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进入一种超越人我之见、超越功名利害生死的境界,获得终极幸福。美育就是情感教育,其作用在陶养人的感情,使人的情感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给人的高尚行为以推动力。美育对人能发生作用在于关具有普遍性和超脱性。美育还能够弥补科学的概念性、抽象性、机械性,使人生丰富而有意义。美育具有自由性、进步性、普及性,能给人的情感以抚慰,使人的心灵纯洁高尚,给人类以温情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刘秀英 《成才之路》2009,(21):34-34
美育是运用审美形式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情感、意志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古诗文教学中,当然也有美育.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现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正>美育是运用审美形式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情感、意志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古诗文教学中,美育也是随处可见的。从自己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谈起,以与大家共勉!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才会去主动学习。而美育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美育在古诗文教学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在教学古诗文时,如何注重美育呢?一、必须突出古诗文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4.
美育作为情感教育,终极目标在于塑造完美的人格,实现人的自由.美育塑造人格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内在精神因素的整体培养,促进人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协调发展,通过情感的提升恢复人格的完整.完美人格的塑造过程,就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美超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作用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身心和谐。文章结合美术教学,提出了"以美养德""以美为标""以美启智""以美为鉴"的美育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知识、意志、情感。知识是科学研究的范畴,意志是伦理学研究的范畴,情感是美学和美育研究的范畴。知、情、意分别以追求真、美、善为目的。美育在于陶养人的感情,给人类伟大而高尚的行为提供足够的精神推动力。他认为实体世界的幸福才是永恒的、最终的幸福。美育是进入实体世界的津梁。美育就是情感教育,美是以其普遍性和超脱性而起到陶养感情的作用的。宗教虽有情感抚慰作用,但它有弊端,所以应以美育代之。美育通过陶养感情.破除人我之见,超越利害观念,而使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目前学界对其美育思想缺乏系统的思考和全面的探讨。王夫之美育的终极目标即使人实现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王夫之认为美育应与人生过程相始终,是人面向理想境界对自己当下人生的无限超越的过程;王夫之重视培养完美和谐人格的美育过程中诗乐所起的作用;他还探讨了教学过程中美育原则的应用等。在中国美育思想史上王夫之的美育思想处于集大成又使之走向历史终结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主要构成部分在于美育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开展美育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陶冶学生语文情操,体会小学语文的文化意蕴。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美育教育融合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9.
施俊 《教育与职业》2007,(3):190-191
文章主要从美的本质和对美育的理解出发,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善的人,同时针对美育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论证了美育的目的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审美内容的教育,还在于人文品格的塑造.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认识中学语文教育中美育的内容,实施完成美育任务的途径,才能更好的发挥美育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育对于提升自由人格和超越现实束缚,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全面、持续和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教育传统的精髓是重视美育的人格塑造作用,对培养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的时代新人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手段之一,在健全人格,陶冶感情,磨炼意志,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完整的、健康的、活泼的人。音乐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课,音乐教师应重视美的教学,积极设计美的氛围,用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教学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已经超越了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的教育,渗透到了各科教学中。化学教学有自己的特点,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本文结合实例着重论述了化学教学中美育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西爱 《教学与管理》2007,(11):122-123
一、引言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行等符合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美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具有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理想的完整的人生归根到底是人的培养或教育问题,也就是人的审美教育即美育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动能。以自由创造为特性的审美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各种复杂的感性认识中有效锻炼直觉力和选择力。美育的关键之处在于它能培养人们的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美育对人全面发展的影响,阐述了美育对人欣赏能力、认知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人格塑造等方面的作用,同时结合美育活动案例和美育理论,探讨了美育实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凯洛夫曾经说过:"美育是学生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美和社会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的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学生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在语文课上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然美的感染与熏陶,如何才能实施美育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小学美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狭义上来说单指小学美术课程教育。美育作为一种艺术类教育区别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其他课程,它的教学宗旨在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小学生处在心智全面发展的人生阶段,美育有助于全面开放小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新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强调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更加重视对小学美育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创意美术社团作为小学美育教学开展的一种组织形式,对小学美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首先描述了当今教学环境下,小学美育教与学的现状,接着介绍了创意美术社团以及它对小学美育的意义和作用,最后以提升小学美育教学效果为目标对创意美术社团的活动和组织形式提出一些建议。本文写作目的在于打开小学美育创新的新局面,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水平,激发小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积极的情感指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与自身情感内容使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达到最佳状态。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是人们互动行为的内在动因。一、感受教学美感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认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美育的直接作用在于塑造心灵美,培养高尚的情趣。正因为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所以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正式把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肯定了美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因为美育所着眼的是人们身心的全面的发展 ,而且只有通过美育才能使人的素质和其他方面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正如美育专家所说 :“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地培养人 ,也就是使人的身心得到协调和谐地发展” ,“使人的潜在的心理要素得到开发。”在创新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列入素质教育的重点的今天 ,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学科教学 ,如何发展学…  相似文献   

20.
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美育必须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