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起养蝎,恐怕许多人都不会陌生,那股席卷全国的全民养蝎热潮肯定至今有人还记忆犹新。那段时间,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广大农民纷纷把投资的眼光锁定到了养蝎事业上。与此同时,许多养蝎公司也纷纷应运而生。一时,养蝎市场秩序混乱,企业情况纷繁复杂。有的公司打着无须技术、不用厂房、老少皆宜、简单易学的口号纯商业性炒作,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英庄乡,一个偏远乡村,一户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奇迹正是在这里发生的。有谁想到,长期困扰生物学界、制约我国特种养殖业发展的“人工科学养蝎”课题,竟在一位农民手下寻得了答案,从此揭开了生态化养蝎之谜。这项研究成果,为发展我国  相似文献   

3.
有谁想到,长期因抗生物学界,制约我国特种养殖业发展的“人工科学养蝎”课题,竟然在一位农民手里寻得了答案,从此揭开了生态化养蝎之谜。这项研究成果,为发展我国现代化大农业,有效保护自然生态,培植并扩大自然生物资源链,发展生物医药学与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开辟出一片亮丽的新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一、引子当著名动物学教授、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宋大祥博士认真听完贾荣涛的讲述,看完由他撰写的长达1万余字的《无冬眠养蝎技术研究报告》后,深为面前这位年轻人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执着追求、忘我拼搏的精神所感动。经过答辩,当即挥笔写下了自己对该项科研成果的鉴定意见:“河南省洛宁县陈吴乡陆南养蝎场贾荣涛同志经数年的探索,使人工养蝎的存活率从不到5%提高到70%,养蝎周期由三年缩短为8个月,由每年繁殖1胎提高到3胎,这在养蝎技术上是一大突破,它不仅为养蝎界提供了科学的养殖方法,而且填补了一项空白……。瞅着从博士笔…  相似文献   

5.
李伟 《华夏星火》2000,(5):51-52
花房养蝎是根据动植物共有的生长特性和呼吸的互补性进行的人工高效养蝎,也就是给蝎子建造一个花房,使动物和绿色植物在同一空间内生长。其原理是: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都需要一定的温湿度;动植物在呼吸上有良好的互补性和依存性。采用花房养蝎,不仅平衡了蝎窝的湿度,调节了空气,而且还美化了环境,增加了效益,使蝎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长发育、交配繁殖,大大推动了养蝎业的发展。 1.场址选择一般心选择保温性好、向阳、密封性好的房间,在室外可选用玻璃棚或塑料大棚(注意饲养室内忌放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药品)。总之,场地的选择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具有加温功能和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广饶县黄河全蝎养殖协会成立于2006年8月,现有会员108名,扶持发展养蝎户316户,投放良种蝎32万只,繁殖仔蝎600万只。协会带领农民群众科技致富,着力培育养殖全蝎特色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蝎子养殖、加工基地,仅一年时间,使当地农民增收100余万元。年前,被广饶县人民政府授予“全县农民优秀合作经济组织”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养蝎的诀窍     
不少人靠养蝎走上了致富路,但也有不少人由于各种原因而血本无归。笔者坚持不懈养蝎十几年,终获成功。为使朋友少走弯路,笔者把自己这几年来所遇到的问题.受到的挫折加以总结,供大家参考。一、南方人到北方买蝎种,由于环境、气温、温度等方面的差异,蝎子水土不服,会逐渐死亡,有些蝎场为了赚钱而胡说什么蝎子在任何地方都可养,这是骗  相似文献   

8.
据《实用技术信息报》报道,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内蝎类学术界权威刘建华特别提醒热衷养蝎者:投资需慎重。据他说,一些单位对养蝎技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人人都可以  相似文献   

9.
室外自然法养蝎具有仿野生、仔蝎成活率高、管理粗放、投资少、收益高等特点,非常适合在农村推广。蝎场要选择背风向阳,远离污染源的厂矿,土质以微酸或微碱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1.蝎池的建立场地选好后即可根据养殖规模的大小建设蝎池,一般以200~600平方米为宜,池的四壁为一道用砖  相似文献   

