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一项调查表明,哈尔滨有超过一半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当教师。这显示出家长对孩子未来选择职业的观念正俏然地发生变化,“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的传统观念已成为历史。被调查者中有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及个体工商业者和下岗职工。面对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发生的深刻变化,他们不约而同地想把孩子培养成教师。这次共调查了2024名家长,有45.5%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教育工作。(《扬子晚报》1999年12月6日李连生摘哈市逾半家长希望孩子当教师  相似文献   

2.
“吃偏饭”对孩子成长不利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为使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材,很多做家长的都希望他们在小学就受到额外照顾,吃到“偏饭”,得到别的孩子得不到的一切。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超过其他同学。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吃偏饭”,不少家长千方百计打通“关节...  相似文献   

3.
“孩子是我们的一切,是我们的全部希望。”这几乎成为现代社会中家长们的口头语,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总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家长身份,认为孩子的可塑性大,完全可以根据父母的意愿任意加以塑造:要他们学什么就学什么,要他们怎样学就怎样学,要把他们培养成什么家就可以成为什么家。有许多家长顽固地坚持自己  相似文献   

4.
家访小议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老师更希望自己的学生早日成人成材,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应当有共同语言。但实际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却往往严重脱节。从步入校门的那一天起,学校就教育学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而家长却成了孩子的“勤务兵”,为孩子提供各种“服务”。这样两种不同要求和做法的结果,只能导致他们缺乏自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且存在依赖心  相似文献   

5.
日前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全国首次教育伦理学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出:“别让孩子成为家长的‘替身’。”许多家长并不是真正为孩子的前途和健康考虑,而是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的“替身”,让孩子将来为自己争面子、挣大钱。孩子的肩上背负了家长太多的期望。例如,有的孩子并不喜欢学琴,但家长认为学琴可以让孩子将来出人头地,还有的家  相似文献   

6.
范瑞婷 《教育》2012,(2):32-32
“没有一个家长舍得自己的孩子没成年就离开家出国留学,其实真是无奈,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更好的教育。”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我国近年来留学热及国外高等教育的优势时,身为母亲的周容动情地说。  相似文献   

7.
关承华 《师道》2006,(8):51-52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过单一、过主观是目前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不再重谈,只想提醒一些不承认自己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家长,您所表现出来的“不指望他成什么才,当什么家,以后有养活自己的本事就知足了”,与您的潜意识并不完全一致。我形容这些家长是:一方面用眼睛盯着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别人家的孩子(尤其是比自己孩子更出色的孩子),在羡慕、攀比,甚至有几分嫉妒心态的驱使下,对自己的孩子其实永远是“不知足”,“恨铁不成钢”,“好……再好……更好”成为对孩子永久的…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的入口处,一般指幼儿园的大门和门厅,是孩子和家长进出的必经之地,也是给孩子和家长留下第一印象的地方。幼儿园作为孩子的“家”,要使孩子一看到这个“家”,一走进这个“家”就感到亲切,就能喜欢;家长一看到这个自己孩子即将生活的环境,就感到放心,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新建、改建的幼儿园,大多十分重视入口  相似文献   

9.
有的家长说:“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 有的老师说:“家长不管,不配合。” 其实,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获得好成绩。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 家长和老师的这种误解,往往源于没有很好地沟通。依据时空的变化,家长与老师在教育孩子上扮演着不同角色,他们需要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和支持。 本栏目将陆续发表老师与家长的心语,在家长与老师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0.
单方 《上海教育》2013,(15):75-75
实施等第制后,学生成长记录册上,“计算”“应用”“概念”三栏中记录着“优”“良”“合格”或“不合格”,家长坦言“雾里看花”。尽管百分制被等第制取代已有时日,然而家长的“分数情结”仍然根深蒂固,因为在家长眼中,分数是反映孩子学业水平的最客观的标准。家长既希望通过具体的分值来了解孩子具体的学习水平,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达到“优秀”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培养一个抗“病毒”的孩子□潘玉虎(幼儿家长)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上的事我首先就做不来,因为我没人家“小头爸爸”那些“狗精神”。以前讲大人是孩子的影子,这话不假,可我越来越感到大人这影子已吸引不住孩子了。首先我斗不过电视,孩子的许多“新思维”想不到都是跟电视学的,古人“孟母三迁”就可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圣人,今天咱能迁哪儿去?成天价到处都是“西洋影、暴力片、兵器玩具、花钱的圈”。习惯上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真无邪,可实际上这样的孩子一走出家长的“部控圈”,立刻就会染上“病毒”。轻者,经过一阵…  相似文献   

12.
家长们对自己的“独苗”总是特别关心,有些家长带孩子来医院看病时,孩子并没异常,反倒是家长认为孩子发育迟缓,自己家的孩子比邻居的孩子长得稍矮或者瘦一些,就担心不已。  相似文献   

13.
答:帮助孩子学画画,家长不能采取简单和生硬的做法,首先要了解学画画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还是来自孩子自己的需要?是让孩子自己画得满意呢?还是让家长满意?是让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玩”得开心?还是家长希望得到一幅认为“美”的作品重要?有  相似文献   

14.
内容简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那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呢?教育是一门学问,如果家长在不知道“什么是好孩子”之前,便盲目地按照自己心里的标准去教育孩子,甚至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就会毁了孩子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2005,(11):30-30
普天下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让自己“省心”。希望孩子能“吃得开”、“玩得转”,并能得到他人的欢迎与尊重。自动自发的孩子就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具有高度的自觉意识。总在不经意问给父母制造种种惊喜,而在生活中,也是招人爱、惹人疼,常常被别的父母视为自己孩子的榜样。  相似文献   

16.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意识增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欲望也与时俱增。媒体对各类神童的宣传,也在不断刺激着家长对孩子早教育、早培养的意识。不少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早早就把孩子从游戏中拉到各类兴趣班、特长班中,或学琴像书画,或学英语奥数……希望借此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素养,当然,也有的家长还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有些家长让孩子一两岁就开始认字背诗、学这学那,有些家长甚至同时给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可是效果怎么样,那就很难讲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很多家长刚过中年就感慨人生无常,动不动就拿自己的不幸去鼓励孩子:“我这辈子没出息,就看你的了。”“我的命不好,我要有你现在的条件,我保准┅┅”等,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希望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以理解,但家长不能因此而忽略自己的形象及孩子的感受。我们知道,家长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家长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家长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供养者、监护者,他们还是孩子做人的榜样,行为的表率。孩子们高尚的品德、聪明的头脑、强健的体魄、美好的心灵、勤劳的习惯等都源于家长的教育和影响。所…  相似文献   

18.
一、期望与幼儿园多沟通,多参与幼儿园活动。“希望老师对孩子在幼儿园的各方面表现常与我们家长沟通,以便我们有重点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多举办几次家长开放日,使家长能及时、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以便全方位进行配合。”“望能经常参加你们的教学活动,一学期一次太少。”二、期望老师能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孩子,给他机会,因人施教。“孩子比较内向,请多多训练她大方的性格和讲话的能力。”“我的儿子敏感、脆弱,特别自尊,这是我最近发现的一大缺点,希望老师针对他这一弱点予以教导。”“孩子比较缺乏竞争意识,希望锻…  相似文献   

19.
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脱颖而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共识,但家长们往往关注孩子的学习与健康状况,忽略了对其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一些小学生家长,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家长,常常在孩子写作业时, 自己搬把椅子坐在孩子身边,不时督促孩子别走神、保持姿势,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父母也挺身而出或直接讲解或间接引导,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家长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但在一些小学生和老师看来,家长这一行为却有些“出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