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行为探究:专用性人力资本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尤其是构成了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一般认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80年代初经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引入中国内地,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大力推进,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收益率的提高、对收入分配向高学历者倾斜、对劳动力的跨城乡跨地域的大规模流动等现象的解释力也在增进.  相似文献   

2.
语言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跨教育学、语言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语言经济学理论基础是教育经济学和人力资本论。本文概述语言经济学基本理论观点,指出该理论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并就提高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的效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人力资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理论,到各种反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经济理论"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完善和丰富,再到新时期着重人本精神复兴的社会资本理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教育产权理论,教育经济学理论获得了不断的丰富。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教育经济学先河。到了70年代,由于西方“经济滞胀”,导致西方学对人力资本理论质疑,并形成人力资本理论新发展。然而,这不过是原有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延伸,没有突破传统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直至20世纪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才又辟新路径,使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石得到真正意义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是五十年代末在美国创立、六十年代后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的一种经济理论,它不仅开辟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新的研究领域,而且还为西方教育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舒尔茨、丹尼逊、贝克尔和恩格尔曼等。为了了解西方教育经济学,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经济学,有必要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理论曾在一段时期内对教育经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解开了教育经济学领域的诸多"谜团"。但是,仅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还远远不够。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促进人的生产能力发展,但忽略了人在教育过程中除了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其他能力的培养,这与"以人为本"的理论有所背离。因此,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再扩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中介促进经济发展,并且是比物质资本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发现和对经济学的重大贡献。70年代以来,尽管“人力资本理论”及以此为基础的教育经济学主流观点受到了“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是为提高人的能力而投入的一种资本,是西方教育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经济学家早就知道,人是国家财富的一个重要部分。现代经济学将资本分成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所谓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它对经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能使国民收入增加。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代替。当代世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而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的培养是教育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 人力资本理论来源于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早在1644年,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威廉·配弟(1623~1687)就提出教育经济价值的问题。在此之后,古典哲学家、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Adzm Smith,1723~1790)、  相似文献   

9.
洪柳 《成人教育》2012,32(12):90-91
筛选假设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价值更多体现为信号与筛选的作用,教育是帮助雇主筛选求职人员的装置。文章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研究筛选假设理论,且基于筛选假设理论探析高文凭现象。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理论”非经济学贡献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对经济增长方式的重新阐释,建立了经济学研究的新范式,开创了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教育经济学的诞生。然而20世纪后期人力理论却遭遇了来自人力资本理论学派内部的批评与挑战。基于此,从学科对话的角度对“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内涵的边界限度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剖析,从而对众多被“人力资本理论”挑战者所忽视的思想和观点进行阐释,并以此表明这些思想是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廖泽洋 《考试周刊》2010,(35):209-209
自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以来,教育问题得到了各国重视。但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从投入产出的关系出发,把教育看成是人力资本投资,只要投入大,产出高,对社会的贡献就大。在此基础上,强调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因为高等教育投资对GDP的贡献大。我国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下,只对教育投资的规模及形式加以重视,却忽视了教育的质量、内容等,扭曲了教育传播知识的作用,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真正提高。信息社会经济学因此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不足进行了批判和重建。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理论是资产阶级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尔·舒尔茨,日本称他为“现代教育经济学的创始者。”舒尔茨于1980年曾应邀来我国访问,在上海、北京作短期讲学,他的“教育的经济价值”、“人力资本投资”等著作在我国翻译出版。从此,他的人力资本理论在我国开始传播,人力投资或智力投资等说法已经成为较普遍的理论。我们正在进行改革的形势下,如何评论这一理论,分清是非,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是当前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办学规模研究的理论视角1.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是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教育的支出,总的来说,既是一种消费性支出,也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对人的教育投入,可以形成一种能提高和改善人的未来收益状况的资本,这种资本存在人体中,故称为人力资本;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由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和熟练程度等,在货币形态上表现为提高人的质量,提高劳动者时间价值的各项开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物力资本)一起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和教育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已成为“今日经济学中经验应用最多的理论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认识到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康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然而由于深层次的教育制度原因,我国人力资本的生产和积累存在诸多问题,因而要积极促进教育制度变迁,加快人力资本时生产、形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15.
办学规模研究的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办学规模研究的理论视角 1.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是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教育的支出,总的来说,既是一种消费性支出,也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对人的教育投入,可以形成一种能提高和改善人的未来收益状况的资本,这种资本存在人体中,故称为人力资本;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由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和熟练程度等,在货币形态上表现为提高人的质量,提高劳动者时间价值的各项开支。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础。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提高这种能力的途径主要靠教育,或者说,教育是增加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在20世纪50~60年代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本理论作为发展经济的基础理论,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资。但这些教育投资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由于过度教育,导致了许多教育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因此许多学者对教育是否能提高劳动生产力表示怀疑,于是提出了新的理论,其中信息非对称理论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础。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提高这种能力的途径主要靠教育,或者说,教育是增加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在20世纪50~60年代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本理论作为发展经济的基础理论,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资。但这些教育投资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由于过度教育,导致了许多教育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因此许多学者对教育是否能提高劳动生产力表示怀疑,于是提出了新的理论,其中信息非对称理论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成本个人分担问题已成为教育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从公共产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公共资源配置最优化理论和比较收益理论等五个经济学理论出发,对研究生教育成本个人分担问题进行分析,从经济学视角提出了各受益方共同分担研究生教育成本的合理性及个人分担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五十余年中,教育经济学研究对于公共教育问题讨论之话语权为尊奉功能主义传统的理论流派所主导,特别是人力资本理论。本文延伸了既有的理论,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即新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人力资本可按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第一个维度是人力资本的生产性属性。与生产性人力资本相对应的是分配性人力资本。第二个维度是人力资本的私人物品属性。按照这一维度,人力资本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私人物品化的人力资本,第二类是集体物品化的人力资本。传统的人力资本概念仅局限于生产性的、私人物品化的人力资本。但历史与现实中大量的、甚至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乃是以集体物品化的人力资本或是分配性人力资本的传输为核心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于国家与公共教育复杂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回顾了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脉络,讨论了人力资本理论在效率与公平两个方面面临的挑战,进而从分工合作的角度对传统的教育经济学研究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和展望了教育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