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中学生足球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足踝部受伤率最高(29.2%);最常见的损伤类型是扭伤(35.4%)和擦伤(27.8%)等;学生因缺乏运动损伤防治知识,准备活动不足和缺乏自我保护致伤的比例较高。建议应加强对中学生进行运动损伤防治知识和健康心理的教育,有效改善足球场地设施。 相似文献
2.
一、运动性损伤的预防1.遵守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合理的锻炼方法。锻炼身体有它的规律性,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步增加。如果练练停停,停停练练,会使锻炼所得的良好成果消退。2.经常检查和维修运动场地和设备,服装和运动鞋要适合不同项目和运动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本篇文章以参加四川省高考体育招生考试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学生参与排球运动造成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造成排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包括:(1)运动前热身活动不充分;(2)身体素质差,不合理的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安排导致身体损伤;(3)不规范的排球基本技术动作,多次练习后引起肌肉损伤;(4)预防损伤的意识观念薄弱,认识重要性不足;(5)场地器材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归纳总结学生在排球运动中可能受伤的原因,认真翻阅文献和相关资料找寻预防损伤的方法,尽力减少损伤的发生,有针对性地解决损伤这一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生活,拥有健康的身体去参与排球运动训练,不断提升排球专项技术水平,更好地备战体考。 相似文献
4.
5.
王冬菊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7):102-10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郑州市10所市区的400余名中学生篮球运动的损伤状况与原因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中学生损伤发生的规律,探讨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调查结果表明,运动损伤总患病率为81%;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依次为踝关节、手指、脸部、膝关节、头部等。其类型为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和软组织损伤等;损伤原因依次为准备活动不当、违反比赛规则、技术动作错误、场地不良、运动负荷过大等。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扭伤是篮球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显示,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占全部损伤的lo_撕。因此积极预防运动中的踝关节损伤和伤后的及时处理,以减少损伤后对运动者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中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中学体育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活动中由于缺乏有力的预防措施,屡见不鲜的运动损伤正困扰着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本文对中学生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特点进行调查研究,会对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增强中学生的运动自信心、活跃中学生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以及保证中学体育工作全面顺利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对绍兴市高中学生开展运动损伤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400名学生运动损伤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类型、部位和原因,提出了做好预防运动损伤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6):83-85
中学生体育训练经常出现各种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将会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访谈法对中学生体育训练常见的运动损伤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预防运动损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预防要注意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了解到武汉市光谷第三初级中学各年级中学生在体育意识和锻炼行为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该校学生对体育认识基本一致,差异主要表现在锻炼动机、体育兴趣、锻炼手段、制约参与锻炼等因素以及自我锻炼能力等以上几个方面,并为改进体育教学和指导课外体育锻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崇民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1,17(3):58-59
通过对山东省部分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他们普遍存在心理压力的困扰,而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诱因是社会、个体、家庭、学校等.据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荆州市城区的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有肌肉拉伤、擦伤、骨膜炎、关节扭伤等损伤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有效减少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呈逐年上升之势,对学校、体育教师、家庭和学生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和不良影响。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统计处理等研究方法,并引入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来探讨中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风险问题。本研究初步构建中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并提出中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风险应对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西省临汾市部分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调查研究,试图从内容特质、预测控制、心理调节和动力支持四个方面对青少年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研究,以便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广州市中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参照公众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从四个方面了解了中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状况,包括:体育锻炼知识、体育技术、技能掌握知识、体育保健和救护知识、体育科学文化对人及社会影响的认识.研究发现,中学生总体体育科学素养偏低,必须加强对青少年体育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及宣传,才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掌握科学健身的技能.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中学生当前肥胖和体重偏瘦人群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中学时期所形成的体重意识将对今后的体重控制、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采用自编中学生体重自我意识问卷,对1025名中学生从体重自我意识现状、体重自我意识与健康、体重自我意识与体育运动3个方面进行调查,并提出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体重自我意识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林立球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4):80-8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中山市中学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山市中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普遍有正确的认识;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兴趣爱好,此外,教学环境、场地器材、升学压力等,都是影响具体体育锻炼的原因。针对其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为中学体育教学提供参考,旨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课间操使用双节棍可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能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文章经过对双节棍广播操试运行实施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节棍广播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建议向全国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