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士精神是中国人一项重要的精神传统,是中国式的知识独立传统。一部分人认为,世有道,隐为耻,世无道,隐为荣;也有一部分人以退隐为终南捷径,目标还在于更大的功名富贵。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隐士精神。真正的隐士精神是人对于政治的自觉的疏离,是真理、知识、自由对作家的至高无上的召唤,是人在权势富贵和智慧自由之间的义无返顾和更为本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隐士之于社会、自然与时间,都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与生命体验。他们最终把自然看作是以灵的归宿和生存的价值为取向,并以此作为新的生命起点,重新审视和建构自我与社会、历史、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透过隐士的心路历程和由社会而自然的生命跨越,可以看出,隐士由社会而归自然的过程,是其社会意识淡化、自然意识强化而时间意识深化的过程,纵观这一过程,可揭示出隐士与自然情结的心理之谜。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多元文化并存,尽管有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仍不乏非主流文化的流行。魏晋时期就是非主流的隐士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通过魏晋时期的隐士及其文化创造,我们可知:隐士与隐士文化的产生原因种种,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主流文化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并对主流文化产生积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4.
先看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相似文献   

5.
隐居九华山的名士既有费冠卿、王季文等弃官而隐者,也有如杜荀鹤等隐而为官者,还有张乔、许裳等因战争结束官场生活而隐者。隐居生活丰富了这些知识分子的艺术情感,隐士们在隐逸中创作的灿烂艺术又使得九华山更具丰厚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6.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产物。西安文理学院学院王广新教授的《中国隐士的品格》一书,介绍了中国隐士文化、隐士性格,分析了隐士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从隐士和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7.
从本质上讲,隐士的存在是一个政治问题。明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及由此引起的士人与皇权的激烈冲突,是这一时期隐士数量较多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人向来是爱吟风弄月的、抒怀叹世的,而且也喜欢将个人的性情融入文字,使文字灵动起来,具有精神,闪现出智慧的影子。屈原、曹操、陶渊明、李太白……都曾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精神的飞舞乃至涅槃。  相似文献   

9.
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科学产生过很大影响。本文主要讨论隐士对传统数学和数学教育的贡献及其研究数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张专长,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中国唐朝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他16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代的隐士常常被人与无足轻重的葫芦联系在一起,"无益"又"无用",生命之轻承载着隐士生存之重;出仕的君子则是"比德于玉";隐士不臣君主,不友诸侯,让君主难容,因而受到迫害。隐士只好或佯狂于世,或遁迹深山,以求全生。  相似文献   

12.
隐逸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隐士是隐逸行为的实践者,是隐逸文化的主体,承载了隐逸文化的主要内涵。理清了"隐士"名称的种种迷障,便可把握住隐逸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本文主要考察了隐士的二十三种名称和两种别名的来历,并论及十个既可称呼隐士又含有对隐士分类性质的名词。  相似文献   

13.
隐士和熊     
《小学生天地》2011,(11):28-31
下面讲的是一位远离城市、隐居在森林深处.连一个亲戚朋友都没有的隐士的故事。 隐士总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好像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与他无关,其实他内心十分渴望像其他人那样拥有亲情和欢乐。于是他决定去找一个愿意和他交流的人或动物。  相似文献   

14.
隐士和熊     
有一个没有亲属的孑然一身的人,独自住在远离城市的荒僻的森林里。虽然隐士的生活在故事里被描摹得天花乱坠,但适宜于离群索居生活的可绝不是寻常的人。无论是处在安乐或是忧患之中,人类的同情总是甜蜜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宋初四大名隐之一的魏野,隐居于山林,有机会出仕却不愿做官,过着安静闲逸的隐居生活。但是他的生活来源大部分是靠朝廷的支助,以及免去各种税款,而且与其交游的大多数是达官贵人或地方官吏,从他的诗歌中也可以发现魏野还是很关注政治和朝廷的,由此可见魏野也不能算是真正的隐士。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陶渊明的多次入仕、从其归隐后诗体现出来的思想来看,陶的归隐乃是不得已为之,是社会不能见容的结果,是理想不得伸的转向。陶在归隐后,仍念念不忘“樊笼”般的社会,仍渴望知遇贤主明君,希望自己的大志能得以伸展。由此可见,陶渊明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相似文献   

17.
论定罪情节     
定罪情节是决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决定构成犯罪的各种情况,犯罪构成事实是定罪的重要情节,但是,还要看其他定罪情节,主要有法定情报和酌宝情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18.
隐士是隐逸文化的主体,也是隐逸文化主要的承载者和践行者,集中体现了非常丰厚的文化内涵。符号化的隐士,被人们当作是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拒绝参与现世社会政治活动,超越世俗名利的代名词。其实,这是对隐士的美化,更是一种很大的误解。通过考察"二十六史"隐士传记载的三百多名隐士,则会发现这样一些基本事实:家庭背景对隐士相当重要,做隐士需要家族强有力的支持;隐士和政治密切相连,大多数隐士离不开政治;隐士队伍驳杂不纯,主体上应归入统治阶级范畴,小部分属于庶民。借助"二十六史"隐士传,就能消除笼罩在隐士身上的神秘面纱,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上的这一另类群体。  相似文献   

19.
隐士,作为"士"阶层的独特部分,代表了先秦时期十分重要的一个文化群体。他们或笑傲山林、吟风弄月,或出入市井,甘居贫巷,或隐以蓄志,以待时机。尽管目的、动机或许有所不同,价值取向亦参差各异,但隐而不发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隐士一般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对于世道人生,尤其是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昏乱具有较为深刻的感知。而隐逸文化以及表现于其中的道德生活都是对于这种感知的反映,由此而成为了先秦时期值得重视的一种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20.
隐士是我国古代社会的特殊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时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他们有不同的隐居方式,所以又有不同的隐士类型。作为士,他们掌握着的一定的文化知识,而作为隐士,他们又不得不自食其力,且多以农耕为生,知识与劳动实践的结合。产生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形态——隐士文化,其哲学基础是对道家出世思想和儒家入世思想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