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国时期的中学科学教育正由传统向现代转变。那时的科学教育重视科学课程的开设,注重实利教育,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在这些特点的启迪下,当前开展科学教育应加强政策规划,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师资建设。 相似文献
2.
王晓宇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30):30-31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文本,也是高考试题命制的重要蓝本。教材上的例、习题具有较好的示范性,也具有较好的发展性和探究性,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材例、习题进行试题的改编与研究,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散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3.
4.
5.
我国的蒙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蒙学教育文化载体的蒙学教材,在儿童教育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各个朝代都编写了大量的蒙学教材,民国时期更是将蒙学教材的编写推向了很高的水平。该文对民国时期蒙学教材的内容特点及编辑特色进行剖析,解读其流传至今仍然深受儿童喜爱的原因。探讨民国时期蒙学教材的特色对当今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历史的演进,民国不同阶段出版的四种高中国文教材中,女性选文所占比例逐渐提高,女性书写者增加,选文体裁渐趋多元。选文中的女性角色由家庭逐渐转向社会,由单简趋于复杂;选文的内容由注重遵守传统伦理转向个人情意抒发,转向注重女性的职业和自由。女性文选在民国教材所占比例微弱,女性性别特点逐渐趋淡,教材主编尚未有明确的女性文选的编辑观。 相似文献
7.
一、处理好新、旧教材之间的关系新教材与人教版教材无论是内容和编排形式,还是能力要求都有了很大变化。新教材适当降低了理论要求,删去了那些过于繁琐、对后继学习意义不大的内容和要求,强化了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应用性较强的知识。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习惯于使用旧教材的教师来说,要迅速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新教材,揣摩编者意图,把握好教学的尺度,不降低要求,也不任意拔高,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形势,以免“穿新鞋、走老路”。二、充分挖掘教材… 相似文献
8.
9.
民国国语教材是从传统的"三百千"旧式启蒙教材向新时代语文教材迈出的重要一步。本文通过分析民国国语教材中27篇有关"太阳"形象的选文,发现它们以儿童本位为编辑思想,具有选材丰富和知识实用、语言别致和文白融会的特色,同时又充满追求真、善、美、趣的人文情怀。这对现代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树立儿童本位的编写原则,关注日常生活、扩大选文范围,淡化传统教化、寄寓人文情怀等。 相似文献
10.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3):43-44
2017年初,国家进行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的统编,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深刻领会国家统编教材的编写思想和体例,认真学好教材,用好教材,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曾发生了两起鲜为人知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风波,分别是顾颉刚编写的《本国史》教科书风波和吕思勉编写的《白话本国史》教科书风波。探究这两起风波,有助于我们了解民国时期,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历史教育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王伦信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89-95
科学馆在民国时期学校理科教学特别是中学理科实验教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民国时期公共科学馆从建议设立到零星出现再到行政推广的过程,凸显了它在中学理科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及其与学校科学教育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上海比乐中学创办于民国后期,该校奉行职业准备与指导的思想,在职业指导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回顾民国时期上海比乐中学的职业指导,能够给新时代的职业指导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5.
改变传统的实验方法,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有效地调动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中学生物实验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是对实验的选材,方法改进的一种探索,通过实验得出豌豆是本实验比较可靠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7.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4,(8)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又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利用生活化实验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3):136-138
拓展性实验是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升华,它统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真正将课程标准中的"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总目标落到实处。我们可以从拓展学习内容、拓宽学习方式和空间上进行课外拓展,同时拓展性实验实施后必定会对科学课程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初中历史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江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2,(12):31-32
中学历史教材是历史基本知识的载体,当然也是历史教学活动与传播历史知识的基本内容的依据:教学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活动,是充实学生的知识、提高其素质、培养其创新意识、思维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的资源和最好的途径之一。处在风华正面茂时代的初中学生正是增长知识和能力的大好时光,初中历史教材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启导他们从广阔的历史知识中寻求有益的启示和增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编好历史教材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应当把更新教材放在首位,至少要放在突出的地位上来,并组织高水平的专家撰写出新体例、新内容和新视野、新观点的新教材。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