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村官与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思考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村人才紧缺双重矛盾并存之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就业,是各级党政部门和高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事关中国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稳定.文章根据笔者近两年的省直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在农村基层任职锻炼的"村官"经历,结合两年多的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就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和原因做了一些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2.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制度是国家鼓励具有高学历同时又热衷于新农村建设的志愿者到农村基层任职的政策.一方面该政策有利于解决高校就业难的问题,也为农村建设输入了新鲜血液,带入了活力,可以说是利国又利民.另一方面,在村官到村任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弊端,比如缺乏大学生村官管理制度的配套细则等.笔者对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对我国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有利于我国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方面高度关注的问题,而经济危机又进一步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程度。本文从市场、政府、高校和学生入手分析原因,提出通过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完善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生转变观念等对策才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强化国家治理的重要举措。基于SEM结构方程模型,运用实证调研的方法,以量化的方式研究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方式和具体路径,结果表明:学习成绩是家庭文化资本与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中介变量,家庭文化资本通过学习成绩间接影响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家庭文化资本越高,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越低;城乡之间家庭文化资本对农科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方式存在路径差异。  相似文献   

5.
培养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识,并鼓励学生向新型职业农民演进,是化解农科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和确保农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以农科类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口性质、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家庭经济条件、家乡区位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等变量对大学生的农村基层就业意愿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此,探讨了提升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农林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大学生产生学以致用的价值认同和“学农、爱农、为农”的情怀,进而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发展。文章基于对3所农林院校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就产教融合对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科大学生参与产教融合能显著提升其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不同产教融合模式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的产教融合模式对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共建产业学院这种模式的效果最好,并据此对农林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提出优化建议,以便为农业农村事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安全问题是关系高等教育培养人才顺利安全就业的根本问题,也是关系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近两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安全的几个经典案例着手,分析大学生就业安全的现状和原因,并力求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不断增加,青年就业问题将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他们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首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概述,之后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分三个方面阐述了他们应如何实现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高校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大学生自身观念改变、自身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独立学院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为大学生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是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其在就业方面的压力与劣势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是独立学院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大问题,但要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既需要政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也需要高校进行深度的教育改革,更需要社会企业对大学生更多的包容和支持,还需要大学生自己做一些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全球经济严峻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局面空前紧张。本文首先探讨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分析大学生职业意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应该明确就业主体意识,确立职业实力意识,提高求职竞争风险意识,充分展示自身职业素养和就业素质,创造丰富、充实的职业人生。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需人才,因此,采取合适的公共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村人才缺乏的"双赢"路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三个主要渠道是政府和准政府岗位、市场化岗位、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5.
到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总量将达到611万,其中贫困大学生约占30%左右。贫困大学生因其自身的心理特点,整体上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本文分析了提高贫困大学生竞争力的意义、措施,并就阻碍贫困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心理成因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逐步将大学生这一巨大的人力资源,通过有效的途径合理配置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去,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如今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是热点话题,本文就研究大学生就业援助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各高校扩招以来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新问题,是当前世界背景国内形势的客观反映。其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不是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本人能单独解决好的问题,需要全社会都付出努力,关心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就业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却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怪现象.因此,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其他的大学生群体相比,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数量较少,就业面临的困难更多,但是她们自身却蕴含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过程中,如何充分引导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就业障碍,实现成功就业,是我们需要着重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