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面对商业化的文明新戏的堕落和西方话剧剧本排演的失败,以陈大悲为首的一批人借《晨报副刊》的舆论空间倡导了一场非职业演剧的戏剧运动,即爱美剧运动。《晨报副刊》作为爱美剧运动的基地,与戏剧运动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紧密并实质性的联系,有力地推动了爱美剧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左翼戏剧大众化运动有着丰富的内容。一是在如何解决外来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上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二是对待中国传统戏曲的态度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三是去掉了固守“爱美剧”的洁癖,使左翼戏剧“职业化”,进入化市场,从而掀起了新的演剧浪潮,为中国现代戏剧步入繁荣期唱响了前奏曲。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喜欢看美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美剧的编剧很爱玩“瞬间大逆转”的戏码,原本平铺直叙的剧情突然来了个急刹车、大转弯。的确让人心跳加速。不过,现实往往比戏剧更精彩,现实中上演的“大逆转”也更能跌破你的眼镜。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少人因为爱美剧而产生了学习英语的欲望。今天,沪江网校的大葱老师就将从个人学习经历出发,和大家谈谈看美剧学口语的几个误区,帮助大家将美剧“为我所用”!看美剧时该不该看字幕?来听听大葱老师怎么说!  相似文献   

5.
论日本戏剧对田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汉的戏剧创作、戏剧理论和所从事的戏剧运动,都有日本戏剧及艺思潮的重要影响。田汉的戏剧形式得益于秋田雨雀、菊池宽等剧作家。田汉所推崇的“新浪漫主义”戏剧理论则源于厨川自村,表现了“灵的极致,,与“人类之爱”。田汉所从事的戏剧运动.则受到了坪内逍遥领导的艺协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沈婷婷 《高中生》2012,(13):54-55
爱运动,爱阅读,爱美剧,爱听歌,爱表达,更爱英语,不喜欢被人说是死读书,讨厌和别人一样,有一点追求完美,个,性开朗而乐观……他曾是深圳中学的学生,后被普林斯顿大学、威廉姆斯学院、布朗大学等13所全球顶尖名校争相录取。●如何成为英语高人●朱尚然,1 992年生于贵州省贵阳市,4岁来到深  相似文献   

7.
抗战期间,雾都重庆戏剧界的进步人士发起了“雾季戏剧公演”运动,以戏剧为斗争武器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雾季”戏剧运动对于促进中国戏剧之发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郭沫若是活跃在这—运动的一颗耀眼明星。  相似文献   

8.
《爱与死的搏斗》是上海剧艺社正式演出的头一个戏。当时“孤岛”公开演戏是很困难的。为了打进“法租界”,把话剧的脚跟扎稳扎牢,以于伶同志为首的留在“孤岛”的党的地下戏剧工作者很费了一番心思。早先在“星期小剧场”运动时期,他们中间有些人演出了我先前写的《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美剧风行全球,成为各国观众关注和追捧的对象。精彩的影视文本是美剧的制胜法宝,而人物则是影视文本戏剧冲突的核心,是剧集的灵魂,只有人物出彩,剧集才会好看。美剧的高度产业会使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物设置模式,本文尝试对几种典型的人物设置模式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对国产剧的文本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1895年,电影在卢米埃尔兄弟的手中诞生,它吸吮着当时已有艺术尤其是戏剧艺术的乳汁,加上近代科技发展的推动,很快便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拥有数量极大的观众群,被誉为“天之骄子”。40年后,电视又出现在人类面前,而且也像电影继承发展了其他艺术的长处一样,电视植根于已有艺术尤其是电影艺术的土壤中,很快地从一般的  相似文献   

