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中,翻转课堂应该承担在线课程的分阶段总结、内容延伸和拓展的功能,把重点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与承担知识传授与考核的在线课程优势互补,避免与在线课程的同质化重复。人文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有问题探讨式和成果分享式,各有优势,宜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加以灵活运用。在总课时固定的前提下,翻转课堂的课时宜占总课时的约三分之一,以保证其质量,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翻转课堂的“讲授”方式以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为目标,应明确要求,把握方向,尊重差异,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其视野,提高其思维品质。分享式翻转课堂要做充分准备,教师进行目标管理,鼓励创新,充分信任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自我组织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的特点,以高职"综合布线"课程为实践对象开展教学实践改革,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教学模式,利用微课网络平台,提高教学效果,为高职实训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翻转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内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而是将宝贵的课内时间移交给学生,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进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本文详细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通过微课与慕课的建设进行课程改革,如何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进行翻转教学,以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思路和课改过程。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2015,(9):84-89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媒教育改革提供了技术保障。文章基于对顶点课程和翻转课堂的梳理,论证了翻转课堂应用于传媒专业顶点课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文章以"微纪录片创作"课程为例,分别从课前活动设计、课堂活动设计两个环节,阐释了翻转课堂模式在传媒专业顶点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文章最后指出,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以及评价方式的改变,是基于翻转课堂的顶点课程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翻转课堂为改进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在分析翻转课堂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计算机软件类课程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要素分析,提出了计算机软件类课程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以《多媒体动画制作(Flash)》课程为依托,对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开展三轮的行动研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计算机软件类课程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并对课前、课中学习活动流程进行了细化.研究成果可以为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兴教学资源"微课"和新兴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国外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国内正在积极借鉴并广泛应用。本文尝试将"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模式创新融入税收实验教学,提出细化"讲解类"、"实践类"、"模拟类"微课程视频库,学生课下观看"讲解类"和"实践类"微课程,课上制作"模拟类"微课程,充分实现翻转课堂效果,也期冀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翻转课堂"这一概念加速席卷中国,成为中国实施教育改革的利器。"微课"与"慕课"作为"翻转课堂"的表现形式,也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不少学者和教师的重视和关注。通过描述中国印地语传统教学方法的现状和弊端,分析印地语教学不同课程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契合程度,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印地语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并以经贸印地语课程为例研究如何将印地语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翻转课堂是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是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为研讨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提供环境与平台,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软件开发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课堂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理论,课堂开发、研讨真实企业项目,将大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阐述翻转课堂的内涵、应用与研究现状,分析了软件开发类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然后,探讨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及其构成要素,为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相关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高校的许多课程都在进行教学改革,改革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的。翻转课堂是以国外的慕课为背景,结合国内的教学模式而推出的教学模式。文中主要讨论了翻转课堂在高校中的推广困难以及翻转课堂在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翻转课堂是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是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为研讨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提供环境与平台,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软件开发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课堂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理论,课堂开发、研讨真实企业项目,将大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阐述翻转课堂的内涵、应用与研究现状,分析了软件开发类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然后,探讨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及其构成要素,为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相关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慕课是一种集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而翻转课堂模式则是一种基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英美文学课程是大学英语专业的重要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人文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新的形势下,基于慕课资源的翻转课堂模式给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机遇,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正确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呢?本文主要对慕课资源及翻转课堂模式进行简要地概述,进而分析基于慕课资源的翻转课堂模式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几乎适用于任何一门课程的培训与教学,音乐类和声课程亦不例外。"翻转课堂"教学平台系统为我们更好利用信息化技术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和声课堂教学实质性重塑需借助翻转课堂的模式和平台,本文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方法及理念提出新的观点,以期获得更高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美国文学》微课制作着手,分析和研究微课和翻转课堂的交互关系,探索英语专业类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探讨微课对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微课是指利用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来的主题明确、内容突出、耗时较短的视频课程,微课可以在课程的全程中使用,也可以在课程的某个阶段使用。高中化学翻转课堂是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意味着学生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体地位的翻转,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本文将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为例,探讨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翻转课堂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育开始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而出现了一种新的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进行的颠倒课堂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适应了当今的教育需求。本文在分析了软件开发类课程实施翻转课堂可行性的基础上,对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有望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教学中思维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我校医学人类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为基础,本文讨论了医学人文课程"翻转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理念与工具、课堂内与课堂外、师资与课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翻转课堂通过对高校管理类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翻转重构,更加突出了能力训练目标,在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心理资本的构建方面效果显著。但翻转课堂模式未必适用于所有的课程;翻转课堂的实质不是传统的"课上教授"与"课下作业"时空次序的翻转重构,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转变,在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学生负担问题和教师的内在激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对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在分析《工程估价》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从课程需求出发,进行了微课内容设计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定额原理与应用"、"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工程计量与计价"三类教学内容所对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前课后学习任务,为《工程估价》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翻转课堂模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以良好运作的重要条件在于注重课前教学资源的科学合理性、制定有效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精心设置课上的内容安排.同时,运用于实践类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模式能够真正使学生成为主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短板.文章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的运用研究,旨在为实践类教学的科学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促进实践教学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20.
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在营养学、医学、食品科学、生物工程、农学等多个专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因为课程具有内容多、抽象概念和机理多、理论知识理解和记忆难、理论与实践融合难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兴趣和热情从而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也给生物化学教学工作带来了压力。目前,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对"微课"与"翻转课堂"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