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政课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法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尝试.与传统理论灌输法相比,在思政课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法更有助于实现思政课的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素养教育和综合素养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的内容就是要创建出实践育人的体制,这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境界,帮助大学生立德成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文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思政角度剖析,研究大学生思政教育思想发展模式,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和主体性价值做出具体解释。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不仅要符合新时代全面育人的现实需求,也要结合学生多元价值认知创新教育手段与教育内容。在此情况下,研究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内在联系,推动二者融合发展,成为开展协同育人的题中之义。由项久雨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导论》一书,通过梳理思政教育理论发展脉络,明确思政教育方法的演变历程,同时结合思政教育内在特点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对中国现代思政教育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政教育深深契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为理论框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对提升新时代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思政教育施教者要认清中国当代思政教育发展需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导,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成果,探索思政教育新内容与新路径,使思政教育永葆时代活力.由马绍孟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是一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政教育之间具体联系的著作.全书共分为三章,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遵循中国道路发展规律、指导中国社会治理建设与改革的科学原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具有真理性与前瞻性。将其融入思政教育,能够进一步明确思政工作的宗旨、原则及目标,实现教育效能全面提升。由项久雨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导论》一书,从方法论视角深入分析我国思政教育发展情况与实施特点,系统阐述促进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的现实意义与必要价值,并借鉴古今中外相关教育理论,对思政教育认识、决策、实施、评估、研究等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6.
<正>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当今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概念应运而生。在"互联网+"的挑战和冲击下,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迫切需要与互联网结合,改革原有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探索教育新路径。由李欣所著的《网络环境下学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书,基于思政教育基本理论分析网络环境下学校思政教育的概况,从网络环境下思政教育的教育目标、教  相似文献   

7.
“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四史”教育作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创新点,把握“四史”教育的部分与整体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主流与本质统一的原则,分析其对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思维辨析能力提升、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必要性,探索其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立、实践教育基地打造的路径,以更好地提升“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将学生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充分结合,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各类专业课理论及实践教学,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实现全方位教书育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民族复兴伟业,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整合后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时强化德育渗透。课程思政并非单独设立一门课程,或增加一项实践教育活动,而是重构专业课程教学结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将整合的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实现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思政教育与实践能力训练充分融合。  相似文献   

9.
<正>“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专业与思政课程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往往侧重对学生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思想观念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将计算机专业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实现教学方法创新,是一项重要课题。吴长锦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一书,以全新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进行了全面而深人的研究。首先,作者对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基本理论、思想脉络、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理论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要进行思政理论教育,离不开对人的研究。对人的认识,尤其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是做好思政理论教育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思政理论教育应该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发展和创新理论教育法,真正实现思政理论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甘伶俐 《海外英语》2023,(7):105-107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是经典的教学理论。多年来,该理论已经成为中西方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文章结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以及国内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培养特点,研究应该怎样来设计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文章将以《英语听力》这一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总体设计思路、建设目标、教学实践、设计特色与创新点以及教学评价与成效这五个方面入手,研究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指导下,怎样对该门课程进行思政教学设计,进而探索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创新性是思政教育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其保持内在活力的重要条件。一直以来,理论与实践创新工作都是思政教育的优良传统,推动思政教育不断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互独立、各自为政,使思政教育育人体系出现矛盾,影响了育人实效的发挥。为此,思政教育必须改变创新思路,引入协同创新理念,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结合起来,加强学科建设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由王学俭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视角》一书,  相似文献   

13.
<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始终坚持在探索中前进。面对新时代形势政策与环境的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下,高校思政教育范式逐步转换,相关研究愈加深入和宽泛。范式一词起源较早,是库恩为范式赋予现代解释意义,其解释内容超过二十种,科学共同体、不可通约性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库恩对范式的阐述和研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同时启发了思政教育发展研究,为我国引入范式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结归纳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内涵,即高校开展思政工作中所形成的理论+方法+经验+模型。具体而言,它是通过已有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公认的问题和理论本质研究所持的一些共同的信念或看法加以抽象化、结构化的科学概括,从而形成一门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高校思政教育关乎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个体成长,对于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影响作用。高校思政教育范式转换,对于思政教育的学科建设、改革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协同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积极育人成效的一项重要举措.高校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提升其教学魅力有助于推动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当前,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对课程思政的作用认识不足、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及与思政课专职教师协同合作不力等问题.提升高校教师的思想魅力、理论魅力、技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问题。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教育模式,它通过对高校课程体系、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强调教学与教育内容同步、价值同构,进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以高校社科专业课程思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课程思政的理论归因、实践逻辑,在此基础上发现课程思政改革中还存在着融合机制、平衡机制以及协同机制方面的问题,据此从顶层设计、教学思维、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高校社科专业课程思政改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校园文化对大学思政教育实效性的作用研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以当下素质教育基本需求为主要依据,从校园文化与大学思政教育之间关系、建设校园文化提升思政理论课程实效性、营造校园文化情境促进实践和理论结合、强化校园文化美育功能提升教学实效性、开展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发挥校园非正式课程思政教育功能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校园文化对大学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政入课堂是有效方法,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理工类课程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该文以工程光学类课程为例,对理工课程的思政教育方法进行探索与实践,对思政脉络、教学手段等进行介绍,并总结课程实施的经验与体会,可为其他理工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艺术的改革正在疾风骤雨式的进行,对其进行理论梳理的研究相对不足。文章首先围绕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艺术改革这一主题,试图从历史、理论、现实三者密切结合的切入点上来建构院校思政教育艺术改革的逻辑框架。其次,从实践的角度分析院校思政教育艺术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释院校思政教育艺术改革的可能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课程思政是当今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一项重大举措,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是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要素,将课程思政引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基于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原则,选取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方莉 《教育》2024,(5):73-74
<正>一、课程思政的内涵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多项课程思政教育指导纲要,旨在提升高校的课程思政教育效果,使其与课堂建设相融合。2017年4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提出逐步推进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改革,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