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基础薄弱的学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很多学生学英语不到一年时间就跟不上了,成为英语学习的学困生。这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老大难"问题,而它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转化"学困生"实弹进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点燃"学困生"学习兴趣之火、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分解目标层次、随机评价激励四个方面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转变"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现在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基础薄弱的学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很多学生学英语不到一年时间就跟不上了,成为英语学习的学困生。这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老大难”问题,而它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难免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这种想象尤为突出,这是每个教师都想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初中英语教师,笔者在帮助初中生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方面做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帮助很多学困生走出了英语学习的阴影,使学生开始对英语感兴趣了,使课堂教学也更有成效了。一、暂时"隔离"大部分学困生由于成绩差而产生挫  相似文献   

5.
尹维政 《考试周刊》2013,(41):105-105
学困生转化工作一直是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农村学困生成因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转化的难度。只要教师尊重英语学困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关心学困生,努力缩短心理距离,学困生就一定会"亲其师,信其道",对英语学科感兴趣,从而自觉、刻苦地学习英语,提高自身英语成绩。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新课标"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要求,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应当认可和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尤其关注对"学困生"的转化,从分析形成的原因到转化相应的策略,努力让"学困生"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英语带来的成功,增强每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决心,并以此改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较差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自从教育教学深化改革以来,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现教育教学的公平性,农村初中学校也按规定逐步取消了重点班、快慢班,实行平行分班。平行班级里,由于学生各个方面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一直成为困扰初中教师的一大难题。如何合理分层,分类指导,分层要求,是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1.农村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现状以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总结有一套反映初中三个年级英语学习状况的顺口溜:"七年级人人得红花,  相似文献   

8.
<正>假如我们对学生进行分类的话,那么可以简单分为如下几种: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学困生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也可以理解为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新课程改革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亦逐渐成为热点讨论的问题。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我也同样面临转化学困生的难题。究竟如何对英语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转化呢?多年来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并进行了具体的实践。通过长期努力,到目前为止我也颇有感悟。下面,我  相似文献   

9.
日常教学工作中,对教师而言,学困生是学校、班级里一个特殊群体。尤其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这一群体占总体的比例会大过城市,究其原因,该群体的形成原因也有其特殊性。近年来,该群体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更多都是关于这一群体的形成原因及整体的对策分析,但相对较少有人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行具体的作业分层设计,并通过该方法对一些学困生进行转化。本文旨在通过在笔者任教班级对学困生的英语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对该做法的有效性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许多学生进入初中英语成绩就下降,成为学习英语困难的学生,这是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直困扰着广大初中英语教师的"老大难"问题。而它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就笔者三十多年来英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对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作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对策,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化教育中,学困生是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农村地区,与城镇教育相比,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整体的师资水平不高,限制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成长。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农村学困生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实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转化。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一直是困扰英语教师的主要问题,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学困生的成因,并积极探索转化学困生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一直是个困扰教学质量的难题和瓶颈,尤其在农村随着留守儿童的增加,学校学困生数量也在增加。农村小学由于缺乏教学仪器设备,教师上课方法单一、枯燥乏味,加之部分教师对问题学生态度简单、粗暴,致使这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成为学困生。另外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困生转化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师有些班级成绩就是突出,甚至本来各方面很差的一个班级或一批学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社会的变革,农村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自卑、厌学、逆反等心理问题已成为阻碍农村小学学困生有效转化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剖析小学生"学困"的心理状态,分析其成因,针对农村小学学困生的自卑、厌学、逆反的心理特征,教师首先应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重塑他们的自信心,其次要努力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再者要倾注真情,用心了解学困生的需要,并适当"偏爱",让学困生的心灵感到温暖。  相似文献   

15.
李雪娟 《教师》2012,(28):97-97
新课改背景下,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对这一"弱势群体"要予以特殊照顾,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化英语学困生的策略,期望促成初中英语教学的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6.
陈晓静 《成才之路》2014,(36):20-21
初中英语以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培养为主,上承高中英语、下接小学英语,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整个英语学习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学好初中英语至关重要。但因为初中英语学科特殊性(外来语种),学生容易因为陌生感和不适应性,出现学习困难,成为学困生。初中英语的学困生是占相当比例的,不过这些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并不严重,因为语言学习受智力影响较小,初中英语又以基础知识为主,只要教师适当引导,学困生很快就能摆脱困境,逐渐掌握知识。但在当前成绩为王的教育大背景下,教师对于学困生的重视和帮扶不够,学困生很容易因此错过最佳的英语学习时机,影响到今后的个人发展。笔者基于此对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进行探析,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农村初级中学的英语成绩普遍较差,大多数学生感到英语难学,产生厌学情绪。特别是到了八年级第二学期,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农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造成学困生越来越多,其中在农村有部分学生辍学主要原因是英语成绩不好。这种情况对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影响极大。现在正处于大力推广高效课堂,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思想,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阶段。那么在农村中学如何打造有效课堂?如何稳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了运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培养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分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还需要更加关注学困生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完成学困生转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形成原因,然后探究初中英语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意义,最后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新时代教育的着眼点应锁定在学生而非教师,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初中生家庭环境的不同、智力发展水平不一、个人基础的差异、学习主动性的强弱等因素产生了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下"的情况。初中英语教师再"一碗端"就会更加造就了学生之间更为严重的"两极分化"。初中英语实行"分层教学,按类攻克",全面调动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最大潜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