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论述了增加水利职工教育投入的重要性,提出了若干增加水利职工教育投入的方式、方法、制度和措施,建议水利部尽快制定《水利职工教育培训实施细则》,建立水利职工教育基金会,颁布水利行业企事业单位教育经费提取办法,发挥企事业单位投资职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使水利职工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全面提高全行业职工队伍素质,以适应21世纪发展之需要.  相似文献   

2.
浅谈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钟 《华章》2012,(10)
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对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强水利资金的管理,保证工程顺利进展及加强水利单位财务管理是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从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加强其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投入的现状进行分析;就构建新的农村水利投入机制作了探讨,并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2010年年初,云南省遭遇百年一遇的旱灾,经济损失巨大.农田水利在减少洪涝灾害损失、保证农民生产生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云南农田水利存在蓄水工程老化失修、灌溉工程建设落后、盲目追求水电开发、水利投入城乡差异大、农田水利投资困境以及运营低效率等诸多问题,需要积极发展“五小水利”,提高灌溉技术,从明确各投入主体地位作用、改革管理运营机制等方面人手,提高农田水利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5.
将西部地区主要农作物划分为以玉米为表征的粮食作物和以油菜为表征的经济作物,从西部地区农业的交通通信类基础设施、能源类基础设施和水利类基础设施3个方面,研究其对西部地区不同农作物单产和要素投入的影响.通过构建跨期利润函数模型,采用似不相关方法检验了西部地区2000—2017年惠农基础设施建设对不同种类农作物单产和要素投入关系.研究发现,(1)单产方面,西部地区交通通信类、能源类和水利类基础设施对玉米单产产生了负向冲击,交通通信类和能源类基础设施对油菜单产影响分别是正U形和倒U形.(2)要素投入方面,西部地区交通通信类、能源类和水利类基础设施降低了玉米种植的劳动力投入,能源类和水利类基础设施降低了油菜种植的劳动力投入.(3)西部地区地形地貌特征和两种农作物的盈利特性、生长特性等因素对各类惠农基础设施异质性效用的发挥有关键作用.建议对西部地区惠农基础设施投入要进一步提升“因地制宜”和“因苗制宜”程度,同时完善上下游配套产业建设,从而最大化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效率和要素优化配置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水利工作普遍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重大型轻小型、重骨干轻配套、重工程轻实效等问题,全国水利工作的着重点逐渐从抓建设新工程转移到抓管理、注重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效益上来.在国家大幅度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的情况下,全国各地积极改革水利投入方式,实行分级负担,依靠社会力量多层次、多渠道集资办水利,加强已建工程的配套和更新改造,全面推进水利经营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因水利投资相对减少,水利工程面临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和北方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全国水利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方青 《华章》2011,(27)
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全面认识和系统把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基础产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水利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将城乡饮水安全、防洪减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重点,随国民经济发展加大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8.
水利兴则天下定,仓廪实而百业兴。改革开放30年,是水利部门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的30年,是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跨越式提升的30年,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以江苏靖江为例,通过水利建设和投入,对水利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群众效益、工程项目、水利现代化等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比过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水利建设对水利效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中央的治水新思路和服务“三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农村水利工作目标,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投入机制创新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全民、集体、私营、个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投资办水利格局,农村水利市场在渐变中不断形成和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水利范围大、牵涉面广、情况复杂,增加了改革改制的难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可能引发的诸如操作不规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我县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是:(1)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2)提高农田灌排标准;(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4)加快小城镇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5)提高农村供水能力;(6)加快圩区治理步伐;(7)强化防洪排涝工程的管理;(8)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改革,主要措施是: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工作的认识,建立税费改革后新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治黄科技信息》2003,(2):24-25
摘自赛迪网文“十五”期间,全国水利信息化预计将有数十亿元的投入,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即将全面实施的“金水工程”。为了深入了解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应用需求,我们对近20位水利行业用户展开了采访调查,请看第一手信息——相对落后但正奋起直追。  相似文献   

13.
税改之后,国家从乡村基层退出,乡村水利体制经历了市场化的改革。然而,由于水库或泵站与个体的农民无法对接,大中型水利设施的效益日趋退化,农民转而依靠堰塘、水井等小型水利。效益退化的公共水利设施特别是渠道由于长期闲置而被毁损、私分,抗灾能力低下的堰塘和水井则日益增加,并获得自上而下的大量补助。农田灌溉水源的上述演变可以被归纳为"用进废退"。仅仅依靠加大投入并不足以缓解水利困局,让国家权力适度介入农田水利的组织、统筹与协调,理顺农业用水机制才是未来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利现代化是为满足中国现代化对水利的需求.要实现水利现代化,任务是艰巨的.本文对我国水利现代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鄂北岗地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北岗地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的主要问题是主渠道不畅通;最大的瓶颈是建设维护水利设施的投入少、投工难;最难啃的"骨头"是水利条件较差、干旱严重的局部区域;最棘手的矛盾是水费收取和水价确定问题;最急需研究的是如何做到多部门效益的最大化。鄂北岗地区域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坚持把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作为改善水利条件的战略举措来抓;坚持多渠道融资,倾力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坚持依靠基层组织,依靠广大群众,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兴水的路子;坚持兴水与节水并重,建设水利工程与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并举;处理好供水、管水、用水的关系。鄂北岗地水利建设应从加快推进引丹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启动实施鄂北岗地东西高干渠、唐东补水、长山泵站等三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以疏浚和修复干、支渠为重点,全面恢复各灌区灌溉能力;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管护;强化基层组织责任,教育组织农民群众,全民兴水,全面节水;争取把鄂北岗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为全省水利建设的战略重点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命脉和基础产业地位愈加突出;水利事业的地位决定了水利基础设施重要性.因此,如何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个水利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现就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做一下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基层水利职工队伍的素质与水利行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之间有较大差距,出现了人才瓶颈问题.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在基层水利共享是解决基层水利人才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水利类优质教学资源在基层水利共享中存在的共享意识不够、教学资源适用性不强、共享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将水利类优质教学资源在基层水利共享时所采取的系列对策:强化共享意识,多措并举,线上线下结合,提升资源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利企业构建水文化的必要性.水文化实现了对水利职工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强化了对水利职工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功能.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服务管理的视角探讨民生水利问题,将服务管理理念与民生水利问题有机结合,构建民生水利服务管理创新体系.具体地说,基于服务管理现有的研究成果,同时吸纳当前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前沿理论,紧密结合民生水利对服务管理的需求,对民生水利服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展开研究,初步构建出民生水利服务管理的理论框架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条 全国水利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全国水利中等专业学校和水利技工学校自愿参加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中国职业技术培训学会的团体会员.第二条 本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学术民主,促进水利职业技术教育和水利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