11.
花鼓是中国民间歌舞的一种形式,商丘花鼓戏是河南省东部一种戏剧体裁,它源于何时,其发展形势如何无人进行研究,国内出版的词典和志书也没有关于它的文字记裁。“诗言志,歌咏言”商丘花鼓戏是豫东人民语言的延伸与发展,它的节奏、旋律及其所组成的曲调,都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她是豫东地区人类发展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为此就它的分布情况,演员与班社、花鼓戏音乐及其源流进行较为详细地介绍,并对它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逻辑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维护和调节功能,它不仅能促进人的身心轻松,也能让人体验到乐趣和价值。人的游戏性、游戏精神是其生活意义的源泉,而且也可以作为心理咨询的重要手段,游戏有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杜国威的剧作《人间有情》以梁苏记遮厂的故事为经,以人类至善的价值观念为纬,以细致人傲的情感描写为中心,写中国人与人之间独特的“人情味”。剧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气氛与情调,是一种对充满人情味的理想社会的怀恋,犹如“桃花源”、“边城”,在很入世很现代的香港社会,我们又遇到了人类心中同一种乌托邦情结。  相似文献   

14.
集造型艺术与舞台表演为一体的皮影戏在渭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以独特的表演方式和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吸引着无数艺术家的关注,并深植于民众心中,它所形成的艺术模型和舞台唱腔已经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成人对游戏回忆的方法,对童年期儿童游戏类型、动机、从游戏中学到什么、对成人的影响与10年前被试进行纵向比较.以探讨过去的10年里。中国儿童游戏活动的变化、发展,并对3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童年期进行的游戏进行比较.探讨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多方面作用。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游戏年龄、游戏类型、游戏的动机等方面都有显差异。这对我国目前开展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为教育与心理工作提供参考并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提供教育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华剧艺社("中艺")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它的职业化是在同内外环境不断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其辉煌的背后充满了辛酸。"中艺"的历史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剧运的一个缩影,剧本荒与政府监控、市侩风与募捐演出,这是干扰"中艺"演剧事业的重要因素,"中艺"的剧目建设是这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如此,"中艺"仍为中国话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唐宋以降,弄孔侮圣优戏多有敷演,明清以后优戏弄孔则广涉多种重大社会问题。因其牵动诸多敏感神经,屡为官方挟制、禁绝。明清弄孔优戏的禁与演,是戏剧文化与社会政治渗透消长的一种缩影,反映出戏剧活动与时代文化对峙与渗透的关系,我们应还其戏剧史生成活态基因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8.
Play, as an educational concept, has entered many kindergartens in China; yet it has not become a core idea, or been prioritised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An ongoing trans-provincial study started in 2008, using observation,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es. Based on findings from nine kindergartens in three provinces,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how the concept of play is perceived and manifested in kindergartens located in three cities across China.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nk and the status of play in a kindergarten, which may offer a systematic way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the concept of play is represented in Chinese kindergartens. Evidence also shows that the play concept has influenced Chinese educational ideas and pedagogy at certain levels but without changing the fundamental Chinese ideas of a play and learning relationship. Explanations for the phenomena observed, such as ranking versus forms of manifestation will b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9.
罗山皮影在没有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是一种民间自生自长的民俗文化形式。作为民俗文化的罗山皮影在世代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这种机制是由虔诚的信仰基础、技艺的传承方式、民众的听戏习惯、同质的乡土环境等因素构成并互动,罗山皮影正是凭借这种历史机制而持续不断地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乔瑜小说《大生活》的电视剧改编首先为主人公柳东及其周围的人物进行了定位,让柳东、丁爷、邱婶、洪雨、刘户籍、梁教授夫妇等组成了一个“成都好人”系列;第二,结尾的处理更符合中国老百姓钟情于完美结局的欣赏习惯,为全剧增添了“亮色”,但也淡化了一些人文哲理的思考;第三,管段民警、社区主任等新添人物代表了政府形象,暗示出人民公仆为民保驾护航的职责;第四,采用细节的蒙太奇组接方式进行人物塑造,让电视剧改编的影像色彩更为浓郁;第五,原著中出现的“夹叙夹议”,改编时表现出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