10.
本中心独家隆重推出特优“东亚四号”良种蝎 (一)商品蝎市场需求巨大,价格逐年上涨,养蝎大有“钱”途蝎子既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又是现代生活小的高级滋补品和美味佳肴,其药、食两用的独特价值举世公认,尤其是科学研究表明,蝎毒对威胁人类健康“二大杀手”之一的癌症有特殊疗效。因此,商品蝎需求量越业越大。长期以来人为捕捉和生态环境破坏导致野生  相似文献   

11.
目前风靡全国各地的养殖大骗局——养蝎致富快,这一陷阱正在四川各地蔓延,使不少人上当受骗。它在重演九十年代初四川资阳海狸鼠大骗局的一幕。海狸  相似文献   

12.
青年农民刘天龙由空手捕捉苍蝇到人工养殖蝇蛆,从捕蝇能手变成养蝇大王,去年以来,每月卖蝇蛆收入1万多元。前年,他听说蝇蛆营养高,是养殖禽畜的好饲料,就学习了人工捕捉苍蝇技术。带  相似文献   

13.
新专利     
KC08-01 优质高效热带果树种苗繁育 方法KC08—02 大鲵人工繁殖方法KC08-03 四季快速养蝎方法KC08—04 高效生根剂  相似文献   

14.
蝎子,又称全蝎、全虫,是国内外紧缺的名贵中药材,用途广泛,经济价值很高,值得大力养殖及加工。一、养殖养蝎是轻劳力工作,一个劳动力一年可养20~30万只。 1.蝎池建造蝎子喜欢在荫凉温暖的地方生活。可用池、箱、盆、缸、钵等饲养,但最理想的是用立体框架池。池的形状类似商店的货架,每架上下距离0.35米,左右距离1米,架前后2~4根柱,背后和左右下部分用木板或三合板钉上,各裂  相似文献   

15.
谈蝎     
蝎产于溫热两带,最长可达18~20厘米。某些种蝎有毒,尤其热带产的极毒。据实驗,蝎毒素的毒力不亚于眼鏡蛇毒。因此,我們把蝎視为可怕的毒虫,一概在捕杀之列。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世界上属节足动物門、铗角类、蜘蛛綱、蝎目的蝎类有600种之多,而有剧毒的只不过几种。蝎常吃掉蟋蟀、蝗虫、蝶、蛾及蚜虫等,无形中为农业生产除害;即使毒蝎也常被用作  相似文献   

16.
目前,鳖的人工养殖热潮已慢慢退去,有些地区已转向养龟。那么养龟的前途又会如何呢?我们不妨以养鳖的历程来对比一下。从养鳖来说,1980年前后,我国从南到北掀起人工养殖热潮,1995年达到顶峰(每只小鳖售价35元,一些地区每公斤成鳖卖到400~600元),前后经过15~16年稳步上升的发展期,至1997年市场饱和,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15,(2):44-45
<正>湖北天峡鲟业公司保护了全球17种国宝鲟鱼,带动了全国鲟业的发展。以清江库区农民网箱养鲟产量为例,占全国1/3。2013年,一个县级市的宜都农民养鲟年收入20多亿元,数以万计的农民单户网箱养鲟资产达百万元之多,拥有数千万资产者比比皆是……面对环境严重污染、产品质量无法控制与农民致富的矛盾,天峡公司20多年探索的"地上新农村、地下鲟鱼城"天峡农家别墅,不但破解了这  相似文献   

18.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6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觉得一些媒体和少数养殖场家的宣传与实际有距离也有误区,现简要澄清如下: 误区一、《本草纲目》上有蟾衣药用价值介绍纵观《本草纲目》没有涉及“蟾衣”两字,也根本不见蟾衣介绍。可见这是现代人有意加到古人李时珍头上的,实在是一种现代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苑》2001,(12):61-61
中国是养鹿大国,具有悠久的养鹿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鹿业得以很快的发展,鹿产品的加工、销售出口给饲养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己成为农民和下岗人员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蝎子是剧毒动物,在中国动物中有五毒之称,分别为蝎、蛇、蜘蛛、蜈蚣和蟾蜍,而蝎子则是五毒之首(见图1)。提起蝎子人们都会害怕甚至谈蝎色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学界对蝎物种的研究起步较晚,而对相关知识的推广普及工作做得不够,导致普通大众对蝎子的了解不够深入。目前,我国对于蝎物种相关知识的推广普及工作,仍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笔者在对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参观、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这里有一个专门研究蝎子的"蝎子团队",仔细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