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人文性概念的诠释 "人文"一词《辞海》中的解释是: "旧指诗书礼乐等." 《易·贲》中写到: "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人文性主要是凸现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与价值取向,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一、人文性概念的诠释“人文”一词《辞海》中的解释是:“旧指诗书礼乐等。”《易·贲》中写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人文性主要是凸现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正>1.理论背景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兴起和发展,人文性在语言教学中的制衡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文化中很早就出现了"人文"这个词。《易经》被认为是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文献,《易.责》中讲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在西方,"人文"一词则源于拉丁文humanus,古罗马人为了指称那些接受了古希腊文化的罗马人而创造了这个词,以此表示与"野蛮人"相反的"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因而,"人文"这个词具有"教化教养"的意思。而人文性,即是指对人之为人的关注,也就是对人之为人的宣扬,重点突出的是人自身的存在,是内含了人文性的张扬的。所以,当站在英语教育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教材与文化是一对关系颇为密切的价值共同体,是一种天然的关系性存在。当代《大学语文》教材的定位是由"实体性"、"关系性"到"建构性"的转变。《大学语文》教材与文化之间的逻辑理路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建构性关系。这种双向建构性关系是文化不断地建构教材,教材不断地建构文化,教材与文化呈整合方向发展,其价值追求是提高大学生主体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刘尧 《河南教育》2008,(11):10-11
西方不少学者把文化定位在精神、观念的层次上,以表明文化的内在性、深刻性.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深层次的东西.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见证.<易经>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化本身具有人文性质和人文精神.文化与人文的这种内在一致性.正是我们今天提倡中小学"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一探该版本教材中人文性与工具性整合的状况. 一、语文教材整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意义 1.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人类文化体现出来的最根本的特质,人文性以追求真、善、美的崇高价值为核心,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7.
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这是人文性的固有之意。《辞海》对“人文”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是教化天下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以用“人文”涵盖。它包含思想性、情感性,也包含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毋庸讳言,思想性是教化天下的主要内容,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核心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8.
过去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为对中学语文"欠账"进行补课或补差,导致《大学语文》课备受冷落,现在将其定位为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有了一大进步,然而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和文学性,也是不妥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当定位为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大学语文》课应肩负三大方面的任务: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人文精神。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三文"即文字-文学-人文。  相似文献   

9.
何为"人文"和"人文关怀"?"人文"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旧指对人规范约束和改造的诗书礼乐,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这里的各种文化现象包含了一个特定人群共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蕴涵着人类的思想、情感与理性等种种精神成分。因此,"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但又难以确切指陈的概念,它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要使孩子成为有知识、有理想、能做事、健康活泼有用的人,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就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人文性等等。什么是人文性?《辞海》的解释是:“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性”包含思想性、情感性,也包容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我国古代圣贤教育思想就具有人文性。孔子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对人的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至今,我国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及有关教学用书达2000余种。基于对发行总量超过1万册的其中18种教材进行统计和分析,可见《大学语文》教材较好地担当了传承、发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在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现代性四大功能中,《大学语文》教材呈现的现代性相对欠缺,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落实依然在路上。  相似文献   

12.
人文性是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特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功能.本文以张铭远、傅爱兰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以其中所编选的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为分析对象,探讨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及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教育传统。通俗地讲,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心性、道德、文化、情操、信念、审美、学问、修养等品性。人文素质是人的诸素质中的首要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  相似文献   

14.
何开进 《教育》2015,(2):52-53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对人文精神的关注日益淡薄,道德观念日益低下。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为学校,如何让教育发展真正做到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便成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索的问题。针对此种现象,学校开始了引导学生继承优良传统,创设现代文明的征程。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一词源于中国《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辞海》中解释道:"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最早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基本含义是"耕种、培育;修饰、打扮;景仰、崇拜、祭祀".西方不少学者如怀特等人就把文化定位在精神、观念的层次上,以表明文化的内在性、深刻性.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深层次的东西.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见证.<易经>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平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化本身具有人文性质和人文精神,文化与人文的这种内在一致性,正是我们今天提倡中小学"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文化”定义“文化”二字在中国出现较西方为早。甲骨文中是否有?目前似乎尚未能辨识出来。在中国古代早期文献中.文化二字是分开使用的,而且和现代语言中的文化二字意义有显著的差异。《易经·贲卦·彖传》有“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五经正义》对此解释道:“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言圣人观察又化,则诗书礼乐之谓,当  相似文献   

17.
"人文"一词源于《易经·贲卦》中译释贲卦卦辞的一则彖辞:"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人道、人事,而"天文"指自然法则和自然秩序)。现代人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新的教育理念呼吁加强人文教育,什么是"人文"?其实"人文"二字古已有之。《易经》上就说过"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想,这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与人文教育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语文不纯粹是工具学科,也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材是由文质皆美,堪称典范的文章或文学作品组成的。其中,有选入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来世界的探求的美文、它们能  相似文献   

19.
一、探索文化语文文化语文是从文化层面实施的语文教学,即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文化"与"语文"具有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据专家考证,"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处境尴尬:定位不明;教材建设混乱;教学不受重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应注意: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重视教材编选;坚持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和谐统一;坚持以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传播人文精神;处理好课堂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坚持因势利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