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用好用活“直观法”■洪琴如“教育学”中直观性教学方法是指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掌握知识,并使认识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直观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  相似文献   

2.
高中学生应学会运用英语作为一种丁具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教会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体,借助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以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为前提,所以,我们英语教师的角色不是当“裁判”,而是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调控者。但是,作为语言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雷娟 《现代语文》2006,(8):62-62
网络学背靠“网络”,面朝“学”,从本质上讲,只是学借以传播的媒介或说方式不一样。我认为不管是传统学,还是网络学,只要是学都应是关注社会、历史,关注人人的心灵与情感。网络学也不应超出这个范畴,但同时我们又不能否认“媒介即信息”。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的新方式。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作为一种新颖特殊的字样式——网络学的基础特征。  相似文献   

4.
三段授课法的教学过程就是感知的建立一感知的强化一感知的深化。它是依据人的思维活动规律来进行的。人的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和概括认识的过程,是一种从感知到理解,最后上升为综合运用的过程。基于思维活动的这一规律,我们运用的二段授课法这一教学方案,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三段授课法的教改方案,现以“酶”的一节课为例:一、感知的建立阶段这~过程就是让学生对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一过程中,我问是通过让学生带着知识提纲去阅读课本材料或者倾听教师…  相似文献   

5.
1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它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个体获取知识信息,主要是通过眼、耳、鼻、身等感觉器官。没有感知觉的获得,一切心理现象都无从发生。在个体的感官中,最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感官,是脑、眼、耳、口、手五种。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不断地“用眼看”、“用耳听”、“用口说”、“用手做”、“用脑想”,亦即坚持“五体并用”的训练原则,使学生获得综合的感知觉刺激,就可能高质量、快速度地实现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概念”的模式。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丁飞燕 《宁夏教育》2008,(12):56-56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媒体以声光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于知识的获取巩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好奇心特强,而多媒体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借助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并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电教媒体正在走向课堂。如何运用电教媒体来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效率,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新课题。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作了以下尝试:一、激发训练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但是,兴趣不是先天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发展起来的。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强,而电教媒体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借助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科传统的复习方法是教师提纲挈领地讲,学生被动机械地背和记。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探索使用“知识网络复习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网络复习法是根据生物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学生认识事物的自然规律,将零散知识以实验、对比、讨论等形式,以串连性很强的题型为载体,贯穿在一起,形成一个包容量很大的知识网络,然后紧紧围绕着它进行复习教学。   知识网络复习法的教学目的,一是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智能结构,加强“双基”训练,发展学…  相似文献   

11.
发挥媒体优势 促进英语教学朱涵丽鹰潭市月湖区教师进修学校人们认识事物是通过各种感官来产生感知的。专家研究的结果表明,单靠听觉获得的知识只能够记忆15%.单靠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则能记忆65%.在电化教学中,综合运用投影(画...  相似文献   

12.
训练学生的感官是低年级自然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任何知识的来源 ,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因此 ,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用感官去直接认识自然事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些尝试。1 激发学生用感官感知物体属性的兴趣  游戏式。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好动、好玩 ,尤其喜欢做游戏。在自然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特点 ,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能激发学生用感官感知物体属性的兴趣。如教学《不倒翁》 ,教师组织学生玩“推不倒翁”的游戏 ,看谁的不倒翁能不倒。然后提问 :没有推倒的“不倒翁”与被推倒的“…  相似文献   

13.
王卫军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3):57-60,106
文章从分析媒体理论与技术、社会、人的制衡关系出发,通过梳理媒体的时空偏倚认识、媒体的感官偏向认识、媒体的情境偏向认识、媒体的演化补偿认识、媒体失控的担忧认识等,探讨了教育媒体的演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聪明,聪明,耳聪目明。我们一旦学会用眼看,用耳听,用感官去溉察认识事物,的确会变得聪明起来。这是因为,人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的认识,始于感知和观察。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可以为教师们找出一条金科玉律。在可能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这是因为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弥补中小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上抽象思维的不足,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有效地保证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直观教学是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并提高认识能力的一种方法.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直观教学可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深刻把握了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只有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才能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更加自觉地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8.
单一的感官感觉,通过理解、联想、情绪作用,又引起其他感官的感知觉兴奋和整体产生感觉的心理现象为“感觉他涉”,也称“感觉挪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在念儿歌时,总会惰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越小的孩子,越喜欢频繁地表演儿歌;对越不熟悉的儿歌.幼儿表演的痕迹越明显。这正是“感觉他涉”的“外显行为”。  相似文献   

19.
信息网络网住了什么--网络教育负效应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第四媒体”而存在的电脑和网络,现已演绎成信息时代的主角,并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向前拓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同时,信息网络也因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架构了世纪之交一大科技文化景观,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既带来了教育发展的无限生机和动力,也向教育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 一、教育亮点:网络背景下的教育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扩延和网络时代的降临,我们所固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必然发生变化。 学校、教室和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师之所存,道之所存”的传统教育时空观开始变迁…  相似文献   

20.
作文审题的正确性和立意的新颖性,是构筑在平时的“厚积”和临场的“薄发”上的。“厚积”.既体现在理性思辨和文学修养上,又显示在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上。“薄发”,基于平时的艰苦密炼,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冲锋陷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在进行作文审题时.如果我们认识到作文题所给材料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寓意,并透过现象把这种认识有机地迁移到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上,就顺利地越过了审题这道门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