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887年,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一文,开创了行政学研究的先河,提出了新的话语指向、理论范式和结构体系。文中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重构政府职能、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和提高政府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甘乃光与国民政府行政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留学欧美国家的人士引入了发端于英美的行政学,政治行政二分、文官中立等行政学的主张和内容渐为中国知识界所了解。行政学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行政管理,因此,如何将行政学的理论和原则应用到实际行政上受到国民政府中一些有识见的官员的重视。甘乃光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撰写了多篇关于行政学的文章,并在担任国民政府内政部政务次长期间主导创制了文书档案连锁法,使内政部的公文处理、档案保管向科学化、有序化方向发展;1934年他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行政效率筹备委员会主任后,积极推动政府行政效率运动的发展。甘乃光的行政学思想体现了以行政效率研究带动行政研究以及行政学研究本土化的取向;其实践成果的局限性表明了行政和政治不能完全分割、行政从属于政治的现实,但其在国民政府行政革新中所发挥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浅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威尔逊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引发了行政学研究领域的很大争议,它对于20世纪的行政学研究和政府模式设计有着巨大的影响。论文将论述三个问题,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含义及提出的前提、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意义和影响、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对当代政府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对甘乃光的若干文章与其行政作为的考察认为,甘乃光的行政学思想体现了以行政效率研究带动行政研究以及行政学研究本土化的取向;其实践成果的局限性表明了行政和政治不能完全分割,行政从属于政治的现实,但其在国民政府行政革新中所发挥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行政学的发展是按照文化物质—制度—精神结构的内在逻辑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从形成到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重点从行政管理的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神层面,逐层深入,经历了第一个周期的循环。二战后,行政学开始步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研究重点也依次经历了行政管理的物质、制度、精神和心理等层面。20世纪末,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政务的实践,揭开了行政学又一轮发展周期的序幕。从文化的角度研究行政管理,对于理顺行政学发展历程的逻辑线索,预测发展趋势,推动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教育行政学体系,探讨了我国教育行政、教育行政学及其研究对象的基本理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了符合我国特色的教育行政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近代教育行政学家,李建勋在其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的相关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以贯之的集权化、民主化和专业化的教育行政学思想。集权化所强调的是教育行政机关的独立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民主化所追求的是不同层面对教育行政的积极同情与支持,专业化所要实现的是科学而高效的教育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行政生态学的兴起,行政环境日益成为行政学界研究的重点。国内出版的行政学教科书许多设有行政环境的内容,但对行政生态学的介绍较鲜见,且行政环境及行政生态两个概念存在混用的现象,导致国内现存行政学教材在"行政环境"章节具体内容和编排上的不一致。本文通过梳理国内权威行政学本科教材"行政环境"章节的内容,总结了不足之处,并从区分行政环境和行政生态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用行政学理论指导高校行政机关工作不但必要,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行政学的视野来审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其主要存在行政效率较低、行政决策不够民主透明、行政沟通不畅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力精简高校行政机构、明确行政机关定位,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1 填空题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上。2 )威尔逊在《行政之研究》和古德诺在《》都主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3)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4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5 )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6 )提出管理 5项职能和 14条管理原则的是。7)提出著名的POSDCRB ,即 7项管理职能的是。8) 192 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 :《》。9) 1876年梁启超在《》中 ,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10 )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二种取向是 ,它…  相似文献   

11.
公共行政学的"身份危机"是对该学科在萌芽发展期状况的隐喻,但"身份危机"却长期存在,从而质疑理论研究的合法性以及实践结果对社会福利的效用。在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中,政治-行政二分法困境是造成"身份危机"的内在因素,政治-行政二分所引发的长时间争论导致学科一致性认同的缺失,并造成公共行政实践对效率的推崇以及对民主的遗弃。在正统公共行政中,政治-行政二分是基础观点,效率是核心原则,官僚制是实现效率的良好行政模式。然而,官僚制行政却带来了公共行政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正统的公共行政囿于难以摆脱政治-行政二分困境而无法解决"身份危机",公共行政学的未来将摒弃"官僚行政",走向民主的公共行政。  相似文献   

12.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从发展过程、内容到特点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提高我国学生事务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加强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理念、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了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在管理理念万面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制度方面提出了“个性化制度”设计,在运行机制方面提出了强调结果控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许多学科都十分重视对本学科逻辑起点的探讨,但长期以来公共管理学却没有对此作充分的论证。本文认为,公共管理学的逻辑起点应为公共物品。作为“物品”,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一样对社会共同体是必不可少的,有一个生产、经营、管理、消费的问题;但由于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它又具备了“公共”性质,不能按照私人物品供给和管理的机制来实现,而必须由公共权力机构来统一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和“物品”之间的内在张力正是公共管理行为产生的内在根源。“公共”和“物品”之间的矛盾也决定了“公共”与“管理”的持续冲突,而后者又构成了公共管理和公共管理学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广东流动人口就业管理模式历史演变过程,划分改革开放前后计划分配和按劳力市场需求就业管理两个阶段,前者违背人口流动规律,压制生产力发展,后者则相反,为广东经济崛起作出重大贡献。在总结广东流动人口就业管理历史经验和评价其就业管理模式现状基础上,指出应根据广东流动人口数量庞大,流动性大,劳力市场管理紊乱,劳资矛盾突出,执法困难等问题,提出“高增长-低就业”、流动人口分流和“文化认同”等就业管理模式,以及为此应采取建立流动人口有序管理和应急机制,组织工会,制定“新客家”安置计划,加强人文关怀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研究应该在借鉴各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研究,应该从中国的实践出发来思考中国公共管理问题.<中国公共管理>正是一本基于对中国问题思考基础上的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视角和方法,按照中国国情和公共管理的理念来探讨中国公共管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即协调党政关系,处理好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提高私人部门的社会责任感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国的行政伦理还很不完善,反思中西行政文化差异,借鉴西方以"法治"为核心的行政文化,即"法律至上"、"法律制约权力"和"公民意识"的现代行政文化,对我国行政伦理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行政道德的法制化、公民监督的提升在当下我国行政伦理建设不失为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规范化八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徵 《教学研究(河北)》2004,27(1):39-43,81
针对目前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规范化”的命题。具体内容涉及:“教学案例”与“科研案例”的界定、教学案例的格式与类型、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附有”与“不附有”思考题案例的处理、如何构思形成一份独特的案例分析报告、案例考试与案例分析报告评判标准、案例使用准许制度、案例库与案例多媒体教室设施要求等。  相似文献   

19.
David Pimm 《Interchange》1993,24(4):435-441
This paper is a rejoinder to John Wilson's piece Power, Paranoia, and Education which appeared inInterchange in 1991. Following a brief summary of Wilson's piece, I criticize his article under two major headings: some reactions to his psychological claims and terminology, and Wilson's style and form of argument. I conclude by offering some alternative work and observations in the same area, but from quite a different standpoint.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教育管理现象、本质及规律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管理现象不是一个单一层面的现象,它由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和教育管理观念四个具有严密逻辑关系的不同层次的范畴体系所组成。在教育管理现象中,“有了疑问”的教育管理现象和“没有疑问”的教育管理现象都应该是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教育管理现象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揭示教育管理的本质,还要对本质本身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达到对教育管理的深刻认识。由于教育管理现象的四个范畴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教育管理现象。这四个范畴及每一个范畴中各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内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全面的,因此,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这两种规律也就基本上全面地概括了教育管理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