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让学生个性化写作,发展学生的个性,作文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但在实践中,由于作文教学存在着功利性,学生写作形成应试模式,忽视个性的发展,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模式化。个性化写作就是教师以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为目的,鼓励学生真实的表达,形成自己的作文特色的作文教学。它要求教师不拘泥于传统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文章词不达意、空洞无物、了无创意;作文教学策略欠当,缺乏方法,高耗低效。而角色作文就是以人格化(对动物植物以及非生物赋予人的特征,使他们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角色为切入点,抒写角色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创新作文的一种方法。针对这种情况,角色作文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品质不同,兴趣、爱好各异,其选择的角色也迥然不同,其视觉度也千差万别,因此也就能够实现一文百角  相似文献   

3.
张晓萍 《文教资料》2007,(11):190-191
作文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书面表达,这种表达完全是出于某种需要。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会凭白无故地写这写那。没有需要就没有作文。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学生是奉命作文,“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假大空”就自然而然地逼出来了,个性化作文难以实现。如何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让学习的主体学生因需要而作呢?笔者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作文并不是随意而为的,它需要遵循规律和原则:一是要态度明确,即作文中要有明确的是非判断,作文时写没想明白的事是不明智的;二是要情真,要求作文的感情真挚、自然、健康;三是实在,作文一定要有实例,不能泛泛而谈。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呢?一、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并且写出的文章没有深度,主要是因为中小学生生活单调,知识狭窄,难以找到合适的材料,很多学生不喜欢一般性的材料,倾向于偏、奇的素材。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一些平时的、细节性的生活材料更能打动人心。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去认真…  相似文献   

5.
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必须循于生命,遵循生命的特点和规律,在生命的对话与交流中,通过生命的体验,而达于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就学生而言,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姿态,它既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个性的一种展现。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文章是人格的外化,写出自己的个性其实也就是写出真我的风采、写出真实的感受、写出真实的生活。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写自己。按生活的自然真实来写,按自己内心的本来面目来写。然而学生在重压之下,个性被打压,心态变麻木。学生写作变成了为文造情,说假话、空话,表达不出真情实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  相似文献   

7.
刘春侠 《现代语文》2011,(10):137-138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注重生活体验,要体现出他们的个性感悟与思考,进而写出情真旨远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写作是这样要求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生活、人生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与原大纲“表达真情实感”相比较,无疑要求学生注入更多的生活激情,绽放思维的火花,大胆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与感受。一、还原生活本色,大胆抒写生活感受时代在飞速地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了空前的进步,幸福与满足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但是正如最灿烂的阳光也难以照射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一样,我们那精彩无限的世界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尽管它并非主流,然而也并不能抹杀它的存在。有一个学生以“靠”为话题,…  相似文献   

9.
10.
现在学生作文里尽管遍布着一个“我”字,但遗憾的是,没有“我”的真情实感。这种现象真叫人哭笑不得!这已经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反映在考场作文里尤其明显!我们有一些阅卷老师看到这种假大空的作文,不说真话的套式作文,也深恶痛绝,一律不给高分!所以,我要慎重地劝告我们的巾学生,尤其是参加中考和高考的中学生,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一定要在文章里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写出一个“真我”来!  相似文献   

11.
每次作文练习,我们都会看到许多雷同的文章,一些学生作文的个性特征逐渐消失,作文中不乏空话、套话、假话。我们渴望看到彰显着学生个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高考作文是一种表达自我的特殊的写作活动。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空泛浮华之症已成为常见病、流行病。说其空乏,是指文章缺乏真材实料,真知灼见,真情实感,没话找话说,硬着头皮凑数字;说其浮华,是指受少数教师所推崇的高考美文风的影响,高考作文被异化为虚情假意的“套作”,考生无需作太多的准备,只须请出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古代诗人,并让他们各自的诗句,加上背熟几个排比句,再套上几句靠近题意的话,生拉硬拽,摘章截句,装潢文面,便能应对万变的高考作文题。  相似文献   

13.
内容雷同、人云亦云的文章越来越多,作文的个性化逐渐缺失,我们必须在作文教学中去找原因并对症下药。一、关注生活,撷取题材。二、关注自我,抒发情感。三、注重积累,厚积薄发。四、品味经典,回归文本。  相似文献   

14.
作为表情达意的载体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作文理应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陷入了“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许多教师将作文教学定位于学生如何获得更高的作文分数上,于是过分强调写作技巧,思想上设置条条羁绊,认识上安排道道框框,往往在不经意间使学生畏首畏尾,行动维艰,不敢“想入非非”,不会心游万仞。  相似文献   

15.
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内心真实情感,让他们寄情于作文。要想流露最真实的情感,学生首先要放下心中的负担,将作文视为自己宣泄情感的重要途径,而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次在迸发情感之后,学生应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才能将这些情感完全地表达出来,这样文章才显得更有个性,更加有感情。  相似文献   

16.
<正>一、在作文批改中发现语言亮点,聚焦语言亮点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表现多姿多彩的生活,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借助眼、耳、鼻、舌,捕捉视觉、听觉、嗅觉、肤觉形象,观照内部心灵,强化言语活动,增强作文信心。也许只是传神的一字,点睛的一笔,一个含义隽永的句子,一段逻辑并不严密但有真情实感的议论,抑或一则妙用的素材,一个精巧的片段,教师都要关注。如学生一篇题为《我的家庭》的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新课标也提出应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新课标也提出应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主体教育观的作文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写作教学活动,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满创作激情和创造欲望. 到现实课堂看一看,会发现不该有的"套"、"凑"、"编"三招仍在用,他们套范文,以"不变"应"万变";字不够,"凑"名警,"编"情节,"编"阅卷.这样的作文总是千人一面,败絮其中.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彰显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留心生活,读背练改,积累习作材料;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表达,彰显自我风格;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拘一格进行习作训练;指导学生观察,善于发现,丰富习作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