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大学地理教育是学英、美,地理系内是不分专业。课程只有必修课与选修课区别,必修课是所有学生必须学的,选修课可以按学生的意愿进行选择。因此,地理系内的学生所学的课中,必修课是相同,选修课中,亦有不少是相同的,可以说,各个学生的课程大多相...  相似文献   

2.
按照新课标的总体要求,必修课与选修课是并列的两个独立的教学体系,必修课定位为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选修课的定位是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必修课必须上完1—5的必修教材,所花时间是1.25学年。选修课分五个模块,必须用1.75学年来完成。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须致力于"必修"与"选修"的双赢,但在实际教学中,一线教师常常感到必修课的课时很紧,选修课教学的战线又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中.必修课与选修课共同构成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补充。学生对选修课给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能否从一门选修课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与意义是学生选修这门课的重要依据。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实现选修课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我以《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这一模块中的“王安石变法”谈谈自己的教学构思。  相似文献   

4.
<正>选修课程作为必修部分的延伸与补充,在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探索,升华学生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在科学选择、学法指导、结合必修诸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研究。一、科学选择,是上好选修课的基础课程标准指出,必修课侧重于语文知识的掌握、积累和运用,选修课则更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感悟、体验、实践与探究,以及鲜明的自主性。显而易见,选修课与必修课紧密相连,但绝不是必修课的复制品,不能按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的实施是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具有选择性与差异性的教育。二者在教学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就中学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司马迁文选的教学,以文选所体现出的生死观为结点,浅议如何教授必修课和选修课及把二者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从而发挥必修课和选修课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如今的高中语文除了必修课之外还多了选修课。选修课的增添不是一时兴起,它是根据如今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目的开设的,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从多方面补充必修课所存在的不足,同时它对于我们老师和学生而言,是一种挑战,是一门新的事物,如何能够选择好的选修读物将其与必修课相联系,如何分配选修课的课时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下面笔者粗浅地谈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展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唐伟 《语文天地》2014,(2):68-69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主要包含选修与必修两类课程,选修课是必修课的补充,两者结合,可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学生学习必修课所花费的精力与时间要比选修课多。选修课相对于必修课来说,更具深度,但由于时间较少,在进行选修课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索,让学生体会语文课程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一、我说选修课 改革后的高中新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组成,必修课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强调的是“公平发展”;选修课是让学生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二者具有等价性,没有主次之分,是一种互补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新大纲规定 ,高中数学采用必修课为主 ,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必修课内容是高中学生共同的基础 ,即高中数学课程中对高中学生统一规定的基本要求 ,安排在高一、高二开设。选修课是学生在学习必修课的基础上 ,为拓宽和加深知识 ,培养特长而进一步学习的课程 ,安排在高三年级开设。选修课要求具有层次 ,分为选修Ⅰ和选修Ⅱ两种水平 ,根据学生毕业后的不同去向及学习能力的差异 ,实行不同的要求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志向、兴趣和需要 ,自主选择其中一种水平学习  相似文献   

10.
杨杨 《广西教育》2013,(27):1-1
厦门大学开设“攀树运动”,中山大学开设“哈利·波特与遗传学”,广州大学开设“生死课”。这一门门“潮课”被媒体报道出来后,博得了不少好奇的眼光和喝彩声。这些高校甚至出现了学生“抢课”的现象,对于一门选修课而言,这种情形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在我国,高等教育开设课程的方式普遍是必修课加选修课,选修课给予了学生适度的选择自由。然而,对待自己的学业,现今的很多大学生戏谑“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特别是在选择选修课时,易得高分、老师不严、方便逃课成为标准,选修课成为混学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程。这些“潮课”的出现,无疑为死气沉沉的选修课带来了一股清风,也为今后各高校改革选修课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河南省普通高中体育选项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普通高中体育教师的专项结构不合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充足;学校开设的选项内容与学生喜欢项目不一致;部分学生选项具有盲目性;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形式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本科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本科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重学科专业课,轻教育基础课;必修课安排多,选修课安排少;课程设置过分专业化;学科课程多,活动课程少。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本科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情况,结合我国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的现状,我们认为,我国本科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增大教育基础课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加强通识课程,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增大选修课比例,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公选课是通识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的具体实践。因近几年才开始实施,因而存在课程性质认识模糊、课程体系不科学等问题。通过明确公选课的公共性、选择性和辅助性,在全面分析学生专业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公选课体系,订立课程标准,向教师公开"招标",择优任课,对学生加强专业发展动机教育,引导理性选课,从而促进公选课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据调查,我国高校选修课的教学和管理还不甚完善。选修课的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兴趣不浓,逃课现象严重。选而不修、注重实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有鉴于此,应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多开选修课,加强选修课教学的管理,确保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要适度增加实用性选修课的数量,并合理安排选修课的授课时间。  相似文献   

15.
公选课在高校课程体系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公选课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信息技术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其应用于公选课教学中,能够多方面、多层次地满足学生需要,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公选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培养目标的作用。以仪器科学与技术课程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的方法,细致分析了公共选修课课程目前的教学情况,对提高公共选修课程的授课质量作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选课和教学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比如选修课课程设置、学生选课的功利思想等。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决定着高等财经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专业教育目标的不同定位决定着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并进而决定着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学与管理的侧重。一般而言,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都比较重视必修课,其运行机制比较规范,而对于选修课却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足、运行机制不甚完善等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改善。本文从会计学专业开设选修课的必要性出发,通过对某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实施问卷调查,了解到会计学专业选修课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着选课盲目、学分惟重、急功近利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学生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健全选修课管理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动机视角下公选课教学与管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动机为视角分析公选课教学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教师缺乏成就动机,形成"教学倦怠";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形成"学习倦怠";工作人员缺乏成就动机,形成"工作倦怠"。缓解、消除各方面的倦怠,提高公选课教学与管理质量,应优化公选课课程结构,整合公选课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建立教师与学生参与公选课管理与决策机制,加强选课指导,建立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制度。也就是要通过提高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动机激起水平,促进公选课教学管理质量不断提高,发挥其在实现教育理想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非必修类专业课教学实践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数字控制技术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开展本科四年级非必修类专业课的教学实践。通过调研,提出了一些用于该类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如尝试引入新颖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做到教与学并进。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