力日益强盛,吸收西方文化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快,中国开始转向日本学习。中国文学也迅速转换角色,由先生变成了学生;日本文学则由学生变为先生。从此,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两国文学交流基本上陷于停顿。战后虽有所恢复,但两国文学关系再也不可能回到自隋唐以来的那种密切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6):143-148
电视剧作为当下流行的文化式样,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地电视业不可或缺的特色产品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电视剧就已经在东南亚电视节目中大受欢迎.尤其是在马来西亚,电视剧是当地观众娱乐的主要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电视剧进口主要来自美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从2000年开始,引进自中国和日本的电视剧逐渐增多,随后,从亚洲其他地区和拉丁美洲进口的电视剧在马来西亚全方位流行开来.笔者试图对亚洲电视剧在马来西亚国内受众的快速发展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原因.研究进口亚洲电视剧对马来西亚电视节目构成的影响,主要研究这些节目在何时何地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日两国谚语中与动物相关的谚语的统计,分析两国在通过动物来表达生活经验、事物道理时所具有的使用特点,比较同一种动物在两国谚语中,人们对它们的感情色彩和评价是否一致,从而更好地了解中日两国谚语中的动物影象和使用偏好。  相似文献   

5.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日两国统治集团都进行了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近代化改革运动,即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但这两个运动的成效却相差悬殊,其原因固然是复杂的。本文仅就两国铸造军舰和筹划海防观念之差异作简单的分析,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50年代针对中日官方外交难以启动的情况,中国政府基于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从民间外交入手实现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对于这段历史过去多从中国的角度研究,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日本民间力量对两国邦交正常化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该问题作进一步探析,以期再次唤起人们对民间交流的关注,进一步拓宽两国民间团体和个人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悠悠岁月,留下难忘的记忆。其间虽然有一段不愉快的经历,但自1972年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与此相应,1974年双方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1978年又签订了中日长期贸易协议,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并从一般进出口贸易发展到现在包括贷款、投资、技术、援助等全面的经济合作,对发展两国睦邻友好、繁荣经济、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此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际,面对世界区域经济态势,探讨中日经济合作前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转折性变化,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中心的两极体系这种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中日本科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探讨20世纪90年代日本国立大学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指导思想、“一般教育”课程转变为“教养教育”课程过程等,分析中日两国本科课程改革的异同,并揭示了90年代世界大多数国家本科课程改革中的一般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终身学习体系建构的不断深入,日本在终身学习体系机构、法律、政策以及目标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中国和日本同属于儒教文化圈,两国在历史与文化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汲取日本终身学习体系建构过程中的问题和教训,对于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少儿电视剧是中国电视业的产物,在其诞生之初即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承担起教育少年儿童的重要作用。早期的中国少儿电视剧创作很丰富,但与之相关的理论批评却相对滞后,在整个20世纪60-70年代均未出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视业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少儿电视剧创作迎来了第二个创作高潮期,同时,中国少儿电视剧理论批评也伴随着创作开始出现,因此中国少儿电视剧理论批评史的出发点要设置在80年代之后。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日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双边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及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为进一步扩大中日双边贸易创造了机遇。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使中日双方的经济互补关系得以充分体现。但中日贸易关系和现状喜中有忧,两国贸易磨擦频发,日本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等都影响着中日双边贸易的合作与发展,两国唯有不断增加沟通交流,加强协调协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进一步挖掘、深化合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才能实现贸易繁荣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中日当代外国留学生政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都开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得益于两国政府在此期间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然而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教育相对还不成熟,比如,需要进一步提高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层次和质量,完善民间奖学金制度,健全管理和服务体系及归国后的跟踪措施等,而这些方面的改革将成为中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日本的"中国学"研究,不但是日本现代学术界中最有成就的领域之一,而且对于中日两国在整个世纪内的文学文化交流都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其中,日本对于鲁迅的介绍与研究,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与文化意义。本文试从中日文学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对于20世纪的日本"中国学"研究,尤其是日本鲁迅研究独特的文化意义与历史价值作探析。  相似文献   

14.
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由于两国的文字政策、语言环境的不同,中日汉字不仅发音不同,字形、字义也出现了差异。在此过程中,日本还发明了"和制汉字"。本文从比较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中日常用汉字的形、音、义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教学月刊》2002,(11):F003-F003
研究性学习在日本被称为综合学习,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中小学中非常盛行。为全面推行研究性学习和把研究性学习法治化,日本部省首次把综合学习写进了从2002年起实施的新的小学、初中课程方案中。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以日语谚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日语谚语的来源 、 语义等两个方面入手,来探索日语谚语中所体现的日本人兼容并包 、 紧密联系自然 、 勤劳认真 、 谨言慎行等国民性格.旨在通过对日语谚语的研究,剖析出日本国民的文化价值取向,从而进一步了解中日两国民族文化间的异同,加深对两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两国跨文化交际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双边经济贸易日益密切,这是因为中日两国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决定了双方贸易合作的必要性。但在发展过程中,同时也存在诸多政治的、经济的制约性因素。中日双方正视这些问题,提出妥善的解决办法,将有利于双边经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新世纪之初美日两国领导人都调整对外战略,使日美同盟在20世纪90年代重构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加强,这对日本战后防卫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加快了日本取消不能行使集体自卫权限制、完善战时法制、重新确立防卫模式等重大军事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都属于多神教信仰的国家,无论是中国的佛、道、儒三教,还是日本的佛、神、儒三教,都在社会中和谐地发展着。宗教的发展会对民族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宗教思想也会在民族语言中有所体现。谚语中往往蕴含丰富的文化含义,通过对中日谚语的分析,可以从中窥探出两国宗教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二十年代,是中日文学交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五四运动”以后,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开始较全面地审视西方文化,由于地理、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接近,“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便成为中国学人接受西方文化的一个桥梁;与此同时,中国的民主运动也在进一步展开,素有接受中国文化传统的日本国民也开始关注中国的新文化。在文学方面,一种崭新的文学交流活动,以两国的政治文化的变迁为背景,在二十年代蓬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