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后现代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诸多的现实问题,袁晓舫的作品表现了在后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坚守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和矛盾,表达了一种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向往和召唤,同时也昭示了这种传统人文精神的回归能够给后现代工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启迪和深思。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探索当代中国体育魅力的文化内涵、特性及其对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金”、“木”、“水”、“火”、“土”文化特性的视角,探讨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传统文化因素,体育文化的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体育文化是体育魅力的内涵特性,深厚的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并提出了从文化的视角对当代体育人文精神建设的构想。研究结论,认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在中国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对体育人文精神的建设,以体育文化引领解决体育发展中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道德精神层面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为中国体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条件。研究价值,认为在当代中国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强调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加强体育组织和体育工作者人文精神塑造,引导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向正确方向发展,以高度的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国体育强国梦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社会特定时空的价值观的整合和提炼 ,是特定时空的人类群体所共同遵奉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规范准则。人文精神有其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当代人文精神的现状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的局面 ,具有典型的两面性或双重性。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 ,要坚持“扬弃”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创造性地建立一个崭新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成中英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海外中国哲学家之一。其“本体诠释学”为当代中国学者开拓了一条融合中西、重塑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养老敬老是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内涵,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农村养老问题尤为突出。社会现实要求人们重新考察传统孝道,在当代社会.弘扬孝道的合理内涵,对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宗白华的绘画美学思想博大精深,其对古典绘画空间问题的研究则开近代画学之先。他明确指出中国古代画家是根本躲避和反对焦点透视的,表现出一位学贯中西学者的理论自觉和自信。通过梳理其理论成果,不仅可以观其研究之脉络,对当代古典山水画空间话语体系的建设更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意识"回归体育本质是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主体内涵,它将隐没在自然精神、宗教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精神之中的体育精神升华到独立的普遍性存在,其深刻反映出体育实践活动中主体的"类本性"。近30年来,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多元体育文明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日趋多样化和深层次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这种趋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站在这一视角重新审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对中国体育的和谐发展,以及主导体育价值观的确立具有显著的观念性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对中国艺术特别是传统山水画的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对传统山水画的绘画精神和艺术风格的影响上,从而使传统山水画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和审美样式系统。  相似文献   

9.
张嫣格 《美育学刊》2020,11(1):107-111
在新的文化语境下,作家、艺术家以中国艺术精神为参照系,在文艺创作中探索中国艺术人格的精神建构。在中西文化的对峙中,中国艺术人格立足于传统文人精神,着眼于和谐社会,强调主体审美自觉,追求人格的价值尺度,使中国人格美学思想既具有现实关怀又充满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集体球类项目内涵、案例以及阐述通过集体球类项目提升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途径.论述了集体球类项目具备弘扬人文精神、强身健体娱乐休闲和创造社会财富功能.举出我国男排、女排和男篮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提升国家凝聚力的社会角色案例,结合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阶段的关键时期,全球化、信息化不断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可以借助发展集体球类项目提升中华民族的国家凝聚力,一方面寻求共同目标,另一方面构筑情感纽带,发挥集体球类项目的自身项目优势,开拓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北京人文奥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而人奥运就感向世人充分展示中华化的魅力和神韵,是前所未有,具有开创性的。以中国传统化的视角,通过对民族化的挖掘和利用,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对人奥运主题蕴藏的深层次化内涵和精神实质予以解读,对人奥运的成功展示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今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不容乐观的现实,文章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并就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解放思想,勤奋工作,高举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联系我们学院的具体实际,本文畅谈学习心得,结合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加强学院的党建工作,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等重要问题,作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4.
浅谈武术散打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体现武术本质属性的散打运动如今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如何使散打运动健康的发展,圆武术爱好者的梦,使散打运动成为当今第一搏击运动。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武德和人文精神方面研究武术散打,能够与武术爱好者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5.
伏羲既在中国古史传说系统中位居三皇之首,又是原始渔猎时代的一位英雄。其文化创造活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表现出荜路蓝缕、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追新逐奇、不断开拓的创业精神以及道启鸿蒙、开天辟地的创史精神。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主源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伏羲文化更是一种寻根文化,研究伏羲文化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源头、文明的重要标志和文化精髓。中国古典诗歌诗中所蕴含的强烈道德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淡泊深广的人文情怀和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一直影响着后人,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人文精神的内核。重新强调其现实意义,重视中国古典诗歌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作用,提高国民素养和道德修养,有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文化的视角,通过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差异与互相补充进行分析,从天道与人道互补、人世与出世之互补、阳刚与阴柔之互补、对生命价值不同看法之互补等四个主面,探讨了儒道互补对中国武术人文精神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俗体育在猛亢高歌的现代化社会虽日渐式微,但他所具有独特的"天人合一"文化意蕴却可极好的作为现代化社会后期发展的文化资源及精神补充,为民所用。通过以大量的古典文学诗歌考证作为"天人合一"论点的支撑,较为详细的论证了我国民俗体育活动中蕴含着"人与自然之天合一"、"人与神灵信仰之天合一"、"人与社会理义之天合一"的三重"天人合一"境界,"天人合一"作为民俗体育的文化意蕴在当代社会仍有着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