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发外生型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模式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早生内发型",一种是"后发外生型",其中,"后发外生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种模式:积极推动现有大学赶超一流模式;通过合并做大做强迈向一流模式;努力打造新型大学争创一流模式。后发外生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所蕴含的成功办学经验和面临挑战所做出的对策,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巍巍上庠,国运所系",大学,自古迄今就是蓄才、育才、掖才的最佳场所。我国古代,"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完善的教育体系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栋梁之才。在中国高校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有关一流大学的评判标准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坚持认为,人才培养应当成为大学建设和发展不容置疑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追求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既是大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战略实现和发展的需要。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是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物质基础。国家统一战略和部署意味各类高校面临相似的外部激励环境,相似的激励环境使得各大学办学走向同质化。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科研指标一流高校,同时也是哲学意义上的一流高校。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各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形成由政府力推、高校主导、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的学科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进行了持续而广泛的讨论。在关注重心上,这些讨论经历了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的转移,而在提问方式上则从"教育理论怎样联系实际(实践)"转向"教育理论如何走向实践"、从"如何建构面向实践的教育理论"转向"教育实践者如何建构理论"。在梳理有关上述问题讨论的基础上,认为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凸显"专业视野",走向"实践分析",关注"中国语境"。  相似文献   

5.
在解读美、英、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国家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以及异同点进行梳理,发现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存在着这样的趋势:由"行为典范"走向"共同发展",由"成功"走向"成人",由"硬性管制"走向"软性着陆"。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由"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向"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是我从思想上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7.
徐广香 《考试周刊》2012,(52):67-68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数学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由"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转向"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还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中得到发展和提升,个性品质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高校要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两个标准",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9.
"开大会、听报告"以及泛政治化、泛道德化和运动化的师德建设,脱离教师实际生活和真实教育场景,很难引起教师内心的共鸣。师德建设必须回到教师立场,回归教育本真。作为师德建设重要路径的师德培训,应当遵循教师职业发展与道德发展的规律,聚焦课程建设,整体架构,常态实施。师德培训课程必须着眼于教师的"关系圈",植根于开放的、真实的教育现场中,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以价值澄清为指向,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互动式培训模式,凸显教师的"主体性",使师德培训从"模化"走向"鲜活",从"培训"走向"研修",从"外加"走向"内生"。坚持从"人"出发,从"人"的现实关系和发展需求出发。师德培训课程实施,将推动师德建设从"理想"回归"现实",进而推动师德从"现实"再向"理想"进发。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从批判和反思的角度重新审视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问题,批判了现存的"离农"和"为农"两种价值取向的弊端,反思了其应然的方向,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在研究内容上,要从"经验"转向"策略";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研究态度上,从"局外人"走向"局内人",做一名"草根式"教育家。这些是学者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重新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职教育伴随着经济的跨越而实现了自身规模上的跨越,眼下,以推动"模式的全面转型"促进"质量的全面提升",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示范建设"为抓手的质量工程中,各校纷纷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突出能力本位,构建专业与课程,实施"双证"教育,加强师资建设,创新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段习作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学生开始由"写话"转向"习作",在表达内容或语言形式上的要求都明显提高,习作成了语文学习中最为可怕的"拦路虎",经常出现"家长担忧,孩子苦恼,老师焦虑"的局面。《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习作的目标定位是:"留心周围事物,  相似文献   

13.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处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原则",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都强调了学生参与的思想和意识。因此,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而没有学生与教师共同实施的"项目",也没有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课程改革运动的降生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与学生"共同操作",由"独白式教学"走向"项目驱动式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态度。  相似文献   

15.
孔子之前的时代天命观盛行,他认识到天命观与弘道之间的相通之处,沿着"天命——天道——人道"的思想脉络与"畏天命——修德命、安禄命——成君子"的行为脉络,致力于弘道事业。孔子从时人的认识水平出发,以天命为精神支柱与依据,宣传儒家仁义礼智信之"道",从而将思想文化重心由"天命观"转向"弘道"。这个思想重心的转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他将文化视角由神转向人,由不可知的世界转向人类社会,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开放互动"和"主动发展"研究表明新课程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共同发展的关系,教师应该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要实现这些转向,离不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盲生的数学学习虽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基本理念与普通教育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体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更多的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知识要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培养人的价值性实践活动,学校是实现教育价值的主要载体,学校的性态与教育价值结构之间是内蕴与外显的关系。基础教育领域特色学校正是其教育价值标准位序转换的应然之物,我国基础教育价值标准位序已经由"政治价值→效率价值→公平价值→个人价值",转向"个人价值→公平价值→效率价值→政治价值",特色学校建设应紧扣其教育价值新位序,以消除形态各异的建设误区,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经验和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借鉴和吸收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办学经验。本文剖析了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和历史作用,总结了世界一流大学走向成功的基本经验,在分析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