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媒介环境是由大众传媒构成的影响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其实质是信息丰富、变化迅速的现代信息环境。随着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媒介环境以其信息容量大、传播路径宽、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等优势对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媒介环境的影响下,创造主体应提高其接收信息、鉴别信息、选择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排除消极信息的干扰,有效利用各类积极信息,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代儿童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充分地享受了媒介资源的丰富,据中国儿童中心2001年对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儿童成长更多地受到了电视广播节目、报纸刊物和新兴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的大众传媒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且这种影响凭借着迅速及时、图文并茂的信息展现方式日益加深。人们不自觉地将媒体所营造的环境当做了解世界的重要参照。渐渐地,人们便习惯于接受并认可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介信息,生活在这一大大超出人们所触及的现实环境的另一种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传媒无所不在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几乎没有人能摆脱其影响,青少年尤其如此。一方面,他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时代,传媒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早在3年前,中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就达到了94.8%;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今年预计超过1.6亿,其中青少年占据很大比例,约有13%的青少年网民,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8小时。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价值观念尚在形成之中,更容易被大众传媒所表达、倡导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道德理念所引导和教化,也更容易遭受不良信息与观念的误导和侵害。  相似文献   

5.
走向媒介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大众传媒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媒介文化已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景观或新现实。在正面当下问题意识和借鉴西来学术的基础上 ,要把“媒介研究”提升为“文化研究” ,走向“媒介文化研究”。由此初步解析当下流行的“媒介文化”概念 ,探讨媒介文化作为新型生活方式的特点 ,追寻当代中国媒介文化研究和批判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关开展媒介教育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中小学校实施媒介教育的实践也在探索。以英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一些传媒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实施媒介教育中采取了种种举措,媒介教育的内容和发展模式既具有类似共性,也有不同的个性。本研究在探析西方主要国家媒介教育进展的基础上,从媒介教育实施目的的素养化、实施过程的阶段性、实施内容的层次性、实施模式的多样化、实施师资的专业化以及研究方法的整合化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媒介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 大众传媒的发展在经过了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印刷媒体时代和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体时代之后,自上世纪90年代逐步进入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以多媒体复合的特征、交互性的功能,融合各种媒介于一身,  相似文献   

8.
9.
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人类空间,但它给人类生活、工作、学习带来越来越多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儿童作为人类的重要成长阶段,已经不可避免受到数字化的影响,其中包括消极影响。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数字化的发展对儿童成长影响的消极因素,寻求一种更健康、更合理的数字化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使大众传媒尽展风姿,时代的契机却令一些传媒丧失理智,传媒尽情地炮制庸俗、媚惑受众。当人们毫无戒备、漫不经心地咀嚼传媒带来的精神快餐时,很少有人意识到它们好吃却没有营养。不管我们承认与否,传媒媚俗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面对阵阵袭来的庸俗文化,我们该怎样应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经济发展压力.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弘扬绿色文明,倡导绿色观念,确立绿色伦理。已经成为一项迫切而艰巨的文化工程,大众媒介在这项工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综合来看,各国政府的关注、环境运动的驱使、环境记者的责任、媒体利益的追求等方面是大众媒介关注环境问题的动因。  相似文献   

12.
正1.超越保护主义,让儿童学会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保护主义理念的拥趸认为,传媒传播的信息中,包含大量对儿童有害的负面信息,媒介素养教育应培养儿童的免疫力,帮助儿童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保护主义理念的前提,是将儿童视作易受媒介信息影响的、缺少能动反应的弱者。蒙台梭利曾指出,我们过去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儿童能够按照他们自己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状况不令人乐观,大众传媒的低俗化现象给受众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加强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入手,这就需要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建立完善的媒介保障制度等,以促进传媒的健康发展以及与受众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闻传媒“娱乐化”趋势的逐渐升温,一些大众传媒业暴力、色情和虚假信息的泛滥,都给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正义感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与考验。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引导他们健康使用大众传媒、主动抵御媒介的不良影响,是教育工作者和传媒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和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5.
媒介技术在影响人类的同时,促使人们思考媒介技术与人性的关系.媒介环境学派领军人物刘易斯·芒福德和保罗·莱文森对这个问题都有独特角度出发的思考.芒福德认为媒介技术是生命生物意义上的延伸,从而将自然生命与媒介相连.技术可以有利于人性,也可以不利于人性,互联网技术的文化编码是如胜,有利于人性,是对生命的复兴.莱文森也将媒介技术与生命相连,将人性与媒介进化结合思考.芒福德和莱文森都对生物及其在环境中的存在规律给予重视.从媒介发展的角度讲,媒体不仅不能改变人性,还要依人性而改变,媒介作为人性主导的技术而存在.  相似文献   

16.
媒介(Media)是文学传播的核心概念之一,文学传播媒介是文学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正如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所说: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于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网络媒介在我国盛行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报纸、广播、电视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们的基本功能都是充当信息中介物。该文意在探究网络出现后的新的媒介特征;同时这种新生事物就像一把双刃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在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么网络所营构的新环境势必产生新的文学面貌。  相似文献   

17.
当前初中生缺乏基本的媒介素养,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缺少应有的辨别和判断能力。立足于思想品德课堂,从培养学生对大众传媒的正确认知,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媒介分析与批判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三个角度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探析,以期提高初中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8.
家长如何帮助儿童提高媒介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家庭、学校(包括幼儿园,以下同)、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被认为是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四大影响源”。根据各因素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其结构程式依次排列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而今发现,这一影响因素的结构次序已改变为“大众传媒—同辈群体—学校—家庭”的程式。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的电视媒介环境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地方台、各地省级卫视、中央台等多家媒体竞争激烈,加上近几年来数字电视的推广,受众所接触电视节目更加丰富多彩,作为“电视人”的少年儿童所受到的电视媒介环境的影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在扩大,其中对少年儿童人际关系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20.
大众媒介新环境将自然转变成它的背景,媒介成为新的"自然"、新的环境。媒介环境即大众传播媒介所营造和建构的虚拟环境。媒介环境从四个方面对受众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受众的"自恋情结"、受众图像思维的形成、受众的顺从盲从心理和挫折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