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控技术应用"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分析"数控技术应用"课程的特点和当前"数控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数控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Office高级应用"课程为例,首先阐述了计算机类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计算机类课程思政的改革策略,最后从Word高级应用、Excel高级应用、PowerPoint高级应用三个模块分析了"Office高级应用"课程中的思政设计。  相似文献   

3.
韩秀珍 《西部素质教育》2019,(3):182-182,184
文章首先叙述了案例教学法在"公司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优势,然后分析了当前"公司法"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深入地分析了的案例教学法在"公司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与"单片机及应用"课程涉及计算机软、硬件及电子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属于微型计算机课程链教学体系下主要课程。本文面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了自动化专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两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完成了初步的微型计算机课程链实践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5.
课程资源建设是"农远工程"应用的核心,随着"农远工程"应用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归纳了"农远工程"课程资源的种类,界定了"农远工程"课程资源分层开发的内涵,针对当前"农远工程"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农远工程"课程资源分层开发的流程以及开发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数据结构"课程中,是该门课程的课程特点所决定的。本文通过阐释翻转课堂的概念,分析翻转课堂的优势,最后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对"数据结构"课程进行了应用探析。  相似文献   

7.
本篇文章分析了"活动导向"混合教学模式对高职信息化课程改革的隐喻,以"Web应用系统开发"课程为例,探索"活动导向"多种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并建构活动导向课程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施过程,为高职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云  谢云峰  蔡妍 《教育与职业》2012,(20):185-186
文章以计算机网络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实际,构建了"机械制图"课程的网络课件,此课件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备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提出了"三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一是课程目标与思政目标相结合,解决课程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二是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三是"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有效地延伸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课程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就业技能与职业意识得以有效地增强,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整体的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课程体验式教学的特点、课程体验式教学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课程体验式教学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策略,以期能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黎小瑾 《职教通讯》2012,(30):64-65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会计算机工具的实际应用,并为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实际工作服务。它是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主旨,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基本目标,以操作学习为特征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信息化社会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做好衔接,在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课程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并围绕如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初步探讨了"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张勇 《西部素质教育》2019,(24):117-118
文章首先阐述了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职"Android程序开发"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职"Android程序开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课程前期准备、教学具体应用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最后对应用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当前"经济法"在各院校经管类专业中已成必修课程,然而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原因在于"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经济法"课程的学科特征,制定相应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以发挥该课程的社会价值,培养学生对"经济法"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基于SPOC理念并结合高职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特色,提出了"经济法"课程混合式教学五要素,以及混合式课堂教学组织六步骤,建立了立体化的"经济法"课程教学资源;在实践上对理论研究进行了转化应用,组建了学习型课程小组,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创设了模拟庭审的课程考核方式,打造了追求质量的"经济法"课程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在于课程价值选择通常以"学科本位"和"教师本位"为主,而较少从"学生本位"和"社会本位""课程系统"的价值理念出发设置课程.通过我国F省工程学院与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机械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中德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之异同,立足"学科本位、教师本位、学生本位、社会本位、课程本位"平衡点,提出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社会本位的应用化、实用化、学生本位的成品化、课程结构的系统化、模块化、操作量化等方面值得中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借鉴.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工科院校课程建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分析目前"工程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内容与方法,提出"协同式任务导向"教学模式的构成、支撑环境体系及其应用。研究表明,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拓展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独立学习、信息检索和团队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实现课程理论知识教学的实效性,在"工程质量管理"课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PLC应用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教师教学状况,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积极探索高职院校"PLC应用技术"课程"过程导向"和"项目化"教学模式,以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而为高职院校"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  相似文献   

19.
"微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当前高校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本文分析"微课程"的基本概念,分析和探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旨在提高高职英语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有限元分析软件及应用"两门课程是各大高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和专业课,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弹性力学与有限元"课程公式多,推导过程烦琐,学习难度大,而"有限元分析软件及应用"课程则重点关注工程应用,却又离不开"弹性力学与有限元"课程的理论支撑,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为了提高研究生对两门课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