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地评价为主,多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因为成长的心灵需要肯定与鼓励。但成长的心灵也同样需要指点,所以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的教育也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可能有很多,但评价的前提应该是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2.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应该有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放大镜"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学会关爱学生、学会表扬激励学生,学会在他们的心中种爱下的种子,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关爱学生的同时,教师也不应该忽视惩罚的作用,它是"爱生"的一个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这是歌曲《爱的奉献》的几句歌词,笔者很喜欢,课余时间也经常放给学生听。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把所有的爱心和激情都奉献给学生,因为笔者深信“爱是教育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怎样爱学生,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有的教师认为不批评学生就是爱学生,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是一种披着面纱的错爱。某位哲人说过,对学生的爱,蕴含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学生进步的因素。不批评学生,其实是偷换了爱的原本概念,完全不批评就是错爱,很可能会误人子弟,爱中有批评才是真爱,才能育出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将表扬和批评相结合是爱的万全之策。  相似文献   

5.
师爱 ,应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内容。对学生实施师爱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渴求知识 ,团结友爱 ,追求真理的良好品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一、师爱有助于学生自尊意识的形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 ,爱和理解是互为前提的。要做到爱学生 ,理解学生 ,教师应具备心理位置互换的素质。教师应经常想到 :“假如我是个学生” ,“假如我被批评训斥” ,一旦设身处地 ,彼此间的隔阂就会消除 ,有助于学生自尊意识的形成。在教育过程中 ,我认为表扬应占主导地位 ,因为他不仅对被表扬者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核心是"爱心"。表扬,是对学生的"爱";批评,也是对学生的"爱"。为了使批评容易让学生接受,使批评达到预期的效果,批评者必须研究批评的场合、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7.
批评,同表扬一样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只有学生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努力地去改正错误,才会更好地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就认为:“表扬是爱,批评也同样饱含着对学生的爱。”而且,从教育的效果来看,批评往往比表扬更能深入人心,更能激发学生行为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老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爱听表扬话是学生的共性,而适当的批评有时候又是必要的。如何把握好批评的尺度,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关键是老师使用批评的手段要恰当,具有艺术性,以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目的。下面是我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因此,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我们有责任让学生生活在爱的阳光下。当然,批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但是,批评要注意分寸!有分寸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心灵,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艺术的运用批评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一、凸显人格魅力,以模范作用引导和教育学生1.爱学生。爱学生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前提和基石。如果一个老师不爱不鼓励自己的学生,那么他就自然得不到学生的爱与支持。做老师的要及时与自己的学生进行沟通,时刻关注学生的想法和他们的成长,不能站在原地看学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们就要及时表扬,表扬往往比批评更有效果,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能批评学生,当学生做错了事情的时侯,我们也要表现出严师的姿态,要  相似文献   

11.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感觉到:教育仅有爱是不够的,教育还需要爱的智慧和爱的艺术。只有提高爱的艺术性。教师的爱才能真正发挥其教育的作用。下面,通过几个案例谈谈爱学生的有效方式,以期对各位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陈玉章 《成才之路》2012,(32):54-55
表扬和批评都是教育激励学生的手段,教学中不能没有表扬。因为,我们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或闪光点。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合适的表扬不仅对学生本人是一种激励,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对于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学风有促进意义。但是,有部分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过度使用表扬语言,很少用批评的语言,即便是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有错误行为表现,有些教师也是多用鼓励的方式,出现滥用现象。表扬并非是绝对的,学生犯了错或出现了错误的学习行为就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  相似文献   

13.
顾伟伟 《上海教育》2009,(19):49-49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尤其是班主任,批评学生似乎不应该成为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专门的权利,它和表扬、鼓励一样,是教育的一种常态形式。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看到批评是一把双刃剑。简单粗暴、没有智慧的批评不但没有让学生改正错误,反而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改正错误的信心,起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18):195-196
"爱"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爱就是教育的源头活水,用教师的爱去唤醒学生的爱,用教师的心去培养学生的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相反,教育如果没有了爱,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总结了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近几年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将对学生的爱具体化为"宽容""民主""鼓励"与"批评"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但需要积极表扬,也需要及时批评。温室里的花苗长不大,没有经历过批评的学生,是经不起困难考验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国外有位教育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扬应占教育的70%,  相似文献   

16.
在班级管理中,表扬与批评是班主任教育管理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表扬是通过对学生良好品质与行为的肯定、提倡、鼓励而进行的一种正面积极的教育,是发现美、倡导美的教育形式。批评是通过对不正确的思想与不良行为的批评、揭露,从而引起学生警觉和制止错误的一种强化教育手段。批评与表扬结伴而行,相融而生。班主任应坚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掌握表扬与批评的艺术,使表扬与批评起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表扬 (1)热爱学生是表扬的前提。学生有丰富的感情,老师要真心爱他们,关心他们。他们就会依恋老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工作其实是一门艺术,一项技巧。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不仅是老师,还要是当学生的朋友。只要用心、用爱教育学生,批评有道,就会得到学生们的爱戴、尊重与支持。班主任工作是艰巨的,更需要班主任工作具有耐心和爱心,讲求方法和对策。对学生的教育,既要严,又要爱,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和"爱"将是我们教育学生的永恒的主题,也是学生实现对自身"人"的发现,对人性的自我唤醒,真正体现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班级和学生的共同发展的重要保证。表扬与批评都会对学生的情绪、感情、心理、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适时、适度、有效的表扬与批评,才能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建奎 《考试周刊》2010,(13):238-238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相似文献   

19.
针对今天的学生大多均为独生子女,从小没有经历太多挫折、很难接受别人批评意见的实际,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教师经常使用正面表扬的教学方法而规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批评教育教学方法的现象,我个人认为,表扬固不可少,适度的批评更不可缺。因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缺乏批评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失去批评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教育"。但我们作为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切不可草率行事而需谨言慎行。下面就此问题,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黄伟  车瑞屏 《九江师专学报》2006,25(2):118-119,128
表扬与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经常使用的两种基本方法.大量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表扬,学生乐于接受;批评,往往引起学生反感.教师批评学生很容易,但真正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批评并非易事.要使表扬与批评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要合理运用表扬与批评手段,走出表扬与批评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