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验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搞好农村学校的实验实践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教材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更主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的综合能力。下面笔者就把这几年来点滴经验作以总结。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物理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分析,总结了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设计实验能力、以及掌握实验方法能力的提高具有独特的优点;同时也是提高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学好高中化学教学,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具体而言,要进行课前预习,巧妙听课主动思考,通过练习巩固课堂成果,重视化学实验培养动手能力,还要善于归纳总结。只要学习方法正确,就能使学生轻松地学好化学课。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实验是学生掌握和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本文论述了通过"对比"方法探究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猜测与假设、得出结论、反思与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物教学》2016,(10):40-41
学生通过对实验原理的探究、分析,实验过程的观察、思考,以及实验结果的总结、归纳,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三高、三重、三戒",让学生看到课堂学习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中学化学从表面上看知识点零散规律性不强,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比较和归纳,只有在比较归纳后才能梳理好知识脉络,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观察、思维、实验和归纳总结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规律,帮助学生自学,化学学习成效主要取决于精选的学习内容与学生智力活动融合的程度。教师可从多方面探讨如何增强学生归纳化学知识的能力。本文是对书写氧化还原方程式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变与不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灵魂,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规律和技巧,让学生巧妙运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迁移发散思维,建构新的知识网络,并发展学习能力。渗透"变与不变"的思想,能启示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具体可以从引导观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迁移延伸、实践应用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在实验教学中可从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实验三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进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加强实验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操作能力的增强。现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一点浅见。1 明确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选择性的认知活动。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并将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主要现象中来,观察效果就会显著。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其观察目的是:弄清产生沸腾现象的过程,掌握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让学生带着水在达到沸点以前,水面出现了什么?这些现象有什么变化?沸腾时,水面上下有什么变化?及其与加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7,(4):55-56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难点较多,引导学生从内到外对心脏的结构进行观察,在观察中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观察中总结规律,把血液循环的途径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形成心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以氨气喷泉实验、氨和氯化氢反应、铜与浓硝酸反应三个实验改进为例,让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借助化学实验,培养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改进,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视野.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实验教学中 ,采取“三多”的办法 ,突出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多观察  小学自然教材中 ,相当一部分实验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获取知识的 ,如果不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不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学生没有良好的观察习惯 ,那是很难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自然知识的。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 ,才能让学生真正发现、理解和掌握科学的、带规律性的东西 ,才能总结、归纳出正确结论。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让…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我们在高中开发建设"普通话与方言"校本课程提供了坚实的依据。"普通话与方言"校本课程是集语言知识、语言规范、语言运用能力为一体的选修课,是培养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和交际能力的基础性课程,旨在使学生理性认识,掌握方法,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多年来在高职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分层突出能力培养目标,采用现场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互动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加强学生实验实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主要内容是观察、描写一次实验的过程。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发现",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的延续与提升。本次习作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有序表达。学生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掌握运用多种感官感受事物变化的过程,并条理清楚地写出来,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有序表达的能力。难点在于如何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并准确描述自己的心情。  相似文献   

16.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在实验教学中可从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实验三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教学中 ,需要注重学生能力与其他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确保学生自行探求知识、获取知识与能力。1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掌握自主探求知识的方法  学生实验必须具备的技能有 :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及教材的安排逐步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技能与方法的训练。1 1 实验能力的训练实验能力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基础 ,它贯穿实验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掌握实验方法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从而使学生逐步具备自主实验的能力。设计实验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它能拓宽学生的知…  相似文献   

18.
谭献新 《高中生》2009,(6):42-43
一、考查教材中基础实验的原理、步骤等这类试题以教材所列实验内容为命题材料,考查学生对实验技术的掌握,对实验原理、步骤等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总结.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恰当的语言对实验结果作出科学描述和解释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8,(29):155-156
在高中生物课程学习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更是高中生学习生物时必须要掌握的实验内容之一,是学生第一次对探究性实验有所接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将生活实践与生物实验内容结合起来,对实验过程进行思考优化,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培养与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高中生物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所需注意的事项以及相应的优化改进方法,希望能够对高中生学习生物实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物理知识教学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