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江南铜研究———中国古代青铜铜源探索》,是裘士京教授新近出版一部学术专著。该书以历史学、文献学、古文字学、田野考古发掘和科技考古成果相结合,对江南铜的四个发展阶段详加论述,并从“江南铜”这一点切入,牵扯出一系列有关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多有独到的见解,改变了我们许多传统看法,破解了古代青铜铜源之谜。中国最初大量出土青铜器的是夏、商、周王朝政治经济中心的中原地区,但中原及其周边地区作为青铜器主要原料铜和锡的资源是十分匮乏的。郭沫若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中原地区商周时期青铜或青铜冶…  相似文献   

2.
3.
(一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 ,对过去的认识基本上由以下两种体系构成———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革命史和中外通史。于是 ,“历史”在天之骄子的心目中不仅是不完整 ,而且是一元的。在这种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的史学背景———史学史 ,则被认为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体系的建立为郭、吕、范、翦、侯所奠基。而一个尴尬的情况却是此五位“大师”以降 ,很少找出一个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抗鼎人物来。于是 ,一个本十分精彩 ,精彩过当下晦涩、无趣、千人一面的通史著述的历史 ,就被尘封了下去。应该说 ,对这种流弊 ,不少史学史著作曾做过一定…  相似文献   

4.
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殷墟发掘不单纯是一个考古的学术问题,还涉及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史语所学人通过推动立法、制度建设、自我规范、民众教育等措施化解了中央学术机关与地方的矛盾,并以此为契机,通过考古工作规范的建立和外部环境的塑造,为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对其后的田野考古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史学堪称大师大家者,不外四人——“二陈一吕钱宾四”。四位先生,无论著作数量、质量,还是史学理论方法上之创建、成就,都足以震铄古今,遗泽万世。其中,陈寅恪先生才情最高。游学欧美十余载.精通古今多国语言。博闻强识,学贯中西,  相似文献   

6.
本期“六朝研究”专栏发表的五篇文章,除王志高《六朝建康城遗址考古发掘的回顾与展望》外,涉及到了民族、宗教、政治、文学诸端,而按照我的理解,又都与制度或者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7.
秦安大地湾遗址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本文对其发掘过程及概况进行简单介绍之后,重点对大地湾遗址的重大历史贡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人物画“传神”说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欣 《鸡西大学学报》2005,5(1):91-92,96
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人物画“传神”说的理论内涵及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探讨,学习先辈不囿旧制敢于创新的精神,以继承和发扬古代人物画中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9.
李梓维 《下一代》2011,(2):18-18
中国有着传承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已经成了她的代言。而今,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唐,认识和了解一位悲情帝王——李煜。 从古至今,想当官的不少,回望历史,有多少人身披血雨腥风坐上了那不过三尺的龙椅。可就是有这样一个人,偏偏不想做皇帝——他就是李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文化散论))具体评价了中国历史上的典型人物,分析了以往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提炼出了新形势下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和要求.它从学术上厘清了历史理论问题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将区系文化、民族精神纳入到历史理论的考察视野中,拓展了中国历史理论的研究范围,丰富了历史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1.
高新来 《老年教育》2007,(10):18-18
收到今年第7期《长者家园》,我首先浏览目录.当目光落到"银色论坛"栏目时,我的眼球一下子被《发掘你的天性》这个标题吸引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河流域地区的考古发掘成果与楔形文字的成功解读,使一门新的学科亚述学应运而生。1857年亚述学诞生后,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曾经一度死亡的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开始复活。经一个半世纪的发展,亚述学在西方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许多专门研究亚述学的研究中心,创办了一些专业杂志,定期召开国际亚述学大会进行学术交流等,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舆图中有一种叫历史地图的类别,上面标记了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国家的地理位置,它是研究区域变迁和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依据。但至今很少有人提起这类地图中有谁注明了一个叫“亚特兰蒂斯”的地方,可有关这个王国的说法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  相似文献   

14.
钱穆先生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一直站在维护中国文化的立场上,从中国的历史着眼,肯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地位,反击"西化"论者贬低本族文化的论点。始终致力于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全面考察,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特质,强调中国文化的长处和价值,重振民族的信心。作者就读钱穆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的感受抒发对于钱穆先生史学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文化论坛》2010,(4):F0002-F0002
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贵州大地上,有着早熟的古代人类文明,如猫猫洞、穿洞、大洞的考古发掘就是明证。在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制正式确定后,明清文化则成为贵州古外文化的高峰。  相似文献   

16.
悠久而辉煌的文明,总是难免遭遇自然灾变的袭击和兵燹战火的损毁。所以,文明往往就概念化为书写的历史,文明往往就沉积叠压为有待考古发掘的地层。甚或文明疏离为我们陌生的奢侈品,隔膜在教授们的高头讲章里奇货可居。  相似文献   

17.
宋人陆游诗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拜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耿世民教授穷毕生精力、历经半个多世纪几易其稿所著《新疆历史与文化概论》,始真正悟得陆诗真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是各个民族的人民一起创造的,形成了庞大的文化宝库,对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古代北方就存在一些少数民族,比如东夷、南蛮等,这些少数民族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文化。本文重点分析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提出影响因素,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悠久,厚重;中国文化,丰富,灿烂。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又反转过来哺育着世世代代各族人民.如此螺旋般地前进.形成生生不息的、连续发展的伟大机制。这个机制蕴含着多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深刻意识.蕴含着“彰往察来”的启示意义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言以蔽之,中国历史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与多学科的整合——《璀璨的文学艺术》听课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的综合性尽人皆知,它几乎包容了我们生活中目所能视、耳所能闻、心所能想的一切。见怪不怪的是,教育中自从有了学科的分野,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不再像生活中的历史那样浑然一体,而是被割裂得支离破碎,某些历史反倒被划归别种学科了。然而,不管你划归了谁,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毕竟要恢复浑然一体的本原,纵使历史教科书不写,历史教师却不能漠然视之,不讲“完整”的历史就难解孩子们心中的疑虑。这样,历史教师就不得不“越界”从所谓其他学科去“借”历史,辛苦归辛苦,但这事却必须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