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课标分析]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本条标准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层次性,首先,学生要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次,能够通过所绘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干湿性质和移动规律;最后,  相似文献   

2.
3.
正一、考点扫描(表1)二、知能构建1.大气受热过程(1)思维链: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返还地面。(2)原理应用: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孟志三 《新高考》2009,(9):60-63
考点扫描——自然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自然灾害的产生与类型及其对工、农业产生的影响;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等部分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是湘教版地理必修I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原因在于本节内容相对抽象不易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课标、教材、学情三个方面进行基础分析,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及内容的重难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明华 《文教资料》2014,(33):174-175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教学能否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指导,能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前地理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大气圈与天气、气候"部分内容为例,对其教学目标、教材进行分析,再配合以具体的案例解析,希望教师和学生从本单元的教与学中,认识到地理知识对学生的重要性,力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顺利地度过高中地理的学习生涯。  相似文献   

7.
用三条等压面分别表示出低、中、高三个不同高度气压分布f如图1)。当受热不均时,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冷却下沉,产生垂直运动;与此同时,上升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高空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下沉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高空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如图2)。由于高低压产生,使得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进而产生气压梯度力,促使空气由高压向低压的水平运动,遂形成闭合的大气环流——热力环流(如图3)。  相似文献   

8.
科学分析教材有利于教师厘清各知识点的层次结构,为教学设计指明方向。文章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建构教材分析框架,以湘教版教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一节为例,说明教材编写方式对学生认知负荷的影响,为教师正确分析地理教材提供了方向,并提出了有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风的源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存在的情况下,推动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那地球上的风向就十分单调,只有从高纬(极地地区)吹向低纬(赤道地区)的风,且一律是冷风。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自转偏向力,使地球表面的风向也变得复杂起来,如何正确地判断各地的风向,也就成了同学们学习中较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学法点拨】1.图示法。在理解记忆各风带的风向时.可以结合课本“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进行记忆。2.口诀法。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在1月、7月气压中心的分布,可用口诀“一陆高”巧妙理解记忆。它正好与“一路高”同音,意思是1月亚欧大陆(陆地)是高压,太平洋是低压;7月反之。3.比较法。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区别和联系可列表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大气及大气的运动是地理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几乎每次高考都会有题目涉及到这部分的知识。2008年全国文综卷“气候与自然环境的特点及成因”就占了20分。高考命题中有关这部分内容的命题方式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形:给出图表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气候特点与成因及分布规律;给出等值线分布图分析气温与气压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3.
14.
全斌 《地理教育》2001,(5):23-23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对于第二单元“大气环境”部分的智能训练制定了四部分内容,即读图分析: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分析类比:比较各气压带、风带的特性;综合分析:举例说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举例说明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常发性的气象灾害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下面对有关内容作一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15.
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瞬时或较短时间内的风、云、降水、温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态。也就是我们能够看到和感受到的对日常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的阴、晴、冷、暖、干、湿等大气现象。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Ⅰ》第二单元第二课"气压带和风带"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考点,突破气压带和风带教学瓶颈具有重要意义。一、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精心设计带有悬念的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设计过程,突出学生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提高参与意识,从而主动学习并突破重难点,成为课堂主导。教师将通过一些深入浅出的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探究,成为课堂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联系分析1.高考考点及考点拓展(1)专题考点解读 2008年高考全国考试大纲涉及本专题的考点有: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降水的时间变化;世  相似文献   

19.
李琳 《新高考》2008,(5):97-99
《地球上的大气》这一单元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和难点,因其反映了重要的地理学基本原理和规律,且和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对其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日新月异,既能体现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在历年全国的高考试卷命题中,倍受青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等温大气压强公式进行了详细推导并将该公式进行延伸拓展,得到等温大气分子数密度公式及等温大气中估算海拔的高度公式,从而使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