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人离得开教育,哪怕他从未上过学。不只是“学校”才是教育的场所,“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教育无处不在。一个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张真 《学子》2014,(8):7
正教育是一项具有生命意义的事业,是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自由充分发展奠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想的教育"需要回答"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一、"理想的教育"是始终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人的发展有现实发展,也有长远发展乃至终身发展。教  相似文献   

3.
反思“榜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榜样教育"中走过的人,从自己同代人的成长来看,绝大部分人的道德品性发展所受的真正影响是来源于他们的现实生活而不是英雄名人的事迹或豪言壮语。世纪之初的青少年儿童所受的"榜样教育"又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对初中一年级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榜样人物"作了一个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徐洁 《教书育人》2007,(7):71-71
"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句非常响亮的口号,什么样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诸宏启指出:任何制度背后都有一个伦理取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亲近穷人的制度."真是一语中的!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依靠制度."亲近穷人的制度"是教育公平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句非常响亮的口号,什么样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诸宏启指出:任何制度背后都有一个伦理取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亲近穷人的制度。"真是一语中的!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依靠制度。"亲近穷人的制度"是  相似文献   

6.
你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唤醒"的是心灵的哪些东西。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们都深深认同这一点——教育本质上讲是一种"唤醒"。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最终的目  相似文献   

7.
那天的统计课讲的是"可能性".教授说,当我们发现一个人或一件事有A或B的可能性时,概率比同时有A和B的可能性要大.然后他举了一个例子:"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试验.题目是,什么样的男子是最完美的.换句话说你们最想嫁给什么样的男人.来看看在多少男子里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人."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所有的女生都很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概念,教育公平首先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或价值观存在,它表达的是"应当是什么样的立场、尺度、准则来协调和分配人们之间的教育机会、资源和利益等等"。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崇尚什么样的生活,就会秉承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与教学主张。对于我来说,简单的生活,清简的语文教育,着实是一种令人向往的自由境界。周国平先生说:"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同样,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教育世界中,"清简"犹如出污泥而不染的青荷,散发着自然清新的芳香,引领着语文教学回归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是一种人的养成活动,其关乎人的生命成长和美好人生。作为教育的一种空间形态,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构成了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我们在谈及学校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两大主题时,实际上指涉了我们对于教育的美好期许。教育关涉我们的生命,是一种为己之学的活动。我们期待着通过接受学校教育使得自己由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更好的状态,显现出生命的应有气象和本真样态,达至生命的妥帖地安顿而在现实中,有知识而无文化的人的培养,是人们对于教育的一种不满和抱怨为此,对于教育中人的培养问题,无疑需要我们重新回到教育的永恒话题——教育是什么,我们究竞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同时,随着人们对优质学校教育的现实欲求曰渐提升,回到学校教育自身,思考"什么是好的学校教育","好的学校教育如何可能"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邓小平同志从国家发展和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紧紧把握时代形势,提出了新时期高校教育的一系列思想理论,精辟的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为新时期中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发展和政策的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对绝大多数农村学生来说,初中毕业便意味着其学校教育的终结和职业生涯的开始.这些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素质,或者说,农村初中把一批什么样的人送回农村,这是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对此,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而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苗培育得更茁壮,让花开得更鲜艳。一、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是什么样的教科书,什么样的思潮,或什么样的惩罚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我曾经接了一个班级,这个班级的成绩全校倒数第一名,班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教学多年的聋校数学教师,面对着聋哑孩子的现状,我不止一次地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我究竟该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什么才是针对他们的灵  相似文献   

15.
申东红 《中国教师》2014,(24):80-81
<正>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绝大多数学生会在本校学习九年。九年的基础教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常常思考,什么样的教育能给学生的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终生有益的教育?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探究,我校提出"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的教育理念。这里的"读好书"指的是读经典,学校从2007年开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如今学生在小学阶段积累了大量的诗词、古文,语文课上的  相似文献   

16.
正人的一生,无论你是谁,或者是干什么的,都会经历三种状态。否则,你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第一种状态是经历人生。当一个人一出生,就注定了他会处在什么样的环境。自然,他的一生会经历什么样的人生基本上就确定了。因为,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从小会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受到什么样思想的启发和影响,将来会向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因而,也就大体有了一个将来经历什么样人生的方向。为此,经历人生是每个人都必须要  相似文献   

17.
和克纯  邱开金 《职教论坛》2012,(36):11-13,73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始终面临着"两难决择"。强调职业技术或能力,被质疑是功利至上;推崇生本,重价值导向,又被冠以普教样本。现代职教最完美的"人职匹配"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受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启发,职教的全人教育不应是人与职的排斥,技术教育与职业信念教育的结合才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18.
不管我们追求什么样的教育,或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关注儿童的发展才是我们教育真正的追求和根本实质。在这一点上,笔者特别欣赏徐斌老师的"无痕"教育,他这种"无痕"教育,将教学的目标直接指向了"学生。"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一名教育局长,主政一方教育,他肩负什么样的使命,他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以什么样的方式履行他的行政职能?是"人、财、物"一把抓,还是"责、权、利"一肩挑?面对基层学校,是领导还是服务,是检查还是指导?如何激发校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如何打造高效精干的机关队伍?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邵建华这样一个"没有教育专业背景"且"专做看似与教育无关的事情"的"局外人"履新近三年来,以他的教育"新政"令张家港教育"风生水起""气象万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审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基于课标、教材和经验组织教学是其惯性思维,即比较关注数学学科自身知识与内容的教学,很少系统思考"教出什么样的人"。那么,数学学科究竟对一个人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如果说课堂是教育的主要场所,那么当前数学课堂该怎样变革才能顺应核心素养的时代呼唤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